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说她很聪明,而她的人生信条也不过是最简单的“真诚”和“专注”;很多人赞她美貌,可她最不能释怀的是当年几乎所有的摄影师都想去掉她脸上的那颗痣;她那支dirty rap MV在所有网站上疯传,可是她自己说“我是个彻底的乖小孩”。从13岁出道开始就没有走过下坡路——2011年,三十而立的娜塔莉·波特曼加冕奥斯卡影后,也将为人妻、为人母。有了这样的女明星存在,公众的审视、仰视与阐释总算找到了最好的出口。
摄影: MARK SELIGER 造型: FREDRIQUE THEVENET MONDINO 彩妆提供: DIOR
采访: 葛玲薇/EMMANUELLE DASQUE 撰文: 葛玲薇 编辑: 葛玲薇
见到娜塔莉·波特曼的时候,纽约依然冬意弥漫,圣诞季尚未完全散去,街头干冷的风里还绵延着家家门口挂过的圣诞花环的味道,仿佛是微微烤焦的冬青木——这也是娜塔莉最喜欢的味道。家人,节日,彻底的松弛,甚至是假日将尽时挥之不去的不舍,这些甚至比音乐和艺术更能跨越人与人的差异、激起全世界的共鸣,无论你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上班族,还是一个从13岁开始就踏进名利场的漂亮姑娘。
印象里,人们最热衷于谈论的还是她的哈佛学历以及聚光灯下从少女到女人的每一寸成长;而眼前,从光彩熠熠的双颊到因怀孕而微妙改变的身形都在骄傲地宣布:她的人生已然翻到了新的篇章。在新版Miss Dior Chérie香水的电视广告里,犹带少女味的波特曼和一个二十几岁的少年嬉笑、打闹、亲热;《杀手莱昂》(1994) 里的精怪、《人人都说我爱你》(1997) 里的稚气与《偷心》(2004) 里的风情间或闪现,但直到最后一个温柔而意味深长的回眸,你才终于穿过时光和记忆看到了一张在足够多的沉淀和打磨后脱颖而出的脸。
2011年,娜塔莉三十而立,凭着在《黑天鹅》里的忘我演出第一次赢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也在兜兜转转之后找到对的人——《黑天鹅》的芭蕾指导本杰明·米勒皮。在奥斯卡颁奖礼上发表获奖感言时,娜塔莉深情地说:“我要特别感谢本杰明·米勒皮,是他让我得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母亲。”从耀眼的舞台之巅到寻常巷陌一茶一饭的光辉,努力打拼了近二十年,她在大世界的许多个小角落里都守到了最踏实也最暖心的一轮收获。

绑架灵魂的黑天鹅
为娜塔莉赢来金球奖最佳女主角和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电影《黑天鹅》中,她饰演的是一个因为疯狂投入《天鹅湖》的演出而把自己逼到精神崩溃的芭蕾舞女演员妮娜。虽然妮娜在银幕上再一次诠释了什么叫“不疯魔不成活”,可银幕外的娜塔莉说,自己并不是那种把自己演到人戏不分的“方法派”:“我不会迷失在角色里,从来没有。我是个很专注的人,演戏的时候就专注在角色中,全身心投入,但镜头之外,我就立刻做回我自己,专注于现实。”大概真的是要感谢她浸淫在心理学中的四年学术时光,抽离与专注都不是容易的事,可说这话的时候,她语气里尽是坦然和轻快。
尽管有这套仿佛理智派优等生专用的自我保护法,但娜塔莉还是承认,妮娜可能是她从影以来遇到过的最难摆脱的角色,比起拍摄过程,前后长达一年的舞蹈与形体训练几乎绑架了她的灵魂。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