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2011年3月23日报道 越来越多的汽车都带涡轮增压了。昔日高高在上,甚至被视为只有激进的“性能控”才追求的涡轮增压,现在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讲,已不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打着“更少油耗”和“更强动力”两面大旗,国内A级以上各级别市场中,都已能见到各种带“T”车型的身影了。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欧美各大品牌都高举“涡轮增压”旗帜攻城略地的同时,以丰田和日产为首的主流日系品牌,似乎都偃旗息鼓,无意加入到这个潮流之中。追求汽车的高效动力和低碳节能,相信是每一个汽车厂商的共同理想。但为了达到这高度一致的目标,泾渭分明的两大阵营却选择了不一样的路。
先来简单回顾一下历史。当北美三大汽车品牌还沉溺于追逐大排量发动机带来的强劲动力时,资源危机意识甚重的日系品牌,早已先后推出如CVVT和i-Vtec之类可变正时气门技术,来达到动力和油耗的平衡,甚至开始着手混合动力及电动车的研发工作。此时,欧洲人虽已在涡轮增压技术方面取得不少成绩并也推出了量产的车型,但过高的使用门槛还是阻碍了这项技术的全面使用推广。
世界风云变幻,当石油资源不再廉价之时,北美的三位大佬才猛然发现将面临选择:玩涡轮还是玩电动?毫无疑问,短期内更容易实现的涡轮增压技术成为了当下的首选,毕竟欧洲人在这方面已有成熟的技术可供借鉴,门槛也并不高。而日系在混合动力方面的巨大优势,也让他们只能将未来的希望放在更为“浮云”的电动车上。这就不难理解当下的局面了。
姑且不论电动车到底是“神马”还是“浮云”,但离全面普及还是显得比较遥远。电池技术、电动装置生产成本以及相关充电配套设施,成为了阻碍电动车普及的“三座大山”。站在用家的角度,目前的纯电动车,光续航里程这一指标就无法和传统汽柴油发动机相提并论了,更不要说在动力性能方面的差距了。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要能形成可媲美加油站的充电站网络,也绝非易事。可见,电动车真正变身成为“神马”之前,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讲,绝对就是“浮云”了。
在谁也无法率先翻越“三座大山”之前,涡轮增压技术无疑成了目前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了。电动车的时代或许日后将会到来,但我们此时明显已经进入了涡轮的时代。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