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全球经济已逐渐步出衰退,但各国经济周期与复苏进度差别很大。美国等复苏缓慢的国家需要实施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措施,而新兴工业化国家进入加息周期,预计全球经济增长将从2010年的4.8%放缓到2011年的4.2%。
展望2011年,我国经济仍能保持较快发展,预计GDP增速从2010年的10.2 %降至9.5 %;通胀压力较大,预计CPI从2010年的3.2 %升到3.2-4 %,走势呈现“前高后低”格局,高点将超过4%;流动性仍然充裕,M2增速从18%回落到16%,新增人民币贷款额则与2010年接近,预计达到7万亿元;人民币仍有升值压力,兑美元升值幅度约3-5%。
2011年将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宏观政策的实施重点将围绕“促转型、防通胀、惠民生”展开,加大新战略产业的投资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全球经济已进入缓慢复苏阶段 :
经济先行指标显示,目前全球的经济已渐走出衰退,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渐微,复苏进程仍能持续,2011年可能进入常规发展。反映发达国家经济前景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综合先行指标显示发达国家仍处于经济扩张之中,并有望维持3到6个月。
根据IMF在2010年10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前景报告,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全球经济在2011年仍会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会比2010年有所回落,预计2011年全球、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分别为4.2%、2.2%和6.4%,分别比2010年回落0.6、0.5和0.7个百分点;
第二、新兴经济体的通胀压力较大,2011年的CPI的升幅预计达到5.2%。
经济、政策环境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作为十二五第一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增速会高于十二五期间的平均增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居民收入分配机制的改善以及其他保障和改善民生措施的落实,消费、医疗保健等行业将获得迅速的发展。
经济仍处于景气周期,保持较快增长,企业盈利有望达到20%的增速(根据我们的行业和公司研究团队测算),业绩良好的企业具有投资吸引力。
通胀压力较大,可能会比预料的水平要高,货币政策可能作出较强的调控,对投资气氛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调整经济结构(尤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和加强节能减排可能会降低部分过度依赖固定资产投资的行业的增长速度。
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改变原有的资产估值,影响到我国居民消费方式与对外投资方式。
总体而言,尽管制约全球与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存在若干重大不确定性,但总的来说,2011年的困难的严峻程度预料会低于2010年,因此,2011年的经济、政策环境对证券市场构成较有利影响,证券市场具有较大的上升动力,结构性的市场机会相对更明显,但需关注国际国内相关风险。
2010年2月至今的负利率期间,股市尚未出现明显的上升,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整合到世界经济体系, 外围经济尚未走稳, 而国内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尚未明朗,进一步削弱了投资信心。
央行2010年四季度老百姓投资意愿调查显示,居民投资超过储蓄,并且证券投资超过房地产。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