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募看好高端设备制造、消费、医药、电子元器件等行业。IC 资料
早报记者 柯智华
在3000点关口,私募对市场表现出了乐观。私募排排网在昨日举行的私募高峰论坛上,对部分私募访谈的结果显示,在看好市场的情况下,部分私募目前的仓位保持在较高的位置。
瑞天投资投资总监李鹏表示,市场之前一直对流动性有担忧,但从目前一些艺术品市场、玉石等,泡沫还是很严重,感觉不到资金面的紧缺。其表示看好非周期性行业,比如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设备制造、消费、医药、电子元器件等。
资金并不紧缺
李鹏表示,之前困扰市场的是通胀和流动性,目前通胀虽仍处高位,但与之前相比有所缓解,最起码不至于失控。至于流动性,目前还感觉不到资金面的紧缺。
同时,可查资料显示,4月解禁市值达到3075亿元,为年内第二解禁高峰。
对此,李鹏认为,大小非减持是不可逆转的趋势,A股的新增供应如创业板中小板的IPO募资,也会分流市场的资金。但市场的资金是逐利的,只要市场存在赚钱效应,就不会缺钱。
李鹏说,去年“国十条”以来,房地产资金的分流也给市场提供了很好的资金供给。居民储蓄存款超过了A股的流通市值,真正意义上的储蓄搬家,2006年、2007年还没有开始,只是企业的钱流入市场。而储蓄搬家在未来可能会真正的出现, 房地产调控后,实体资产的配置会下降,资本市场金融性资产的配置会增加。
大盘不存在系统性机会
综上理由,李鹏对目前的市场持乐观态度。同样乐观的还有铭远投资总经理陆炜。陆炜称公司旗下老产品的仓位偏重,但其认为市场不存在系统性风险,对持有的品种也有信心。
“4月份银行、地产或会存在阶段性机会,但3、4月是买入消费、医药和电网的好时机。”陆炜解释说,未来银行的压力会出现,从银行的三大表看,中长期负债结构在不断增加。四万亿刺激经济措施出台后,银行愿意把钱借贷给大国企,如果经济增速出现下降,压力会开始出现。
从长期看,陆炜认为机会主要在区域经济建设、新能源、电网和铁路、大消费等相关个股。
李鹏则倾向于非周期。他认为,经济复苏不像2008年底2009年初,政府确定性刺激经济增长,自上而下砸钱刺激经济,水泥、房地产、钢铁、金融等强周期行业反弹肯定最快。
“目前,是企业自下而上的经济复苏,非周期性行业的机会会更多。因此看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在其中优选行业,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可以用钱来换技术。技术升级、进口替代、出口、机械需求上升,降低企业成本,长期看好。同时,非常看好消费、医药、电子元器件的机会。”他如此表示。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