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报道 为多得1颗“蓝星”,一小学生有意到校长办公室门外拖地,不料校长却对他“视而不见”……
昨日,江汉区单洞新村小学一名男生对记者讲述了这件烦恼事。
该校校长刘胜介绍,2007年起,学校先后尝试在学生的学习、特长、综合素质、家庭表现等方面打“星”,得“星”最多的几个孩子学期末可获得熘冰鞋、滑板、外出游玩等奖励。
据了解,这些“星”分6种颜色,其中“蓝星”代表综合素质,由行政、后勤人员颁发。刘胜说:“起初‘蓝星’最难打,因为没什么具体标准。有孩子甚至为得‘星’而做好事。”
四年级(1)班女生邹芷玥告诉记者,学校宣布食堂师傅、门卫、校长可以发“蓝星”时,不少同学抢着到食堂收拾碗筷、抹桌子。“看他们做好事得了‘蓝星’,我也想多得几颗。我经常到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拖地。有一天下雨,我也拖地,不料地太湿,不小心摔了一跤”。
六年级(1)班男生郭峻江想让校长看到自己做好事,每天中午都去他的办公室门外拖地。“一天,校长出门打饭,好像没看见我。当时,我太失落了”。
这名男生把烦恼写进作文,做好事该不该打“星”也在学校引发争议。有教师认为,学生做好事就打“星”容易加重功利心。还有教师建议,打“星”只是手段,对学生要注重引导。
郭峻江的班主任高薇看到他的作文后,组织学生讨论,并说:“做好事不仅仅是为了得‘星’。你在为大家服务的同时,大家也为你服务,生活才会更美好。”
刘胜解释说,行政、后勤人员打“蓝星”都是随机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和公益心。最近两年,学生不爱护环境、吃完饭乱放碗筷等现象大大减少,也不再刻意追“星”了。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