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广东网6月1日电 (廖宴思) 进入六月,距离亚运会开幕还有164天。据规定,猎德、冼村、林和、扬箕等9个城中村在亚运前要清拆。杨箕村的改造工作按照计划正在进行着,改造工作让杨箕村成为万众关注的焦点,随着拆迁日期的逼近,越来越多的外来人背着行李背着不舍从此“撤离”。
城中村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历史产物,由于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游离于城市与农村之间,所以,改造它是城市发展的需要。
对于满怀大城市梦的外来人来说,城中村是他们进城的“桥梁”,是他们在大城市中漂浮的“救命稻草”。留下来,是为了有一天要离开,这是几百万外来流动人员暂住城中村的最终目标。
广州“开放、包容”的美誉离不开城中村的奉献。广州就像一位英明的伯乐,只要有梦想敢奋斗,就可以立足广州;广州也相信汗水和泪水,只要肯努力,终有一天会破茧成蝶,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和美丽。
广州有众多各具特色的城中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一个城中村就是一个完整的小世界。但他们也有共同的特点,某种意义上都是城市中的“贫民窟”。
因为城中村的存在,降低了外来人融入广州的门槛,城中村兼有城市和农村的特点,被繁华包围,却保留廉价的房租和食物,因为廉价、方便,广大外来人才得以立足。
在很多人看来,杨箕村只不过是城市中央的一块破烂地,脏乱差、潮湿、阴暗、逼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广州的现代化水平和整体形象,早都应该拆除,不必等亚运会来临。但是,作为人口密度是广州平均水平20多倍的杨箕,它“收留”了众多带着梦想的外来人,安抚了众多漂荡的灵魂,只看这一点就知道它的贡献和重要性。
杨箕村给人的印象实在让人难以启齿,穿过繁花似锦和高楼林立,看到的竟然是这么一个不堪入目的破旧小村落。杨箕村里到处是老旧的握手楼,抬头看到的是昏暗的屋檐,低头看到的是潮湿的街道和坑脏的墙角,还有空气中那弥漫着的种种怪味。但是“子不嫌母丑”,即使杨箕再差,对于外来人来说,它仍然是暂时收留他们的“恩人”。对于杨箕,在抱怨中总带着他们的感激之情。没有杨箕,没有像杨箕那样的城中村,这种城市,哪里还会有他们的容身之所?
人都有感恩之情,对于困难中帮助过自己的人,谁都难以忘记。杨箕,作为他们在广州的第一站,将永远藏在他们心里。
5月的杨箕,是撤离的高峰,“离开”就是主题;6月的杨箕,明显冷清很多,留下的也等待着离开。
每一个搬着行李离开的人,心情都很复杂。因为离开杨箕,并不是因为有条件飞往更高的地方。在杨箕住了6年的外来者“失去的心”离开时表示已经习惯了杨箕的总总杂乱,习惯了各种方言论调。他在自己的空间上写道:“离开习惯,又要寻找新的习惯。杨箕,再见了,以后再也不会回来,梦在这里开始,也在这里经受磨练。谢谢你,我心中永远的杨箕,永远的‘第二故乡’。”
在杨箕街头,常常会有一步三回头的异乡人。即将离开杨箕,知道再也不可能回来,回头,只是回忆自己在杨箕的时光,回忆自己的种种历程。外来人罗小姐说道:“杨箕为我在广州提供了一个安身之地,让我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住了那么久,已经把它当作家了。如果可以,不愿迁移。”
杨箕,承载了数万外来人的梦想,众多人青春的印记已经烙在这里,这里不是他们的家乡,却一样有他们的淡淡乡愁。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