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大学生的其他话题……

返回大学生……


我收藏的爽吧……


沈联涛:银行业缺乏全球性的监管机构

1 沈联涛:银行业缺乏全球性的监管机构
xiez20092010-12-17 18:25:35 发表

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

。
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在会上表示,现在全球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的网络系统,这个金融市场便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大集中,一天24小时,全球高波动,高交易的市场。这就导致每一个国家都会出现大问题,因为跨国大银行的资本实力是大于一个国家的。
所以这一次监管有着几个方面,包括第一它的系统性,第二它的复杂性,第三它的信息不对称,第四它的关联性,第五它的互动性,第六它的透明度,第七它的激励机制,第八,全球没有一个超越银行的监管机构,要靠母国和东道国监管分工。现在很明确的是说,因为监管者都在竞争,如果一国监管的太严,那么这个业务就转到另外一个中心。
以下是沈联涛的发言实录:
许斌:非常感谢吴晓灵女士非常精采的发言,我听了以后非常的受鼓舞。因为原来讲到中国的银行,讲到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总是说我们的利率没有放开,好象放开以后这些问题就解决了。我想吴晓灵女士讲了更加深层次的一面,就是制度的约束,而且她说了一点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可以把这个因素给解决掉,就是贷款损失拨备和核销自主化的问题。我想业内的人士或者是将来的业内人士听了以后将会深受鼓舞的。
接下来演讲的是沈联涛,他曾经就职于很多的银行,包括马来西亚中央银行,世界银行。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沈联涛先生,为我们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网络时代的风险管理。
沈联涛:谢谢主持人,各位朋友,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参加今天这个非常重要的高峰论坛。因为有我个人最敬佩的银行家吴院长。今天早上也听了各位领导,包括苏宁行长,郭树清董事长,屠光绍副市长,还有我的好朋友朱民非常精采的演讲,还有蒋定之非常精采的发言。所以今天下午我要献丑了。因为我讲的可能有一些微观。但是我自己觉得这是中国银行业面对的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在一个网络时代进行风险管理。
沈联涛:这次全球的危机出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危机,而且是一次非常透明的危机。问题是什么呢?就好象苏宁行长说到的,我们需要的是新思想新视野去解决新问题。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问,为什么你们这些专家没有看到。英国的学会说,有很多的原因,因为很聪明的人,集体想象力失败,未能理解风险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意思就是说,我们有非常大的盲点,这些盲点是什么呢?
沈联涛:第一我们忘记了历史,我们忘记十年前亚洲有一个非常大的关联性的危机。第二我们没有看到宏观性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现在大家的思考,就是要用宏观审慎监管的视角。第三我们没有理解微观行为系统性的含义。但是最难理解的就是失败的经济思想。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们有很好的风险管理模型,这个模型大家在这次危机当中看出来他是失败的。为什么他失败?因为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家崇拜的经济学家,用假的假定去衡量风险。现在证明了,第一我们的数据不足,一般的模型用的都是2000年以后的数据,这是完全不足的数据。
第二他们的模型里面的假定有盲点,有一个看不见的黑天鹅效应的大盲点。所以这一次金融改革,对美国批判的看法,我也是对很敬佩的一个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他也是一个高级法官,就是理查德先生,他提到这一次改革是不完整的,就是大家没有看清楚病的本质是什么,那你怎么下药呢?很多问题他们都没有看清楚,包括货币政策,银行监管,执法不严,经济学家自满等等的大问题。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沈联涛:银行业缺乏全球性的监管机构
xiez20092010-12-17 18:25:35 发表
沈联涛:现在我们全球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的网络系统,这个金融市场便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大集中,一天24小时,全球高波动,高交易的市场 。这就导致每一个国家都出现大问题,跨国大银行是大于一个国家的。比如说一个UBS就大于一个新加坡十几倍。小的监管机构加上一个分部门的监管怎么监管这种“大笨象”呢?这就是一个大的问题。
所以这一次监管有着几个方面,包括第一它的系统性,第二它的复杂性,第三它的信息不对称,第四它的关联性,第五它的互动性,第六它的透明度,第七它的激励机制,第八,我们全球没有一个超越银行的监管机构,要靠母国和东道国监管分工。现在很明确的是说,因为监管者都在竞争,如果我监管的太严,那么我这个业务就转到另外一个中心。
沈联涛:所以实际上我们当前的危机实际上就是一个网络危机,而这个网络危机里面又非常大的,不可倒闭的跨国的金融机构,他大于银行。其中一个倒闭了就变成了一个连串的,一个多米诺式的传递,他有着同步性和互动性。9月15日雷曼一倒闭,全球贸易的融资基本上就停下来了。同时全球同步发生。这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杠杆效应。
全球的金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不稳定的金字塔,你如果看银行的资本金,美国的资本金等于是10%的GDP,美国的银行负债是154%的GDP,传统的债券、银行资产是4倍的GDP,而今天朱民行长也说了,加上衍生工具的话,就是12倍的GDP,这个杠杆率是惊人的。
如果他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网络,我们每一个监管部门,每一个监管机构只看一个部分的话,我们能管理这个事情吗?出现这个管理是很多信息不对称,我们发现很多金融创新是无社会价值的。
沈联涛:基本上是靠高杠杆,非常高的道德风险来赚钱的。他的杠杆效应从哪里来呢?美国金融赤字从1974年是2.7万亿,到现在达到了52万亿。但是金融部门债务增长了66恩倍,从而成为最大的债务人。实际上这个借贷是金融部门过多的借贷。
美联储最近分析2008年的盈利亏损表,他就提出来,次贷危机亏损有多大?1500亿美元。但是到了美国政府,他算到6月19日需要提供了高达13.2万亿的援助,就是要去救1500亿的亏损。美国前十家银行拥有全美银行中53.9%的资产,而在1974年只占36%。
2008年前十家银行的薪水从1999年的310亿美元增长到750亿美元,但是分配给股东的现金红利只有175亿美元。这公平吗?所以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很多的风险,也很多的风险是场外的风险,是因为他的息差受到竞争的压力,所以他才通过高杠杆的衍生产品。就从传统的零售银行变成一个高杠杆的批发银行,这导致了整个美国的全球失衡的实质实际上也是靠银行的高杠杆效应来维持的。
沈联涛:这导致我们在网络监管的时候,是非常有难度的。因为银行利润过高,从业人员的激励机制是看短期的,交易平台是非常复杂,金融产品非常的复杂。这对中国,对亚洲银行业的启示是什么?我们何去何从。亚洲现在的息差也是受到的压力很大。但是额度是多维度的职能管理和监控。我们现在就从宏观去到微观的问题了。
在这个非常复杂,千变万化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样控制我们的风险。很明显我们传统用的模型,用的风险管理制度是看不到很多的风险。所以每一个银行看这个风险的话,本来我四年前来国内工作的时候,我问银行怎么样控制风险呢?说我们买了最新的模型,大家知道现在这个模型失灵了。大家要看清楚问题的关键是什么?我们的问题是全球市场,全球的银行业是分类管理的,在银行系统里面同样有着这样的毛病。很多人没有看到整个系统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全球管理风险已经从垂直的管理到一个矩阵的管理了。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沈联涛:银行业缺乏全球性的监管机构
xiez20092010-12-17 18:25:35 发表
沈联涛:单位中国的银行结构还在转型。所以很多这种风险管理的挑战是非常大的。那么这个风险管理变成一个什么大问题呢?我们大家知道了有五个认识,认识你的风险,认识你的客户,认识你的交易对手,在中国要加一个是认识你自己,要知己知彼,我们要认识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对风险定价,要对冲风险,对压力测试。这些大家都知道,问题是怎么做?我们要看清楚不同种类的风险的管理。
沈联涛:中国传统是信用风险。当然现在利率也开始转了,税率也开始转了,你的市场风险大了,你的操作风险也大了。我们现在有很多创新,创新便成了信用风险和行为风险是非常大的。这种加减变成一个很难管理的风险。但是最终还是一个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公司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和架构,你的风险在每一个客户,每一个对手都会有问题。所以我们传统控制风险,走客户的到现在还不足。
沈联涛:这从我们银监会几年的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才明白这个道理,就是为什么银行在很多地方看不到风险。就是一个交易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风险。一个客户购买你的产品,如果你的前台没有解释好,如果说它的道德有问题,他的激励机制有问题,他就会创造风险。所以我们的额度是风险控制在操作层面上的主要工具,我们每一层都要看清楚这样的风险。
这个监管非常艰巨,也不是隔业就可以做到的。在中国大家知道德隆的事件,你看到他的上市公司看不到他的合资公司,你看到他的上市公司,看不到独立子公司,看到他的子公司看不到他的离岸的SID和SPD,所以你交易对手后面的风险有多大你不理解,照样干扰到风险。比如说中国有一个银行和四个交易对手打交道,忘记了一点,他们后面的最重要的交易对手是雷曼。雷曼一倒闭,你这四家银行同样会出现毛病。
沈联涛:我们现在用的风险管理模式有控制这种风险的吗?没有的。所以风险控制的数据是非常关键的,这也不是高层看电脑就可以看到的。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看到的系统他大集中,去了不同的观念。所以我们客户额度系统设计里的关键功能是关注客户和交易对手真正的风险在哪里?我们没有这么看,以为请了一个风险官就可以看到这些风险,看到下面一层层的风险。
所以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改革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面对的问题是说综合客户负债管理系统,要实时监管,额度管理,资料管理、押品管理、状态管理、使用管理,你的系统是否能在线实时的执行这些管理,如果没有,你的风险管理还没有足够。
沈联涛:我们中国的银行业,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比较初步发展的服务业。是经营信用的行业,是以民为本,以信为本,以德为本。没德的话,最后你欺骗了你的客户,你的交易对手。他亏了你赚了,这是德吗?这是信吗?这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最大的问题。我们的老式的金融管理系统出现大问题之后,对我们中国的金融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

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 第三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于今日在上海举行。
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在会上表示,现在全球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的网络系统,这个金融市场便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大集中,一天24小时,全球高波动,高交易的市场。
所以这一次监管有着几个方面,包括第一它的系统性,第二它的复杂性,第三它的信息不对称,第四它的关联性,第五它的互动性,第六它的透明度,第七它的激励机制,第八,全球没有一个超越银行的监管机构,要靠母国和东道国监管分工。
以下是沈联涛的发言实录:许斌:非常感谢吴晓灵女士非常精采的发言,我听了以后非常的受鼓舞。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沈联涛:银行业缺乏全球性的监管机构
xiez20092010-12-17 18:25:35 发表
接下来演讲的是沈联涛,他曾经就职于很多的银行,包括马来西亚中央银行,世界银行。
沈联涛:谢谢主持人,各位朋友,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
沈联涛:这次全球的危机出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危机,而且是一次非常透明的危机。
沈联涛:第一我们忘记了历史,我们忘记十年前亚洲有一个非常大的关联性的危机。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们有很好的风险管理模型,这个模型大家在这次危机当中看出来他是失败的。
第二他们的模型里面的假定有盲点,有一个看不见的黑天鹅效应的大盲点。
沈联涛:现在我们全球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的网络系统,这个金融市场便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大集中,一天24小时,全球高波动,高交易的市场 。
所以这一次监管有着几个方面,包括第一它的系统性,第二它的复杂性,第三它的信息不对称,第四它的关联性,第五它的互动性,第六它的透明度,第七它的激励机制,第八,我们全球没有一个超越银行的监管机构,要靠母国和东道国监管分工。
沈联涛:所以实际上我们当前的危机实际上就是一个网络危机,而这个网络危机里面又非常大的,不可倒闭的跨国的金融机构,他大于银行。
全球的金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不稳定的金字塔,你如果看银行的资本金,美国的资本金等于是10%的GDP,美国的银行负债是154%的GDP,传统的债券、银行资产是4倍的GDP,而今天朱民行长也说了,加上衍生工具的话,就是12倍的GDP,这个杠杆率是惊人的。
如果他是一个非常复杂庞大的网络,我们每一个监管部门,每一个监管机构只看一个部分的话,我们能管理这个事情吗?出现这个管理是很多信息不对称,我们发现很多金融创新是无社会价值的。
沈联涛:基本上是靠高杠杆,非常高的道德风险来赚钱的。
美联储最近分析2008年的盈利亏损表,他就提出来,次贷危机亏损有多大?1500亿美元。
2008年前十家银行的薪水从1999年的310亿美元增长到750亿美元,但是分配给股东的现金红利只有175亿美元。
沈联涛:这导致我们在网络监管的时候,是非常有难度的。
在这个非常复杂,千变万化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样控制我们的风险。
沈联涛:单位中国的银行结构还在转型。
沈联涛:中国传统是信用风险。
沈联涛:这从我们银监会几年的现场检查,非现场检查才明白这个道理,就是为什么银行在很多地方看不到风险。
这个监管非常艰巨,也不是隔业就可以做到的。
沈联涛:我们现在用的风险管理模式有控制这种风险的吗?没有的。
所以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改革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沈联涛:我们中国的银行业,归根到底还是一个比较初步发展的服务业。
所以大家不要忘记风险管理已经是一个核心业务,要董事会,高管理干部,员工全面负责风险管理。
回复该发言
共有4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