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80%以上的中小学生在网上有一个共同的朋友——摩尔,一只有着红彤彤圆头鼻子的小鼹鼠,带领孩子们在虚拟互动社区里认识朋友、学习技能、盖房种地、传播爱心。
3年前,在漕河泾开发区一间20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3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创造了摩尔的家——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与摩尔冲劲十足的性格一样,摩尔的家同样是个充满活力、梦想与爱心的地方。凭借专为儿童打造的互动社区“摩尔庄园”,淘米3年内发展1.8亿注册用户,打开了互联网儿童市场的“童话”之门。
“摩尔庄园”
一个7岁的小女孩,父母工作繁忙,没时间陪她玩。她的玩伴是一只电子宠物,在电脑桌面上走来走去抛个媚眼,她便觉得很快乐。这个故事与淘米公司首席执行官汪海兵选定创业方向颇有关系。“中国儿童上网的趋势日益明显,新增网民中有不少低龄儿童,但国内却一直没有一家专为他们提供互联网服务的公司。”
互联网市场很广阔,哪一片是创业的蓝海?淘米大胆决定,从网民中细分出6岁至14岁的少儿,起初打算做网络教育社区,还是那个玩电子宠物的女孩启发了汪海兵。“相比于学习知识,孩子们也许更想从网上获取快乐。”
在美国,儿童游戏网站“企鹅俱乐部”已获成功,受此启发,同类型的“摩尔庄园”在中国上线。小朋友化身小鼹鼠四处游历庄园,学习多种技能。庄园里每周都会发生新故事,孩子们参与故事发展,游戏剧情每周更新一次,相当于孩子每周看一集动画片。“摩尔庄园”成了一部“可以玩的动画片”。
网上学说爱
淘米的创业之路走得巧,也走得险。未成年人上网是个敏感话题,如何把握好尺度,变“险招”为“稳招”,需要下很大功夫。
在母亲节设置小游戏,引导孩子跟妈妈说“我爱你”,让他们在网络上体验警察、消防员等职业。培养孩子良好上网习惯,每天0时到6时关闭服务器;每隔45分钟播放摩尔眼保健操,强制用户休息;家长可通过手机或电子邮件绑定孩子的账号,随时监督;每2周推出家庭接待日,听取家长意见。淘米独创了儿童网络产品运营规范,注重情感教育成为特色。
“员工多来自儿童媒体,或是教育工作者,我们希望获得孩子和家长的信任,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梦想工程师。”公司创始人之一程云鹏说,游戏怎么发展,通常来自孩子的建议。通过在线交流,员工鼓励孩子们自己打造健康、快乐的摩尔。
淘米的最终目的是从影响孩子到影响家庭,成为最受中国家庭喜爱的儿童娱乐品牌。许多父母也开始参与摩尔的故事,每天以摩尔为话题和孩子聊天……“与其禁止他们上网,不如因势利导,让网络成为家长和子女沟通的平台。”
网下新商机
如今,淘米的产品从“摩尔庄园”发展到“赛尔号”“小花仙”“功夫派”,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卡通形象层出不穷。
“产品新,服务新,最重要的还是模式创新。”汪海兵认为淘米发展中最有借鉴意义的一点,是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推动传统产业的发展。“过去,孩子通过电视认识米老鼠、维尼熊等卡通形象;今后,他们将从互联网认识新一代卡通明星。发展在线业务不是淘米的目标,我们要通过互联网带动动漫产业的发展,挖掘卡通品牌的衍生价值,就像迪士尼那样。”
2008年,汪海兵赶到扬州一家工厂,订制摩尔的毛绒公仔。“对方以前只加工迪士尼的玩具,断定我们这笔钱肯定会打水漂,结果首批5000套线下产品,一出生产线立马卖光。”淘米目前主要依靠VIP客户10元包月盈利,但他们已将视线转移到线下衍生产品上,通过品牌授权,将淘米网中的角色迁移到现实世界,提供多元化的儿童娱乐产品。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