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旭(《体坛周报》NBA编辑/记者)
关注他的微博:http://t.163.com/duanxu
英雄最怕病来磨。对篮球运动员来说,双膝受伤无异于一场灾难。布兰顿·罗伊,正在经历这样的灾难。
由于两个膝盖的伤势,罗伊已基本不可能再回到两年前他最巅峰时的状态,一个26岁的年轻小伙儿,被迫提前用一种“老龄化”的方式来打球,这就好像一对未满三十、新婚不久的小夫妻,早早过上一种无欲无求、平淡是福的老夫老妻生活,恬静固然恬静,典雅固然典雅,却让人难免为之不平,遗憾。
“老龄化”的方式,对罗伊而言并不算糟糕,毕竟,当初他还只是开拓者的一名菜鸟时,人们就说他打球有“老油条”的风范。甚至,早在大学时代,罗伊就不以劲爆的身体、惊人的速度和非凡的天赋著称,他从一开始就是技术流,就是头脑派。
如果罗伊有得选择,他当然希望能恢复到最健康的状态,两腿狠命蹬地,膝盖随意发力,但我想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天封上罗伊一扇窗的同时,至少给他留了一扇门——丢掉了速度与爆发力,罗伊不妨索性扬长避短,谋求自己在“老龄化”篮球领域的加强性成长。基德38岁还是全联盟最好的控卫之一,其精明、其急智、其预判仍然令人叹服,不少人说他是老妖精(纯褒义),那如果罗伊从26岁开始就学着用36岁的方式打篮球,过个四五年,岂不成了另外一只举重若轻、大巧不工的妖?
让我们明确一下:什么是老龄化的篮球?再好的球员,也是要变老的,其中较为优秀的一部分,当他们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慢慢开始退化,不能再和年轻人硬碰硬的时候,他们往往会采用另外的方式来御敌,比如练一手如死光枪般精准的中远距离跳投,再比如将有限的体能调整到某一段特定时间内集中爆发,等等。
篮球是一项复杂的体育运动,它不像一般的田径项目那样,光靠跑得快、跳得高、力量大就能成为天下第一。在篮球场上,时机的选择常常能挫败绝对速度上的优势,位置的拿捏往往也能抵挡绝对力量上的压迫。真正打老龄化的篮球,就是要更多地运用技巧、运用节奏、运用头脑、运用经验、运用大局观、运用判断力,来为自己谋求对位时那一点点“非身体”的优势。
乔丹也老过,当他不能在天上飞来飞去,不能一个跨步就把对手甩开从容进行跳投时,就发展出了美妙大气的后仰跳投。马刺队的麦克代斯,曾经也以能蹦能跳、能飞善扣著称,现在,他的杀手锏变成了正面和两位45度角的中距离跳投。还有公牛队的科特·托马斯,整个职业生涯,从来都以肌肉和力量取胜,到如今年近不惑,和侄子辈的罗斯打完挡拆,还能一踮脚,稳稳地在禁区外把球扔进。
罗伊远没有走上职业生涯的绝路。年轻人都爱喝可乐,其实坐下来,倒上一杯茶,细细品尝,能品出更多生活的味道。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