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博时基金获悉,今年国内首只抗通胀基金——博时抗通胀增强回报基金,将于今日(3月21日)起通过各银行、券商及博时网上直销全面发售。
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2%,创下去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所以今后通胀形势仍然很严峻。在严峻的通胀形势下,相对于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而言,贵金属、农产品、能源及工业金属等“真实资产”具有一定的优势。以去年为例,黄金全年涨幅近30%,白银涨幅约83%,铜期货涨幅约30%,石油期货涨幅约12%,棉花期货更是上涨了73%。不过,国内投资者对这些投资品种的了解有限,参与渠道也受限制,博时抗通胀增强回报基金正好满足了国内投资者在这方面的投资需求,可以通过基金的形式间接地参与到大宗商品投资市场。据悉,该基金通过抓住国内通胀根源,挂钩前面提到的一篮子“真实资产”,通过主要投资于跟踪这些大宗商品指数的ETF等抗通胀资产,努力为投资者实现通胀保护。
该基金的拟任基金经理章强先生现任博时基金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负责境外投资业务。章强先生曾先后在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花旗集团另类投资部、德意志银行资产管理部任职,从事过全球债券、外汇、大宗商品、股指期货等的研究和投资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抗通胀投资经验。
章强先生认为,近期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作为工业血液的石油价格上涨会带来一系列的传导效应,推动PPI的上涨,也会间接影响CPI中非食品部分的因素,对全球通胀的平均推动幅度可能在0.8%到1.5%之间,加强了人们的通胀预期。此前人们对2011年国内通胀前高后低的判断存在风险,或需作出修正。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