事件:11月4、5日,我们参加了中国中冶西南区项目的实地调研,并与公司相关领导进行了交流。
点评:实地调研使我们对中国中冶技术实力的认同进一步加强。本次调研,我们现场调研了国内领先的冶金工程设计研发中心——中冶赛迪研发中心、装备先进数控设备的冶金装备基地——赛迪重工基地、技改环保及搬迁的冶金工程项目——重庆钢铁冶炼厂、具备影响力的非冶金工程项目——中冶建工市政项目等。
我们认为,中国中冶业务调整和优化是其发展的重头戏。中国中冶从冶金工程承包开始进行产业链一体化和相关多元化拓展,逐步形成目前由工程承包、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房地产开发等板块组成的互补性极强的业务结构。而在继续巩固冶金工程承包领域的领导地位、发挥冶金建设实力的基础上,业务结构的逐步调整及不断优化将是中国中冶未来发展的长期战略。资源开发业务、房地产开发业务、海外冶金工程及非冶金工程的承包在中国中冶未来收入结构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其盈利能力及抗市场风险能力将同步增强。
另外,“城市基础设施综合开发模式”有望成为长期亮点。通过实地调研,我们认为,中国中冶作为大型央企在“城市基础设施综合开发”中有规模化优势和综合议价能力。与从事一二级联动开发的地方城投公司相比,中国中冶将房屋建筑和区域内配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并囊括,对需要进行新城开发及旧城改造的地方政府有极大的吸引力。我们认为,短期来看,保障性住房开发业务将成为中国中冶房地产业务及建筑施工业务的利润增长点之一。
与传统大型建筑(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同,中国中冶以技术为核心,技术优势是其长期价值增长的核心驱动所在,目前中国中冶11.6万名在岗员工中,有6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大多归于工程承包),占比达52.1%,我们建议将其与传统施工企业区别看待。我们期待中国中冶能在内生性增长上放出积极信号,并能在经营数据上得到验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我们预计中国中冶2010-2012年EPS(每股受益)分别为0.26元、0.37元和0.45元,维持对其“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国信证券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