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房产的其他话题……

返回房产……


我收藏的爽吧……


一房一价对房价无太大作用 沪早已执行类似规定

1 一房一价对房价无太大作用 沪早已执行类似规定
xiez20092011-03-23 17:27:56 发表
国家发改委:经营者不得加收标价外的任何费用 涨价须重新申报
“一房一价”5月1日全国推行
包括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 “对控制房价没有太大作用”
早报记者周祺瑾实习生黄莎

售楼处公布的“一房一价”引发购房者围观比对。 徐晓林 早报资料
国家发改委版“一房一价”规定近日出炉。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22日发布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下称《规定》)称,商品房经营者应当对每套商品房(包括二手房)进行明码标价——即“一套一标”,按照建筑面积或者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还应当标示建筑面积单价或者套内建筑面积单价;要明确公示代收代办收费和物业服务收费,不得在标价之外加收任何未标明的费用。
《规定》称,对取得预售许可或者办理现房销售备案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
《规定》还提到,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可根据《规定》制定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实施细则。《规定》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上海早已执行类似规定
关于商品房销售“一房一价”的类似规定,上海早已施行。
据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2010年9月2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房地产市场监管规范商品住房预销售行为的通知》(下称《通知》),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申报价格对外销售,调价周期、幅度应当符合已备案的销售方案。房地产开发企业调整销售价格超出已备案销售方案范围的,应当再次报所在区(县)房管部门备案。
据了解,目前上海的新房销售在申请预售证之前,都要对每套房源进行价格备案。购房者在售楼处也可以看到“一房一价”的表格。
但有知情人士称,上海的新房价格备案,只是在申请预售证阶段,在填写备案价格时,开发商往往选择一栋楼填写同一种价格。而实际上,每套房源因为楼层、位置不同,价格并不一样。而网上房地产公开的也只是一栋楼或一层房源的价格区间。
上海市房管局市场监管处一工作人员也称,开发商在售楼处所标注的“一房一价”,确须报房管局备案,但房管局仅负责登录相关信息,并不负责审核。至于备案信息,目前尚无公开的查询渠道。
需要“明码标价”的不仅是待售房源。
按《规定》,已售新建商品房,“如果同时标示价格的,应当标示所有已销售房源的实际成交价格”。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说,关于商品房价格影响的三个主要因素是:面积、单价、总价。但商品房标价与实际成交价格可能会有出入,开发商则不一定会标明最后成交价格。
某开发商更是直言,售楼处公布实际成交价格,无疑会因为房源的价差,造成不必要的纠纷,“更何况,实际的成交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种机密,很难做到价格公开。”
关于《规定》提及的“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上海也有类似规定。
《通知》提到,建筑面积小于3万平方米的商品住房项目须一次性申请预售;超过3万平方米、确需分批预售的,每次申请预售的建筑面积不得低于3万平方米。
但“分批少量”销售的现象依然存在。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1月至3月18日,沪上有20个楼盘存“分批少量”销售的问题。
对此,有开发商分析,分批少量销售,可以令开发商在准确把握客户积累程度的情况下,控制供应,人为地造成供应小于需求,这会刺激购房者的买房热情。反之,一次供应全部房源,容易造成购房者观望心态,对销售不利。
二手房也需明码标价
除了新建商品房,《规定》还明确,中介服务机构在销售二手房时,也需实行“明码标价”。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一房一价对房价无太大作用 沪早已执行类似规定
xiez20092011-03-23 17:27:56 发表
据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分析师罗寅申介绍,二手房市场挂牌房源则因为个人业主对外出售,无论是一套还是多套,根据房源不同基本都为一房一价。
但也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了担忧,因为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一套房源在不同中介会出现不同的挂牌价格。此外,在最后签约时,也可能因为卖家反悔,导致实际成交价格远高于挂牌价格。
汉宇地产总经理施宏叡称,中介机构目前能够保证的是,在自己的门店中明码标价,至于后期卖家加价,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价格上涨,中介也无能为力。
有不愿具名的政府人士也坦言,中介机构的监督难度要比(开发商)市场更大。中介机构的房源价格虽然一直是一房一标,但如果实际的成交价格和标价之间差距过大,规定的实际意义就会显得微弱。
至于《规定》中提到的“收费明示”问题,施宏叡称,中介服务全程只收取佣金,从买卖双方收取的佣金总和一般不超过成交价的2%,类似于协助办理过户等,不会再收取费用。“如果收费标准高于这个数值,就可能是不法收费。”施宏叡说。
“对控房价作用不大”
“一房一价”相关规定的推行,本身并非为了控制房价。
罗寅申直言,明码标价对控制房价并没有太大作用。因为目前一些项目可能在定价的时候就已超过当时的市场价,已经预留了涨价空间。
据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统计显示,今年1至3月上半月获得预售证开盘销售的所有55个新建商品住宅项目中,共计有27个项目在3月份成交均价低于之前预售证报价,占总量的49%。此类项目多为位于嘉定、金山、宝山、浦东的外郊环楼盘。
罗寅申分析,“降价”楼盘近半的占比,说明持续调控下开发商的心理价位已经调低,通过放弃价格“虚高”部分,达到吸引购买力的目的。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