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总得要有一个池子放在那儿,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池子是储蓄,让老百姓安心地将钱放在大池子里头。”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贺铿指出。
3月11日,贺铿在接受网易财经专访时表示,把利率市场化,保证储户的基本利益,让钱储在大池子里面,好处是很多的。
贺铿分析称,国民资金进入储蓄系统,首先能使银行有钱可贷,贷给那些需要钱的企业和地区去发展经济;第二,资金不至于在外面去炒股,他认为中国股市投机性太大;此外,还能有效减少房地产投机,促进楼市稳定。
然而,在负利率的环境下,钱会从池子里出来,这对整个经济、对股市都是不利的,是存在风险的。贺铿说。
“在货币政策上,怎么使利率市场化,让一般的储户把钱存在银行不吃亏,这是很重要的。”
限购限贷难治本 唯有房产税
贺铿一直是房产税的支持者。他指出,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对房地产的调控,基本的措施就是开征房产税。所有泡沫的形成都是投机形成的,房地产同样如此。
他指出,要真正解决房地产现在涨得很快,泡沫在形成的事情,那就得需要釜底抽薪。一个是实行房产税,遏制社会资本炒房的投机行为;一个是要尽快地终止土地财政。
“限购行吗?不行;限贷行吗?也不行。购房与贷款都是市场行为,限购、限贷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不能治本。”贺铿向网易财经表示,唯一的办法是增加住房保有成本,抑制投机。
目前房产税已经在重庆和上海落地,贺铿对走出这一步表示了肯定。他强调,开征房产税,不应增加一般老百姓的负担,要有一个免税标准,即基本住房标准,超标的住房就要按照一定的税率来征税,超过得越多,税率就越高,使持有者不能待价而沽,开发商不能捂盘惜售。
使所有的投机行为都得到遏制,使那些过分追求住宽房子的人也受到限制,这才是我们开征房产税的基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把房地产是给需要住房的人盖房子。贺铿说。
他赞成房产税先在一部分城市试行,然后应该进一步做立法准备,尽快在法律上推行房产税。
“建保障性住房应该说不会给银行带来多大的风险”,贺铿表示,在商业运作比较规范的情况下,1000万套的资金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只要符合使用的原则就不应该有多大的问题,“责任一定要明确”。
长期的扩张财政导致滞胀
贺铿同时是国内较早提出“滞胀”风险的学者。他在专访中表示,去年以来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加大,这种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的形式,恰恰就是滞胀的一个特点。
中国从1998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们就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也就是扩张财政或凯恩斯主义,一直断断续续到现在,实行了这么长时间的扩张财政,那就有可能出现滞胀现象。贺铿说。
他进一步指出,这种扩张的财政使经济结构发生了扭曲。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水泥、钢铁等的价格超过了合理的水平。经济是有规律的,脱离了经济发展水平,过分超前地搞基础设施建设,就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就很可能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出现这种滞胀现象。
对此,贺铿表示,加强用供给管理,才能够防止这个问题。
例如,实行结构性减税,加强劳动就业的培训,尽可能支持、容纳比较多的就业的行业的发展,使我们失业减少,使人们的收入增加;在税率、工资率方面,政府采取一些措施,让资金和人员合理地流动,使我们的国民经济能够逐渐地得到比较均衡的发展,这才有可能缓解和克服滞胀。
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问题上,贺铿一直主张是财政要从紧,量入为出;而货币政策应该灵活,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怎么放款,怎么贷款,要灵活,保证经济发展。
“不主张在贷款的总量上过多的做文章,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观点。”贺铿说。
CPI目标4%难度不大
回复该发言
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储蓄是最重要的池子
2 回复: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储蓄是最重要的池子
yao62369322011-03-24 03:17:09 发表
据贺铿分析,经济增长在9%左右,CPI在3%—5%是比较好的;低于3%,对经济没有任何好处,不容易让经济有活力;高于5%,影响较多人的生活,也不好。所以,CPI应该是有一个控制的范围。
今年我国确定的方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不是追求GDP有多高,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今年遇到的通货膨胀的压力比去年大,但是超过5%的可能性不大。贺铿表示,“从统计数据来分析,今年的通货膨胀不会太严重。”
而今年通胀压力之所以大于去年,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以前过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上游产品价格,下游产品价格随之受到影响,消费品成本会增加。第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不容易扭转过来,也不应该扭转过来,因为要保证农民的收入有较大的增长,必须使农副产品的价格维持一定的涨价因素;第三,由于世界局势比较动荡,一些大宗商品在炒家们的炒作之下高位波动,对中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贺铿表示,种种因素分析来看,2011年通货膨胀的压力比2010年大,但不至于说有很严重的通胀预期,“(今年CPI)就是不出现5%,难度也不大,(政府目标)已经定了4%,能有多大难度?没有多大难度。”
下一页:网易财经专访贺铿全部文字实录
网易财经:今年计划修建1000万套的保障房总体花费大概需要接近1.3万亿,政府出资5000多亿,那也就是说可能将近一半的花费是需要通过社会融资解决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应该是(靠)银行贷款,您怎么看待保障房的资金问题,您担心银行贷款会导致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的加大吗?
嘉宾:建保障性住房应该说不会给银行带来多大的风险,1000万套保障性用房,初步估算也就是1.3亿这个样子,政府中央财政有相当一个数字,现在看来整个从财政拨款的情况来看,就像你刚才说的,有一半的保证度,还有一半需要社会融资。实际上1000万套保障性用房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商业运作的,而不是说所有都要政府承担。因为现在所谓的保障性用房,我说过有一些同志理解得比较宽,包括了棚户区的改造,包括了经济适用房,包括了限价房等等,我的观点,政府真正要做的保障性用房就是廉租房,除此之外都应该是商业所做的,政府进行限制和管理,保证住房人的利益。所以在这种商业运作比较规范的情况下,1000万套的资金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问题就是这个操作的过程究竟怎么操作,现在明细还不很清楚,我们希望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思路应该更明确一些,就是商业具体怎么运作。现在住监部已经把这1000万套的建设任务分到地方去了,尽管有的地方也认为自己有困难,但是毕竟把任务领下去了,领去了(任务)我想继续往下抓这个任务的话,应该是基本可以完成的,没有问题。
网易财经:你是说其中有很多是通过商业操作的,其中可能就包括像保险资金,也就是说您是认为这种地方政府的融资风险其实并没有我们大家想像中的那么高?
嘉宾:我想不管是保险基金还是用公积金,各种各样的提法都有,只要符合使用的原则就不应该有多大的问题。问题就是怕你违反基本的规则去用这些东西,用了以后又没有一个人承担责任,就是说这个钱用了有没有效果,效果是好还是不好,你必须得有一个承担责任的(人)。政府承担责任,政府要真正承担责任;企业家承担责任,房地产商承担责任,那就是房地产商承担责任,这个责任一定要明确,不能含含煳煳的,钱先拿出来用,用完了盖完了结果没有效益,谁也不承担责任,怕的是这个东西。
网易财经:咱们谈一下房产税吧,您是一直都是唿吁的,最近房产税在重庆和上海已经落地了,有的人觉得这个力度是偏低的,同时也有人质疑这种加税思维,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治理这个楼市了吗?
回复该发言
今年我国确定的方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不是追求GDP有多高,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今年遇到的通货膨胀的压力比去年大,但是超过5%的可能性不大。贺铿表示,“从统计数据来分析,今年的通货膨胀不会太严重。”
而今年通胀压力之所以大于去年,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以前过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上游产品价格,下游产品价格随之受到影响,消费品成本会增加。第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趋势,不容易扭转过来,也不应该扭转过来,因为要保证农民的收入有较大的增长,必须使农副产品的价格维持一定的涨价因素;第三,由于世界局势比较动荡,一些大宗商品在炒家们的炒作之下高位波动,对中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贺铿表示,种种因素分析来看,2011年通货膨胀的压力比2010年大,但不至于说有很严重的通胀预期,“(今年CPI)就是不出现5%,难度也不大,(政府目标)已经定了4%,能有多大难度?没有多大难度。”
下一页:网易财经专访贺铿全部文字实录
网易财经:今年计划修建1000万套的保障房总体花费大概需要接近1.3万亿,政府出资5000多亿,那也就是说可能将近一半的花费是需要通过社会融资解决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应该是(靠)银行贷款,您怎么看待保障房的资金问题,您担心银行贷款会导致地方政府融资风险的加大吗?
嘉宾:建保障性住房应该说不会给银行带来多大的风险,1000万套保障性用房,初步估算也就是1.3亿这个样子,政府中央财政有相当一个数字,现在看来整个从财政拨款的情况来看,就像你刚才说的,有一半的保证度,还有一半需要社会融资。实际上1000万套保障性用房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商业运作的,而不是说所有都要政府承担。因为现在所谓的保障性用房,我说过有一些同志理解得比较宽,包括了棚户区的改造,包括了经济适用房,包括了限价房等等,我的观点,政府真正要做的保障性用房就是廉租房,除此之外都应该是商业所做的,政府进行限制和管理,保证住房人的利益。所以在这种商业运作比较规范的情况下,1000万套的资金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问题就是这个操作的过程究竟怎么操作,现在明细还不很清楚,我们希望政府在这个问题上思路应该更明确一些,就是商业具体怎么运作。现在住监部已经把这1000万套的建设任务分到地方去了,尽管有的地方也认为自己有困难,但是毕竟把任务领下去了,领去了(任务)我想继续往下抓这个任务的话,应该是基本可以完成的,没有问题。
网易财经:你是说其中有很多是通过商业操作的,其中可能就包括像保险资金,也就是说您是认为这种地方政府的融资风险其实并没有我们大家想像中的那么高?
嘉宾:我想不管是保险基金还是用公积金,各种各样的提法都有,只要符合使用的原则就不应该有多大的问题。问题就是怕你违反基本的规则去用这些东西,用了以后又没有一个人承担责任,就是说这个钱用了有没有效果,效果是好还是不好,你必须得有一个承担责任的(人)。政府承担责任,政府要真正承担责任;企业家承担责任,房地产商承担责任,那就是房地产商承担责任,这个责任一定要明确,不能含含煳煳的,钱先拿出来用,用完了盖完了结果没有效益,谁也不承担责任,怕的是这个东西。
网易财经:咱们谈一下房产税吧,您是一直都是唿吁的,最近房产税在重庆和上海已经落地了,有的人觉得这个力度是偏低的,同时也有人质疑这种加税思维,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治理这个楼市了吗?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储蓄是最重要的池子
yao62369322011-03-24 03:17:09 发表
嘉宾:我认为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对房地产的调控,也就是说促进房地产的健康发展,基本的措施就是开征房产税。因为房地产要出问题,或者叫做形成泡沫,怎么形成的呢?所有泡沫的形成都是投机形成的,包括世界金融危机如果华尔街的那些金融大鳄不拼命地通过所谓金融产品的创新去搞投机,不可能出现世界性金融危机。所以说房地产同样如此。
房地产之所以出问题,之所以形成泡沫,就是(因为)投机。这个投机有什么办法解决呢?限购行吗?不行,限贷行吗?也不行。因为限购、限贷,你认为房屋盖出来是商品,这个商品我只要有钱就可以买;银行贷款,银行是企业,银行作为企业行为放贷也应该有他的自主权,他认为这个贷款放出去是安全的,那么他就可以放,所以说限购、限贷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也不是治本的根本办法,根本办法就是加大(成本)。买了这个多余的房子放在这儿,那个保有的成本是很高的,因此我买房子买来就是为了住,再买多余的房子在那儿,那就要考虑经济的问题了。
所以房产税有一个设计的方式,你刚才提到了重庆,也提到了上海,总归走出这一步我认为是很好的,是不错的,但是他们的力度和他们的思路也各不相同,力度也比较小,我也是这么个看法,现实着看吧。我的主张是:应该开征房产税,不增加一般老百姓的负担。也就是说有一个免税的标准,免税的标准就是基本住房的标准,比方人家说北京平均住房已经33平方/人,那么一个三口之家99平方这个就不应该征税;超过了99平方,那么超过多少,按照一定的房产税的税率来征税,超过得越多,税率就越高,一直到他感觉到我要住太宽的房子不划算,你要把这个房子买下来待价而卖,什么时候房价涨上去了,然后我再从中赚钱,那(这么)放是放不起的。
这样还可以使投机的房地产商,他不是捂盘吗?他也想什么时候有一个好的价钱我再卖,那也是放不起的。比如像国外所说的,你这个房子竣工多长时间卖不出去,我就要开征你的房产税了,所以使所有的投机行为都得到遏制,使那些过分追求住宽房子的人也受到限制,这才是我们开征房产税的基本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把房地产是给需要住房的人盖房子。
我过去说过,按照杜甫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房子就是干这个的。我不希望你因为我有钱了就可以占更多的资源,可以,你有钱,你可以住别墅,但是要征很多税。
网易财经:增加你的成本。
嘉宾:不能让你占了那么多,超过一般人占的资源超过了那么多,你还不交税,那这个不合理。
网易财经:房产税这种东西在什么时候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您认为它存在这样一个比较明细的时间表吗?
嘉宾:我不会说这么一个时间表,因为这个不是我定得了的,我要说(的是) 应该尽快地实施这个办法。先在一部分城市试,然后也应该进一步做这个立法和完善法律的准备,尽快地推出房产税,使得我们的房地产健康发展,使得房地产真正是为没有房子住的人,每年1000多万由农村到城市来的这些人盖好房子,这是房地产的根本任务。
网易财经:您刚才也谈到您对限贷和限购并非是很认可,您是否担心这些政策可能在执行半年、一年或者稍长一点的时间之后,就会被取消掉?我记得您去年有反复强调说过您比较担心政策会反复,因为这会导致更加大的泡沫,您目前有这种担心吗?
嘉宾:我当然有这样的担心。因为限购、限贷的办法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这是我一贯的看法,或者叫做扬汤止沸,要真正解决房地产现在涨得很快,泡沫在形成的事情,那就得需要釜底抽薪。一个是实行房产税,遏制社会资本炒房的投机行为,一个是要尽快地终止土地财政。
回复该发言
房地产之所以出问题,之所以形成泡沫,就是(因为)投机。这个投机有什么办法解决呢?限购行吗?不行,限贷行吗?也不行。因为限购、限贷,你认为房屋盖出来是商品,这个商品我只要有钱就可以买;银行贷款,银行是企业,银行作为企业行为放贷也应该有他的自主权,他认为这个贷款放出去是安全的,那么他就可以放,所以说限购、限贷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也不是治本的根本办法,根本办法就是加大(成本)。买了这个多余的房子放在这儿,那个保有的成本是很高的,因此我买房子买来就是为了住,再买多余的房子在那儿,那就要考虑经济的问题了。
所以房产税有一个设计的方式,你刚才提到了重庆,也提到了上海,总归走出这一步我认为是很好的,是不错的,但是他们的力度和他们的思路也各不相同,力度也比较小,我也是这么个看法,现实着看吧。我的主张是:应该开征房产税,不增加一般老百姓的负担。也就是说有一个免税的标准,免税的标准就是基本住房的标准,比方人家说北京平均住房已经33平方/人,那么一个三口之家99平方这个就不应该征税;超过了99平方,那么超过多少,按照一定的房产税的税率来征税,超过得越多,税率就越高,一直到他感觉到我要住太宽的房子不划算,你要把这个房子买下来待价而卖,什么时候房价涨上去了,然后我再从中赚钱,那(这么)放是放不起的。
这样还可以使投机的房地产商,他不是捂盘吗?他也想什么时候有一个好的价钱我再卖,那也是放不起的。比如像国外所说的,你这个房子竣工多长时间卖不出去,我就要开征你的房产税了,所以使所有的投机行为都得到遏制,使那些过分追求住宽房子的人也受到限制,这才是我们开征房产税的基本目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把房地产是给需要住房的人盖房子。
我过去说过,按照杜甫的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房子就是干这个的。我不希望你因为我有钱了就可以占更多的资源,可以,你有钱,你可以住别墅,但是要征很多税。
网易财经:增加你的成本。
嘉宾:不能让你占了那么多,超过一般人占的资源超过了那么多,你还不交税,那这个不合理。
网易财经:房产税这种东西在什么时候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您认为它存在这样一个比较明细的时间表吗?
嘉宾:我不会说这么一个时间表,因为这个不是我定得了的,我要说(的是) 应该尽快地实施这个办法。先在一部分城市试,然后也应该进一步做这个立法和完善法律的准备,尽快地推出房产税,使得我们的房地产健康发展,使得房地产真正是为没有房子住的人,每年1000多万由农村到城市来的这些人盖好房子,这是房地产的根本任务。
网易财经:您刚才也谈到您对限贷和限购并非是很认可,您是否担心这些政策可能在执行半年、一年或者稍长一点的时间之后,就会被取消掉?我记得您去年有反复强调说过您比较担心政策会反复,因为这会导致更加大的泡沫,您目前有这种担心吗?
嘉宾:我当然有这样的担心。因为限购、限贷的办法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这是我一贯的看法,或者叫做扬汤止沸,要真正解决房地产现在涨得很快,泡沫在形成的事情,那就得需要釜底抽薪。一个是实行房产税,遏制社会资本炒房的投机行为,一个是要尽快地终止土地财政。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储蓄是最重要的池子
yao62369322011-03-24 03:17:09 发表
因为现在土地财政是推高房价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地王一个又一个的出现,地价拼命向上飙升,这都不是正常现象。
网易财经:我们再谈谈收入分配的问题,它的核心问题还是说劳动分配比例太低了一点,您觉得在当前的条件下,怎么可以改变这样一个情况呢?
嘉宾:收入分配,任何一个东西要解决问题,先要认识这是什么问题。我刚才说的房地产税,你要认识到房地产现在问题在哪里;收入分配你要认识它的问题在哪里。我认为这是两个问题:第一初次分配,由于我们追求GDP,要拉动经济增长,就拼命地加大投资,所以在GDP当中,劳动者的报酬就不断地降低。从改革开放那一年,我记得GDP当中的最终消费率是62%,现在已经降到48%,那就说明GDP当中劳动者的报酬的份额在不断地减少。也就是说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比经济增长来得慢,才会出现这样的改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初次分配的问题,那就是要让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比经济增长速度略微快一些,才慢慢地可以把这部分不合理的比例关系调整过来。
要使得收入增长快一些,政府有什么办法呢?第一个办法就是要确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你既然要办企业,就要把你企业的报酬的相当一部分回报给职工,所以说最低工资标准这是政府的一个办法。第二个是税收,税收对低收入的职工以及利润比较小的企业,政府在这方面实行结构性减税,让它能够生存下去;对高收入的,对暴利的这些企业要高征税,调节这个关系,所以这是通过税收来解决这些问题。
再一个就是最低生活保障线要不断地提高,对一部分城市的低收入者、有困难的(人群)要进行补助,所以办法应该是很多的,让实际的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得比较快。
第二个收入分配当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个人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我曾经说过,我们的收入分配情况按照各种数据分析,在世界上已经到了极不公平的边缘,城乡之间,世界的差异平均是2:1,我们现在是3.3:1,也就是说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3倍,这(差距)很大。
第二,地区之间差异也很大,一些发达省市的工资收入很高,一些经济落后的省市收入比较低,这个差异也在扩大。不同的行业之间,一些垄断行业的收入和比较困难的行业的收入,有人研究,相差15倍,这也是不得了的,这个差异很大。再就是一些所谓高管人员的收入和一般人员的收入差距也是很大的,这些东西都应该把它规范化。
收入因为能力不一样、贡献不一样,是有高有低的,但是我们的责任是不能让这种差异扩大,因为社会主义就是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的目标,任何时候,在收入分配这个问题上都不能忘掉这一点,我们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使绝大多数的人提高收入水平。既保证有差异,又不能让这种差异扩大,这是政府需要做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网易财经:您是比较早就提出中国经济是存在滞胀的风险,最近温总理也有提到这一点,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会有很多重大的项目动工,大家就会问,这个滞的风险来自哪里?
嘉宾:滞胀的风险,从理论上来讲,因为滞胀的现象出现在美国的六、七十年代,经济学家们多数人认为是由于美国过分的实行了凯恩斯主义政策造成的。因为在1939年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之后,罗斯福新政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扩张财政、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政策美国的经济学家认为是带来了六、七十年代的长期的滞胀。所谓滞胀就是说物价水平比较高,失业率也比较高,经济要增长又增长得不快,是这么一种情况叫滞胀。这种现象在七十年代出现以后,经济学家认为这个现象是对凯恩斯主义的一个悖论,凯恩斯主义是说高失业和高通胀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它同时存在了,这就是滞胀现象。
回复该发言
网易财经:我们再谈谈收入分配的问题,它的核心问题还是说劳动分配比例太低了一点,您觉得在当前的条件下,怎么可以改变这样一个情况呢?
嘉宾:收入分配,任何一个东西要解决问题,先要认识这是什么问题。我刚才说的房地产税,你要认识到房地产现在问题在哪里;收入分配你要认识它的问题在哪里。我认为这是两个问题:第一初次分配,由于我们追求GDP,要拉动经济增长,就拼命地加大投资,所以在GDP当中,劳动者的报酬就不断地降低。从改革开放那一年,我记得GDP当中的最终消费率是62%,现在已经降到48%,那就说明GDP当中劳动者的报酬的份额在不断地减少。也就是说老百姓的收入增长比经济增长来得慢,才会出现这样的改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解决初次分配的问题,那就是要让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比经济增长速度略微快一些,才慢慢地可以把这部分不合理的比例关系调整过来。
要使得收入增长快一些,政府有什么办法呢?第一个办法就是要确定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你既然要办企业,就要把你企业的报酬的相当一部分回报给职工,所以说最低工资标准这是政府的一个办法。第二个是税收,税收对低收入的职工以及利润比较小的企业,政府在这方面实行结构性减税,让它能够生存下去;对高收入的,对暴利的这些企业要高征税,调节这个关系,所以这是通过税收来解决这些问题。
再一个就是最低生活保障线要不断地提高,对一部分城市的低收入者、有困难的(人群)要进行补助,所以办法应该是很多的,让实际的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得比较快。
第二个收入分配当中存在的问题就是个人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的差距越来越大。我曾经说过,我们的收入分配情况按照各种数据分析,在世界上已经到了极不公平的边缘,城乡之间,世界的差异平均是2:1,我们现在是3.3:1,也就是说城市居民是农村居民收入的3.3倍,这(差距)很大。
第二,地区之间差异也很大,一些发达省市的工资收入很高,一些经济落后的省市收入比较低,这个差异也在扩大。不同的行业之间,一些垄断行业的收入和比较困难的行业的收入,有人研究,相差15倍,这也是不得了的,这个差异很大。再就是一些所谓高管人员的收入和一般人员的收入差距也是很大的,这些东西都应该把它规范化。
收入因为能力不一样、贡献不一样,是有高有低的,但是我们的责任是不能让这种差异扩大,因为社会主义就是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的目标,任何时候,在收入分配这个问题上都不能忘掉这一点,我们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使绝大多数的人提高收入水平。既保证有差异,又不能让这种差异扩大,这是政府需要做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网易财经:您是比较早就提出中国经济是存在滞胀的风险,最近温总理也有提到这一点,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会有很多重大的项目动工,大家就会问,这个滞的风险来自哪里?
嘉宾:滞胀的风险,从理论上来讲,因为滞胀的现象出现在美国的六、七十年代,经济学家们多数人认为是由于美国过分的实行了凯恩斯主义政策造成的。因为在1939年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之后,罗斯福新政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政策,扩张财政、大搞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政策美国的经济学家认为是带来了六、七十年代的长期的滞胀。所谓滞胀就是说物价水平比较高,失业率也比较高,经济要增长又增长得不快,是这么一种情况叫滞胀。这种现象在七十年代出现以后,经济学家认为这个现象是对凯恩斯主义的一个悖论,凯恩斯主义是说高失业和高通胀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它同时存在了,这就是滞胀现象。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储蓄是最重要的池子
yao62369322011-03-24 03:17:09 发表
我为什么担心会出现这个滞胀?主要是两点:第一点从去年以来我们通货膨胀的压力不断加大,事实上存在一定的通货膨胀,而且这种通货膨胀是成本推动的形式,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恰恰就是滞胀的通货膨胀的一个特点,有这种现象;第二个我们从1998年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我们就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所谓积极的财政也就是扩张财政,扩张财政也就是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从1998年一直断断续续到现在,我们都是这种财政政策,实行了这么长(时间)的扩张财政,那就有可能出现滞胀现象。
因为这种扩张的财政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使经济结构发生了扭曲,你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水泥、钢铁等的价格、发展已经超过了合理的经济结构了。我们从1998年以来不是主要的财政就是搞基础设施建设,修了那么多的高速公路,那么多高速铁路,那么多直线机场,这些将来也许是有用的,而且是需要的,但是经济是有规律的,你脱离了这个经过的发展水平,过分超前地修这些东西,就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就很可能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出现这种滞胀现象,我担心的滞胀是这样的。
所以我提出要解决这个滞胀问题,从美国及经济学家大家共同的看法就是要加强用供给管理,过去凯恩斯是需求管理为主,我们应该过渡到供给管理为主,才能够防止这个问题,实行结构性减税,加强劳动就业的培训,尽可能支持、容纳比较多的就业的行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失业减少,使人们的收入增加,在税率、工资率方面,政府采取一些措施,让资金和人员合理地流动,使我们的公民经济能够逐渐地得到比较均衡的发展,这才有可能把这个滞胀的情况缓解和对于克服掉。
网易财经:您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出席过一个论坛,您当时说并不赞成人民币升值,但是您当时并没有阐述您这个观点的一个来龙去脉,在这里方便再细说一下您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看法吗?
嘉宾:我在货币政策上恐怕近5年来在许多场合说明了我的观点,也写过文章,我是主张汇率要基本稳定,利率也要逐渐的市场化。用货币政策对宏观调控的时候,应该注意用利率这些市场因素而不要过多的强调控制总量的因素。也就是说,贷款究竟贷多少,我们只能强调商业银行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他有钱就应该贷;经济需要钱你就应该贷,所以说在货币政策上我不主张一味地去按美国人的要求(进行)人民币升值,我也不主张在贷款的总量上过多的做文章,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观点。
而且在这个问题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个问题上,我一直主张是财政要从紧,量入为出;货币政策应该灵活,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怎么放款,怎么贷款,要灵活,保证经济发展。这个思想尽管我说过多次,但是它毕竟是一个在理论界有争议的问题,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有许多东西需要从理论上去研究。例如所谓流动性过剩是什么结果?什么叫流动性过剩?我们现在理论界我觉得没有说清楚。在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理论,就是说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个货币现象,那么是不是这样的?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许多人在前年就说,我们国家可能要出现两位数字的通货膨胀,他的依据就是弗里德曼的这个理论。因为我们为了保8,那一年放出了将近10万亿的新增贷款,所以这部分经济学家就非常的紧张、害怕这个问题,因为你放了这么多的钱,那总归是要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的,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这个情况还没有出现,那就说明弗里德曼的这个理论值得很好的来考察,很好的来研究。
回复该发言
因为这种扩张的财政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使经济结构发生了扭曲,你大搞基础设施建设,水泥、钢铁等的价格、发展已经超过了合理的经济结构了。我们从1998年以来不是主要的财政就是搞基础设施建设,修了那么多的高速公路,那么多高速铁路,那么多直线机场,这些将来也许是有用的,而且是需要的,但是经济是有规律的,你脱离了这个经过的发展水平,过分超前地修这些东西,就使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后果就很可能是在较长的时间内出现这种滞胀现象,我担心的滞胀是这样的。
所以我提出要解决这个滞胀问题,从美国及经济学家大家共同的看法就是要加强用供给管理,过去凯恩斯是需求管理为主,我们应该过渡到供给管理为主,才能够防止这个问题,实行结构性减税,加强劳动就业的培训,尽可能支持、容纳比较多的就业的行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失业减少,使人们的收入增加,在税率、工资率方面,政府采取一些措施,让资金和人员合理地流动,使我们的公民经济能够逐渐地得到比较均衡的发展,这才有可能把这个滞胀的情况缓解和对于克服掉。
网易财经:您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出席过一个论坛,您当时说并不赞成人民币升值,但是您当时并没有阐述您这个观点的一个来龙去脉,在这里方便再细说一下您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看法吗?
嘉宾:我在货币政策上恐怕近5年来在许多场合说明了我的观点,也写过文章,我是主张汇率要基本稳定,利率也要逐渐的市场化。用货币政策对宏观调控的时候,应该注意用利率这些市场因素而不要过多的强调控制总量的因素。也就是说,贷款究竟贷多少,我们只能强调商业银行要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他有钱就应该贷;经济需要钱你就应该贷,所以说在货币政策上我不主张一味地去按美国人的要求(进行)人民币升值,我也不主张在贷款的总量上过多的做文章,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观点。
而且在这个问题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这个问题上,我一直主张是财政要从紧,量入为出;货币政策应该灵活,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怎么放款,怎么贷款,要灵活,保证经济发展。这个思想尽管我说过多次,但是它毕竟是一个在理论界有争议的问题,要把这个问题说清楚有许多东西需要从理论上去研究。例如所谓流动性过剩是什么结果?什么叫流动性过剩?我们现在理论界我觉得没有说清楚。在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理论,就是说通货膨胀归根到底是一个货币现象,那么是不是这样的?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我们现在许多人在前年就说,我们国家可能要出现两位数字的通货膨胀,他的依据就是弗里德曼的这个理论。因为我们为了保8,那一年放出了将近10万亿的新增贷款,所以这部分经济学家就非常的紧张、害怕这个问题,因为你放了这么多的钱,那总归是要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的,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这个情况还没有出现,那就说明弗里德曼的这个理论值得很好的来考察,很好的来研究。
回复该发言
6 回复: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储蓄是最重要的池子
yao62369322011-03-24 03:17:09 发表
第三还涉及到凯恩斯的理论,凯恩斯的理论是说我政府增加支出,就可以使经济成倍地增长,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个承受理论(音),但是这个承受理论也是值得研究的,这个承受是跟边际消费率有关,边际消费率在经济往下走的时候是很小很小的,所以说承受的作用就显示不出来,所以这些西方的经济学的理论符不符合中国的经济情况,它本身在西方是不是符合,许多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我对西方经济理论是有很多怀疑的,这就是我对这个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直有我的一些不同的看法的原因。我并不是说我就是百分百正确,人家就不对,但是我有这个想法,我说出来希望加深研究,不要西方经济学你们怎么一说我们就认为是那么一回事,实际上西方经济学指导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的问题,也不要美国人一说我就听他的,美国是一个很自私的国家,他向来是为他的利益服务的,所以我们要为中国的利益服务。
比如人民币是不是升值,我为什么要升值呢?升值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如果仅仅是对美国有好处,对我中国没有好处,那我就不能这样做,要公平,世界贸易要维持公平。如果说我是出口因为人民币币值没有上升,我的出口太多,你要真是解决这个问题,我也很多有利于中国利国利民的办法,比如我出口退税,我可以减少,比方说我出口企业的劳动者的工资我可以提高,这不是利国利民吗?我干嘛要利他国呢?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很好思考的一些问题。因此人民币是不是一定要升值,升值有什么好处,这个一定要研究清楚,采取一个政策,你说不清楚它的道理,说不清楚它是不是能够维护世界贸易的公平性,是不是说明对中国有什么好处,那这个政策就不能随便采取,这就是我在这些问题上的一些看法。
网易财经:您刚才提到说您并不赞成对贷款的数量进行限制,今年央行其实也并没有说提这个贷款的额度问题,而是提出一个概念叫“社会融资总额”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就是“社会融资总额”这样一个概念?
嘉宾:我觉得要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资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润滑剂嘛,但是这个润滑剂不是越多就越好,多了打滑也不行,不是越少越好,少了它机器转不动。所以贷款的数量要根据经济的需要来确定,银行放贷一定要根据放出去安全不安全,经济上不要那么多钱,你把它硬是放出去了,那个贷款肯定是不安全的。所以商业银行考虑的问题是我的资金放出去是安全的,是可以收得回来的,这是个基本条件。不要说我只能让我贷多少个亿出去,这是没有道理的。我银行有存款,存款这么多,我就要把它用到经济里头去,放在银行里头死钱是没有外的。
网易财经:刚才您有谈到利率市场化,您觉得在国内当前这个市场化的一个时机是否已经成熟?小川行长有说在“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会有一个实质性的进展,您对这个有信心吗?
嘉宾:我希望有个实质性的进展,我们许多搞金融的同志说,现在中国的货币很多,资金很多,有七、八十万亿的存款,还有国外资金也进来了,还有社会资金有多少也不知道,有很多,还有我们的外汇储备量也很大,那就是说现在的钱是很多的。因此我们央行也提出过,钱总得要有一个池子放在那儿,讲了这个池子,那个池子,我也表示赞成。但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池子是储蓄,让老百姓的钱感觉到比较安心的放在那个大池子里头。
老百姓的钱要放在那个池子里头就有很多好处,一个是银行有资金放贷,贷给那些需要钱的企业和地区去发展经济,第二个,这些资金不至于在外面去闲炒股。我们这个股市一些散的股民,这些年来应该说是吃了很大的亏的,因为投机性太大,所以在那个股市上有许多人丢了不少钱。
回复该发言
我对西方经济理论是有很多怀疑的,这就是我对这个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直有我的一些不同的看法的原因。我并不是说我就是百分百正确,人家就不对,但是我有这个想法,我说出来希望加深研究,不要西方经济学你们怎么一说我们就认为是那么一回事,实际上西方经济学指导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的问题,也不要美国人一说我就听他的,美国是一个很自私的国家,他向来是为他的利益服务的,所以我们要为中国的利益服务。
比如人民币是不是升值,我为什么要升值呢?升值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要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如果仅仅是对美国有好处,对我中国没有好处,那我就不能这样做,要公平,世界贸易要维持公平。如果说我是出口因为人民币币值没有上升,我的出口太多,你要真是解决这个问题,我也很多有利于中国利国利民的办法,比如我出口退税,我可以减少,比方说我出口企业的劳动者的工资我可以提高,这不是利国利民吗?我干嘛要利他国呢?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很好思考的一些问题。因此人民币是不是一定要升值,升值有什么好处,这个一定要研究清楚,采取一个政策,你说不清楚它的道理,说不清楚它是不是能够维护世界贸易的公平性,是不是说明对中国有什么好处,那这个政策就不能随便采取,这就是我在这些问题上的一些看法。
网易财经:您刚才提到说您并不赞成对贷款的数量进行限制,今年央行其实也并没有说提这个贷款的额度问题,而是提出一个概念叫“社会融资总额”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就是“社会融资总额”这样一个概念?
嘉宾:我觉得要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资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润滑剂嘛,但是这个润滑剂不是越多就越好,多了打滑也不行,不是越少越好,少了它机器转不动。所以贷款的数量要根据经济的需要来确定,银行放贷一定要根据放出去安全不安全,经济上不要那么多钱,你把它硬是放出去了,那个贷款肯定是不安全的。所以商业银行考虑的问题是我的资金放出去是安全的,是可以收得回来的,这是个基本条件。不要说我只能让我贷多少个亿出去,这是没有道理的。我银行有存款,存款这么多,我就要把它用到经济里头去,放在银行里头死钱是没有外的。
网易财经:刚才您有谈到利率市场化,您觉得在国内当前这个市场化的一个时机是否已经成熟?小川行长有说在“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会有一个实质性的进展,您对这个有信心吗?
嘉宾:我希望有个实质性的进展,我们许多搞金融的同志说,现在中国的货币很多,资金很多,有七、八十万亿的存款,还有国外资金也进来了,还有社会资金有多少也不知道,有很多,还有我们的外汇储备量也很大,那就是说现在的钱是很多的。因此我们央行也提出过,钱总得要有一个池子放在那儿,讲了这个池子,那个池子,我也表示赞成。但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池子是储蓄,让老百姓的钱感觉到比较安心的放在那个大池子里头。
老百姓的钱要放在那个池子里头就有很多好处,一个是银行有资金放贷,贷给那些需要钱的企业和地区去发展经济,第二个,这些资金不至于在外面去闲炒股。我们这个股市一些散的股民,这些年来应该说是吃了很大的亏的,因为投机性太大,所以在那个股市上有许多人丢了不少钱。
回复该发言
7 回复: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储蓄是最重要的池子
yao62369322011-03-24 03:17:09 发表
你要是银行的利率比较合理,那么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把钱放在这儿,适当的还能增点值就行了,你现在把钱放在那儿不但不增值,而且还缩水了,所以大家不愿意放在那儿,这个钱就出来,出来以后在这个社会上实际上对整个经济来讲,对股市来讲,我认为都是不利的,是存在风险的,这是把利率市场化,保证储户的基本利益,让钱储在那个大池子里面,好处是很多的。
对于房市,有很多人去炒房,他也是感觉到我钱放在这儿不行,而且还有一种通货膨胀的预期,我还不如买一个房子放在这儿,这对我们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我说在货币政策上,根据这个具体情况,怎么使利率市场化,让一般的储户把钱存在银行不吃亏,这是很重要的。而且从世界上来看,大家回想一下格林斯潘,格林斯潘在克林顿时代的两届当中,应该说美国的经济发展很好,格林斯潘是起了很好的作用的,格林斯潘(用)的是什么办法?调整利率,这是他的主要的手段,他经常的研究经济变化的情况,根据美国的经济情况,他就或者调0.25个百分点,或者调0.5个百分点,就是这个办法。这个办法说明什么?利率很重要,是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当中起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我们不能一直过多地去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个也是可以起一些作用的,但是主要用这个不行,你每次调0.25个百分点,就只是把商业银行的钱能固定一个三、五千亿吧,数量很少的。这个手段还是可以用的,我说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手段用得多,利率的手段用得少。
网易财经:是的,OK,我们这里还有最后的三个问题。CPI的这个问题您其实预计今年CPI的涨幅应该在5%之内,但是中央的目标是说控制在4%,也就是说您觉得中央定的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难度是很大的?
嘉宾:我倒没有这个意思,我说这个话主要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观点。
网易财经:是一个长期的?
嘉宾:前几年我就写过一篇文章,我认为根据中国历年来,近二、三十年来的统计数据,我分析的结果就是,经济增长在9%左右,CPI应该在3%—5%是比较好的;低于3%,对经济没有任何好处,不容易让经济有活力;高于5%,影响较多人的生活,也不好。所以CPI应该是有一个控制的范围。
近几年来的经济增长的情况,今年我们确定的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向又是主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不是追求GDP有多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我们现在遇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比去年大,但是超过5%的可能性不大。我要说这个话针对的是有一部分同志,我刚才前面说了,他们认为今年的通货膨胀率是两位数以上,15%,有人都放话了,是这样一个情况,他的依据就是弗里德曼的理论,这个前面我都讲了,我不认同这个理论。我们的情况从统计数据来分析,今年的通货膨胀不会太严重。
为什么今年我又说比去年的压力大呢?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我们以前过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把一些上游产品的价格(提)上来了,比如钢铁、水泥等等,上游产品的价格上去了,上游产品的价格上去了,总慢慢的会要影响下游的产品,消费品。消费品的成本会增加。第二个因素,我们的农产品的价格上涨的趋势,一个是不容易扭转过来,一个是不应该扭转过来,我们要保证农民的收入有较大的增长,必须使农副产品的价格维持一定的涨价的因素。既然是不应该也不容易把它控制,那么消费品的价格会上涨。
第三个是由于世界局势比较动荡,一些大宗商品在炒家们的炒作之下,石油、铁矿砂、粮食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在高位波动,在上涨,这些对中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种种因素分析来看,2011年通货膨胀的压力比2010年大,大又不是说有很严重的通货膨胀的预期,没有那么严重,这是我说不大可能超过5%的一个思考。
回复该发言
对于房市,有很多人去炒房,他也是感觉到我钱放在这儿不行,而且还有一种通货膨胀的预期,我还不如买一个房子放在这儿,这对我们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也形成了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因此我说在货币政策上,根据这个具体情况,怎么使利率市场化,让一般的储户把钱存在银行不吃亏,这是很重要的。而且从世界上来看,大家回想一下格林斯潘,格林斯潘在克林顿时代的两届当中,应该说美国的经济发展很好,格林斯潘是起了很好的作用的,格林斯潘(用)的是什么办法?调整利率,这是他的主要的手段,他经常的研究经济变化的情况,根据美国的经济情况,他就或者调0.25个百分点,或者调0.5个百分点,就是这个办法。这个办法说明什么?利率很重要,是宏观调控货币政策当中起作用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
我们不能一直过多地去用存款准备金率,这个也是可以起一些作用的,但是主要用这个不行,你每次调0.25个百分点,就只是把商业银行的钱能固定一个三、五千亿吧,数量很少的。这个手段还是可以用的,我说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手段用得多,利率的手段用得少。
网易财经:是的,OK,我们这里还有最后的三个问题。CPI的这个问题您其实预计今年CPI的涨幅应该在5%之内,但是中央的目标是说控制在4%,也就是说您觉得中央定的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难度是很大的?
嘉宾:我倒没有这个意思,我说这个话主要也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观点。
网易财经:是一个长期的?
嘉宾:前几年我就写过一篇文章,我认为根据中国历年来,近二、三十年来的统计数据,我分析的结果就是,经济增长在9%左右,CPI应该在3%—5%是比较好的;低于3%,对经济没有任何好处,不容易让经济有活力;高于5%,影响较多人的生活,也不好。所以CPI应该是有一个控制的范围。
近几年来的经济增长的情况,今年我们确定的经济发展的发展方向又是主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不是追求GDP有多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我们现在遇到了通货膨胀的压力比去年大,但是超过5%的可能性不大。我要说这个话针对的是有一部分同志,我刚才前面说了,他们认为今年的通货膨胀率是两位数以上,15%,有人都放话了,是这样一个情况,他的依据就是弗里德曼的理论,这个前面我都讲了,我不认同这个理论。我们的情况从统计数据来分析,今年的通货膨胀不会太严重。
为什么今年我又说比去年的压力大呢?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我们以前过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把一些上游产品的价格(提)上来了,比如钢铁、水泥等等,上游产品的价格上去了,上游产品的价格上去了,总慢慢的会要影响下游的产品,消费品。消费品的成本会增加。第二个因素,我们的农产品的价格上涨的趋势,一个是不容易扭转过来,一个是不应该扭转过来,我们要保证农民的收入有较大的增长,必须使农副产品的价格维持一定的涨价的因素。既然是不应该也不容易把它控制,那么消费品的价格会上涨。
第三个是由于世界局势比较动荡,一些大宗商品在炒家们的炒作之下,石油、铁矿砂、粮食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在高位波动,在上涨,这些对中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种种因素分析来看,2011年通货膨胀的压力比2010年大,大又不是说有很严重的通货膨胀的预期,没有那么严重,这是我说不大可能超过5%的一个思考。
回复该发言
8 回复: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储蓄是最重要的池子
yao62369322011-03-24 03:17:09 发表
并不是说政府确定4%作为一个调控的目标难度有多大,就是不出现5%,难度也不大,已经定了4%,能有多大难度?没有多大难度。
网易财经:我大体可以这样来理解,您觉得只要是能够控制在5%之内,那也就算是可控的。
嘉宾:合理的。
网易财经:对,是合理的。您觉得明后几年的情况您也认为也是能够在这样一个,也就是说从中期来看的话您觉得是可控的吗?你可以对通胀情况做一下展望吗?
嘉宾:我对通胀一直没有太悲观的看法,我比较担心的就是经济发展比较健康,就业比较充分,老百姓的收入增加得比较快,我们这种收入分配的结构能够比较顺利的调整,那么内需才能真正上来。温总理在报告当中说的,内需增长、创新驱动,那才可以真正达到。
网易财经:也就是说,确实是要同时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在收入分配等各个方面要同时发力?
嘉宾:在所有的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收入分配的结构要首先调整国家。只有这个结构调整得合理了,其他的问题相对就好解决。所以我在说“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十七届五中全会讲了八条建议非常好,这是跟过去我认为是大不相同的,把民生问题,把一些经济当中的问题说得比较透,是比较好的。
“十二五”我说最最重要的是“三化一调整”,“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一调整”就是收入分配,所以我把收入分配是看得比较重的。
网易财经:您对大家争议比较多的国企利润分配这块是怎么看的?
嘉宾:国企存在的问题大家意见都比较多,一个是垄断,一个是他们获得了这种垄断利润,自己高管的工资增长有点不合理,我认为这个要规范,要限制国有企业高管的工资幅度,让国企的利润为全社会服务,因为你既然是国家的企业,国企国企就是国家的企业嘛,国家的企业挣下钱来了,那就应该为全国人民办事,不是说你高管拿得高就行了。
但是这个问题上有人说我高管的工资是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的,我说那你的职工是不是跟发达国家一样?你看齐,职工不能看齐,这个就不行,不合理了嘛。所以说国企高管的工资一定要做到有规范,有约束,不能说想高就高,也不能说我高管就一定要拿多么高的工资才是合理的。我们的工资水平总得要跟中国的实际一致,据说有的基金公司,实际上也是国有为主的,基金公司的总经理、老总一年年薪以千万计,这个就有点不像话了。
还有的我很不客气,有的搞金融的,大概也在外面喝了点洋墨水,自以为不得了了,他说你再这样的话,给我低了,个人所得税又高了,那我就要到海外去了。我说过两句话,第一希望大家服务祖国、建设祖国;第二句话,人往高处走,看美国的哪家公司要你,咱们也拦不住。天要下、娘要嫁,有什么办法(笑)。
网易财经:最近有个问题争议比较激烈,有人说国企最近几年的补贴要比它的利润还要多,也就是大家在质疑国企对整个社会的意义,或者在质疑它到底是否是在盈利,还是说是在拖整个社会的后腿。您怎样评价国企对当今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意义,未来国企的改革有哪些问题是比较需要关注的?
嘉宾:国有企业应该按照过去我们多数人主张的,也就是说有关国计民生,对经济的稳定有重要作用的这些行业,应该是在国企这个体制之下弄好,不是说把它扩展得很大,完全可以由一般的去经营的,就不需要用国有这种形式。所以它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范围。
第二就是国企自身应该按市场经济的原则经营,不能一味的靠垄断去获取利润。
回复该发言
网易财经:我大体可以这样来理解,您觉得只要是能够控制在5%之内,那也就算是可控的。
嘉宾:合理的。
网易财经:对,是合理的。您觉得明后几年的情况您也认为也是能够在这样一个,也就是说从中期来看的话您觉得是可控的吗?你可以对通胀情况做一下展望吗?
嘉宾:我对通胀一直没有太悲观的看法,我比较担心的就是经济发展比较健康,就业比较充分,老百姓的收入增加得比较快,我们这种收入分配的结构能够比较顺利的调整,那么内需才能真正上来。温总理在报告当中说的,内需增长、创新驱动,那才可以真正达到。
网易财经:也就是说,确实是要同时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在收入分配等各个方面要同时发力?
嘉宾:在所有的当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收入分配的结构要首先调整国家。只有这个结构调整得合理了,其他的问题相对就好解决。所以我在说“十二五规划”的时候,十七届五中全会讲了八条建议非常好,这是跟过去我认为是大不相同的,把民生问题,把一些经济当中的问题说得比较透,是比较好的。
“十二五”我说最最重要的是“三化一调整”,“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一调整”就是收入分配,所以我把收入分配是看得比较重的。
网易财经:您对大家争议比较多的国企利润分配这块是怎么看的?
嘉宾:国企存在的问题大家意见都比较多,一个是垄断,一个是他们获得了这种垄断利润,自己高管的工资增长有点不合理,我认为这个要规范,要限制国有企业高管的工资幅度,让国企的利润为全社会服务,因为你既然是国家的企业,国企国企就是国家的企业嘛,国家的企业挣下钱来了,那就应该为全国人民办事,不是说你高管拿得高就行了。
但是这个问题上有人说我高管的工资是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的,我说那你的职工是不是跟发达国家一样?你看齐,职工不能看齐,这个就不行,不合理了嘛。所以说国企高管的工资一定要做到有规范,有约束,不能说想高就高,也不能说我高管就一定要拿多么高的工资才是合理的。我们的工资水平总得要跟中国的实际一致,据说有的基金公司,实际上也是国有为主的,基金公司的总经理、老总一年年薪以千万计,这个就有点不像话了。
还有的我很不客气,有的搞金融的,大概也在外面喝了点洋墨水,自以为不得了了,他说你再这样的话,给我低了,个人所得税又高了,那我就要到海外去了。我说过两句话,第一希望大家服务祖国、建设祖国;第二句话,人往高处走,看美国的哪家公司要你,咱们也拦不住。天要下、娘要嫁,有什么办法(笑)。
网易财经:最近有个问题争议比较激烈,有人说国企最近几年的补贴要比它的利润还要多,也就是大家在质疑国企对整个社会的意义,或者在质疑它到底是否是在盈利,还是说是在拖整个社会的后腿。您怎样评价国企对当今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意义,未来国企的改革有哪些问题是比较需要关注的?
嘉宾:国有企业应该按照过去我们多数人主张的,也就是说有关国计民生,对经济的稳定有重要作用的这些行业,应该是在国企这个体制之下弄好,不是说把它扩展得很大,完全可以由一般的去经营的,就不需要用国有这种形式。所以它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范围。
第二就是国企自身应该按市场经济的原则经营,不能一味的靠垄断去获取利润。
回复该发言
9 回复: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储蓄是最重要的池子
yao62369322011-03-24 03:17:09 发表
你靠垄断那是不行的,现在世界市场经济发展这么多年来,都看到垄断对市场发展是很不好的,所以国外才有《反垄断法》出现,所以应该把国企的经营方式,在市场化的原则下进一步深化改革,如果说在这两条(上)解决得比较好,我觉得国企对整个社会来讲应该还是有好处的,不会说有多大的害处,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大家有看法的主要是说有些东西该改革的还没有改,该规范的还没有规范,主要是指这些问题。
网易财经: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有人认为调控的思路要比改革的思路更加浓厚一些,我们想知道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嘉宾:我倒不完全这么看,因为在“十二五规划”也好,还是温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好,突出的还是要改革,要抓民生,要使我们的各行各业发展得更健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等,都还是要改革的。调控大家感觉的好像提的声音比较高,但是问题就是现在我们的经济从去年、前年的情况来看,有一些问题不把调子提高,不加大调控不行,你像房地产,你不调控,对整个经济有可能引起大的问题。因为房地产的问题是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各国的情况都是这样的,所以必须要调控好。
另外一方面,它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民意你安不了,所以总理报告当中房地产的调控提得很高;另外我们的经济结构由于长期执行扩张财政,凯恩斯主义政策,结构已经非常的不合理,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已经到了不调整就不可以持续的这么一个程度了,所以这也要调整,不强调这个不行。
第三个我们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是粗放的,科技含量不高,生产过程当中对环境的污染,对能源的消耗都比较大,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个调控问题,你不谈也不行。所以并不是说谈了这么多调控就等于只管调控,而不管改革,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要调控也要改革。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调控,调控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所以这个东西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你刚才说的好像是只强调调控,没有强调改革,我还没有这么一个印象(笑)
回复该发言
现在大家有看法的主要是说有些东西该改革的还没有改,该规范的还没有规范,主要是指这些问题。
网易财经: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有人认为调控的思路要比改革的思路更加浓厚一些,我们想知道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嘉宾:我倒不完全这么看,因为在“十二五规划”也好,还是温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好,突出的还是要改革,要抓民生,要使我们的各行各业发展得更健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等,都还是要改革的。调控大家感觉的好像提的声音比较高,但是问题就是现在我们的经济从去年、前年的情况来看,有一些问题不把调子提高,不加大调控不行,你像房地产,你不调控,对整个经济有可能引起大的问题。因为房地产的问题是引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各国的情况都是这样的,所以必须要调控好。
另外一方面,它关系到老百姓的生活,民意你安不了,所以总理报告当中房地产的调控提得很高;另外我们的经济结构由于长期执行扩张财政,凯恩斯主义政策,结构已经非常的不合理,用经济学的话来说已经到了不调整就不可以持续的这么一个程度了,所以这也要调整,不强调这个不行。
第三个我们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是粗放的,科技含量不高,生产过程当中对环境的污染,对能源的消耗都比较大,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个调控问题,你不谈也不行。所以并不是说谈了这么多调控就等于只管调控,而不管改革,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要调控也要改革。改革是为了更好地调控,调控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所以这个东西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你刚才说的好像是只强调调控,没有强调改革,我还没有这么一个印象(笑)
回复该发言
共有9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