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3月24日拍摄的上海某超市日化产品货架,外资企业产品占据显著位置。 气”,是否源于已经垄断中国市场的“自信”?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新华网广州3月26日电(记者陈冀、马晓澄)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商品近期将集体涨价,消息一传出,立刻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纷纷质疑:此次全线涨价是成本使然还是联盟串通?
真相有待进一步揭开。但值得反思的是,近年来,行业巨头屡次集体涨价兴风作浪,给脆弱的市场环境带来波动震荡。专家建议,对于放开定价、自由竞争的商品行业,政府部门应善于运用已有的法律武器,在垄断暴利、价格联盟等可管理领域提前进行风险预判应对,消费者则应以成熟理性的心态对待,而民族品牌的振兴强大则是改变被动局面的根本出路。
集体涨价涉嫌价格联盟遭声讨
日前有市场消息传出,3月底到4月初,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纳爱斯四大日化品牌将对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沐浴露、洗发水等洗涤类日化用品全线涨价,涨幅为5%-15%。业内人士称,继年初护肤品和化妆品提价后,多个日化品牌再次酝酿涨价,将掀起近年来日化行业最大规模的涨价潮。
记者就涨价一事向多家日化企业求证,但企业均躲躲闪闪,未给予正面回应。记者随后在广州各大超市调查发现,目前虽未发现涨价情况,但有超市负责人透露,确实已收到涨价通知。一位超市负责人表示,他们已接到厂家通知,4月1日左右,该超市将对力士、夏士莲和澳雪旗下某些沐浴露产品进行提价,平均价格涨幅12%左右。因为考虑到和供应商的关系,这位负责人不愿再透露更多信息。
几大巨头齐声喊涨让市场纷纷声讨,消费者王玉的话道出了共同的质疑:“单个企业调整产品价格我们能理解,但为什么日化巨头们同时下发调价通知书,涨价的时间也都在4月前后?这究竟是 不约而同 还是价格联盟?”
3月24日,上海某超市洗涤用品货架上外资品牌产品“一统江山”。 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涨声兴起给市场带来连锁反应
虽然不是第一次行业集体涨价,但在国家全面稳控物价水平的形势下,日化巨头们的齐声涨价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荡。消费者“怕涨”的敏感神经再次被刺激,对物价上涨的心理恐惧再次加深。更应引起重视的是,凡是有涨价预期信息,就会有抢购行为发生的可能。
记者25日在好又多商场西村店日化柜台看到,一位消费者一次性就买了3大包洗衣粉。她告诉记者:“听说要涨价了,提前买一点。”据日化柜台的营业员介绍,这两日前来购买日化用品的消费者明显增多,采购数量也都有所增加。此前,奶粉、方便面等企业集体涨价,就曾引发过抢购潮。
广东日化商会秘书长于雪玲表示,对此轮日化企业提高产品价格并不感到意外。“原材料价格上涨是最重要原因,很多企业 有销售、没利润 ,在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下,涨价是企业必然的选择。”于雪玲说。她同时认为,这种涨价是一种市场行为,政府不应过多干预。“政府应着力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但不应强迫企业不涨价。如果出现有人哄抬价格、游资突然炒作的情况,政府应加强监管,但现在日化企业涨价 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政府不应强制干预。”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