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房产的其他话题……

返回房产……


我收藏的爽吧……


陶企进军房地产 应以产业地产为突破口

1 陶企进军房地产 应以产业地产为突破口
全都留给曾经2011-03-27 03:10:14 发表
三月初,陶企巨头新明珠在一周之内连下三城,高价拍下禅城三块地,高调宣布进军房产地,引来媒体争先报道。伴随着新明珠的大手笔“跑马圈地”运动,陶瓷企业进军房地产的意图显露无遗。有媒体报道,此前,早已有包括新中源、东鹏、英皇、宏宇、卓远、新润成、亚洲陶瓷、奥米茄在内的诸多佛山陶瓷企业悄然进军房地产。
这种从生产制造领域向房地产开发领域的资本流向和转移,一方面折射出不同产业、不同市场之间的巨大差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目前陶瓷行业在经过数十年高速发展之后面临的发展瓶颈与产业转型升级之困。
纵观中国经济社会近十年来的发展状况,房地产,无疑扮演了龙头产业的角色,成为最为暴利的行业。从国内外形形色色的财富榜单中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的大佬频频出现在榜单前列,既便是以其它产业为主的富豪们,也能够隐约看到其涉足房地产的身影。由此可以看出,房地产确实是一块“肥肉”,其暴富速度远非其它行业能够相比。在这样的落差面前,各路资本觊觎、垂羡房地产市场,甚至冒着巨大的风险纷纷进入房地产领域,自然就不难理解。
与此同时,陶瓷行业近年来的发展正遭遇前所未有的瓶颈。大规模、低成本、同质化的扩张模式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企业为了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只好不断地买地建厂、扩大投资,在成本大幅度降低的同时,产能急剧扩张,导致供求失衡,市场稍有波动,企业就将面临着限产停窑的危机,企业经营的风险越来越大。此外,近年来的产业整治与产业升级,使陶瓷企业“伤筋动骨”,很受伤害,除了更多的投资、更现代化的生产线以外,企业在原材料采购、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劳动力供应、人才需求等方面的压力是有增无减,面临进一步转型、升级的困难和瓶颈。陶瓷企业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迄今仍然没有一个过百亿的企业,与那些房地产大鳄相比,简直是云壤之别,这不能不令陶瓷企业的大佬们愤愤不平,继而在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开始掘金房地产市场。
即便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在国家一系列的宏观调控下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即便是一系列的房产新政使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步降温,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陶瓷行业的制造资本流向房地产市场的信心。事实上,随着王石的逐渐淡出、任志强的即将离任,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即将结束。在这样的转型关头,陶瓷企业前赴后继进军房地产市场,无疑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更为庞大,一旦资金链断裂,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当中,笔者以为,在目前的形势下,陶瓷资本进入房地产领域,关键是要清醒地把握好投资方向与投资领域,尤其是老百姓抱怨最多的住宅地产与商业地产、产业地产之间的利弊,陶瓷企业进军房地产市场还是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我们知道,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新政一波紧似一波,但大都直接对准泡沫最大的住宅地产,也就是老面姓面对的“高房价”。与此同时,产业地产与商业地产却早已从单纯的住宅地产模式中突围而出,将房地产开发的市场模式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继而实现了土地利用、产业聚集、楼市兴旺的良性循环。以陶瓷产业地产为例,中国陶瓷城的一铺难求、各大陶瓷市场的租凭火爆,就充分印证了产业地产的广阔前景。
不熟不做,这是资本市场的金科玉律,但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产业地产,跟陶瓷企业的投资紧密关联。产业地产作为承载产业发展的地产形态和产业有机结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地产运营模式,在提升土地价值、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与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先导作用。而这一地产项目又恰恰撇开了目前老百姓抱怨最多的高房价,可以说是一块更长久、更隐形的巨额蛋糕。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陶企进军房地产 应以产业地产为突破口
全都留给曾经2011-03-27 03:10:14 发表
像东鹏投资的中国陶瓷城及其后续项目、新中源在全国各大产区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佛山创意产业园的形成等地产项目,都是以产业地产为主,甚至是一种集产业地产、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于一体的复合型地产,而这种地产,恰恰避开了房产调控的的“枪口”,在当前房价屡遭政策打压的环境中,产业地产无疑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王力,本报评论员。)
(来源:陶瓷信息)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