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日,日经指数大幅上涨1.8% 新华社 图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被欧债风暴搅得不得安宁的全球市场这两天似乎有舒缓迹象。因为中国、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发布的制造业和就业等数据好于预期,加上欧美当局据传可能采取更多措施应对欧债危机,美欧股市周三飙升逾2%,并带动周四的亚太市场涨声一片。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美国、中国以及德国等经济体展现出的活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对于欧债危机引发新一轮经济大滑坡的风险,但现在还不宜对未来的经济复苏太过乐观。联合国1日警告说,明年世界经济增长将进一步放缓。而美联储当天发表的褐皮书报告也指出,由于楼市萧条抵消了制造业的相对强势,美国经济的复苏依然缓慢。
美民间就业报告强劲
周四,持续低迷的美欧股市突然爆发,主要股指涨幅普遍超过2%。其中,道指和标普500指数都创下三个月来的最大涨幅。欧洲主要股指也创下三个月最大单日涨幅,英法德股市涨幅在1.6%至2.7%不等。
分析师注意到,当天给美股带来最大刺激的可能是好于预期的美国就业数据。民间就业服务机构ADP周三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11月份民间部门就业人口增加9.3万人,超过预期,且创下自2007年11月以来的三年最大增幅。而10月份的数据也上修为增加8.2万人。
就业一直被认为是当前美国经济中最薄弱的一环,民间就业数据的意外强劲,令市场对于周五将出台的非农就业报告有了更高的预期。分析师的普遍预期为,周五的报告将显示,11月美国民间和公共部门的就业人口都会增加,总的非农就业人口预计会增加14万人,民间就业可能增加15.3万人。
刺激市场乐观情绪的还有来自欧洲的进展。有消息称,欧洲央行可能考虑推出更多资产收购计划,以防止债务危机扩散。而坊间还传闻,美国准备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帮助维护欧洲的财政稳定。尽管财政部很快对此予以否认,但市场人气仍得以提振。
受到重新燃起的风险偏好支持,亚太股市周四也全线走高。其中,日经指数大涨1.8%,至10169点,盘中一度触及五个月新高;韩国股市也收高1.1%,澳大利亚股市收涨2%,至近三周来的高点。中国台北股市收高0.8%,中国香港股市上涨0.9%。
全球制造业数据利好
乐观的人气在周四欧洲早盘进一步蔓延。欧洲三大股市涨幅在0.5%至0.7%不等,欧元兑美元则上涨近0.3%,延续了前一日上涨逾1%的强势。而作为避险品种的美元则下挫0.4%。
分析人士指出,令投资人重拾信心的还有最近两天全球各国发布的偏乐观制造业数据。这几天,不管是中国、欧洲还是美国,都发布了指示制造业持续扩张的PMI数据。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较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这是PMI指数连续第四个月出现上涨。另外一项民间的PMI数据也出现八个月来最强的增长。
同样在1日,美国知名研究机构供应管理协会公布的报告显示,11月份美国制造业连续第16个月扩张,当月的制造业活动指数为56.6,显示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即便是在深陷债务危机的欧元区,制造业数据也并不难看。整体来看,欧元区的制造业扩张速度为四个月来最好水平。欧元区16国PMI指标11月份升至55.3,前一月为54.6。主要经济体中,英国10月份PMI达到16年高点,德国和法国的制造业也呈现强劲活力。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