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背后,是家长们对于内地奶粉的普遍不信任感,从三聚氰胺事件到今年年初的“皮革奶”,谁还敢喝本国产奶粉?
于是,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妈妈们各显神通四处采购囤货,但也时时遭遇海关查扣缴纳重税等烦心事。看来,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奶粉经”啊!
宝宝未生,先备下16罐
准妈妈方小姐怀孕5个月,宝宝还没有出生,就有一大堆事情要焦虑。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宝宝的伙食——奶粉,自然首当其冲。
第一要确定的是选什么牌子的奶粉,方小姐老早就开始向周围生过小孩子的同事们取经,再加上逛各大母婴论坛,甚至求助于百度知道,总之动用起身边一切能够调动起来的信息。她介绍说:“我看到网上说,宝宝第一口奶粉的味道很关键,一般认准了这个味道,不能轻易换的,所以一定要早点做好选择,到底买什么牌子的奶粉。”
不过不管买什么牌子,方小姐首先确定的是,肯定买进口奶粉。“我身边所有的妈妈都是给小孩吃进口奶的。国产奶是真的信不过,之前三聚氰胺,最近又有什么皮革奶,你说妈妈怎么敢给小孩吃这样的奶粉呢?只好买进口货呀。”
接下来的筛选,除了口碑、品质,还有一点非常关键,就是供应一定要充足。“宝宝最怕的就是奶粉断货。我们选择买进口奶粉,一般都要从国外或者香港澳门带回来,来源已经得不到保障了,要是万一货源不足,让宝宝断了‘口粮’,就真不知怎么办了。”方小姐说,她的不少朋友都面临过“断粮”危机,那个时候宝宝只好吃羊奶过渡。
最后,方小姐选定了一个不太大众化的日本奶粉牌子,“选这个牌子是因为内地知道的人还不算太多,不像明治,买的人实在太多,而且在香港还有总代理,相对货源比较有保障。”
借着过年,和老公去澳门旅游,方小姐正式开始了“囤”奶计划。一大清早就把老公赶出门去买奶粉,一口气买了6罐。除此之外,她还发动起亲朋好友,要是有出国旅游或者出差的,都帮着带上一两罐,到了3月份,终于囤足了16罐,可以挣好一阵子。“现在最方便的就是到香港和澳门买奶粉,但最近,那里的奶粉也频频缺货。我有个广州的朋友一直认准一个牌子买,没想到最近去香港走遍了铜锣湾和尖沙咀,只搜罗到3罐,我们听着都害怕。”
国外邮购 终于被海关查扣
托人从国外邮寄是妈妈们购买奶粉的另外一条途径,但从去年7月起,海关总署调整征税政策,将原本每25千克(相当于27罐奶粉)的起征点下调至1.8千克。一时间,淘宝上的代购小店纷纷涨价,而不少直接找人邮寄的妈妈也面临重找“奶源”的危机。
陈女士的儿子今年两岁,从宝宝四个月开始,陈女士就托在日本的朋友定期邮寄一个日本牌子的奶粉。去年政策出台,她小担心了一下,不过因为海关对于邮寄物品采取抽查,一年多了也没有查到自己的头上,也算是相安无事。不过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3月初,一张从海关寄来的通知引起了陈女士的焦虑。
“我收到一看,就知道不好了,我的8罐奶粉被查到了。通知让我带着身份证、报关单等一大堆证件在三天内到武宁路江宁路去补缴税款,如果延迟的话每天收取1.5元/件的保管费,保管期是一个月。”“因为之前实在太忙,这事儿已经拖了10多天了,估计到时候肯定是一笔巨款,这张单子我天天放在包里,一想到就焦虑。”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