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新华网讯 见过英语考级,见过艺术考级,也见过职称考级,听说过“古诗词考级”吗?近日,江苏扬州一中学新学期欲推行古诗词考级。学校方面表示,考级并非强制,意在推广经典诵读。
此举引起一些家长和教育人士的质疑:以考级方式推行古诗词诵读,是否将古典文化的传承陷入庸俗化和功利化陷阱?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将“古诗词”通过考级硬塞进学生的课堂,能否让下一代真正爱上古老的文化艺术。
考级又现“新科目”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新学期伊始,江苏扬州中学树人学校内书声琅琅,该校初一、初二的学生正积极准备着即将于3月举行的首次古诗词等级考试。
据了解,树人学校将针对英文经典以及国学经典实施考级制度。其中,国学经典主要针对古诗词进行考级,内容就是学校校本教材《古诗词读本》中的200首诗词,依据不同的考察难度分为初级100首、中级65首、高级35首,共三个级别。而上文提及的杜甫《春望》,属于“中级”诵读诗篇。
该校语文老师姜亚芹告诉记者:“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难度的诗词背诵起来并不难,但可别以为光背诵就是考试的要求了。除了常规书面考察,初级考诗歌吟诵,中级要能以古诗词为素材进行写作,高级则是以‘诗人与诗’为专题作文。”
以中级考试为例,书面考察占70分,其余占30分。具体要求包括,首先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诗歌,准确默写古诗诗句;然后要了解作者,把握诗歌的情感、思想,并对其中的名句进行赏析;还要能够在写作中灵活引用古诗词,化用古诗词,进而运用古诗词中的哲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记者调查了解到,从编写校本教材《古诗词读本》,到真正拿出考试方案,扬州中学树人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已经认真研讨、商议了近两年。自去年9月将教材下发后,一直要求学生利用自习和寒暑假时间进行自学,而首次考试也正在积极筹备中。预订3月初由学校教研室统一组织全校初一、初二学生参加,合格者颁发学校统一印发的等级证书。
对于古诗词考级的目的,学校负责人表示,无论是英文经典还是古诗词考级,都不是强制性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古诗词诵读赏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操。“考级只是吸引学生诵读经典,激发对国学经典兴趣的一个手段,不是目的。”语文教研组长侯敏霞表示。
第二页:考级是在庸俗化古诗词?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