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体彩的其他话题……

返回体彩……


我收藏的爽吧……


1号店APP争当上海“网上超市双雄”

1 1号店APP争当上海“网上超市双雄”
yao62369322011-03-27 16:00:22 发表
“我太贵了,你雇不起我”。
胡兴民说,在加入APP之前,他曾这样半开玩笑地拒绝过1号店董事长于刚的邀请。
2009年11月,胡兴民加盟APP,以总经理身份开始筹建电子商务网站大货栈。
2010年正式上线的大货栈,目前平均客单价为157元,每日单量为4000-6000之间。如果按照目前的量计算,大货栈今年的营业额应该在3亿元左右。
而早在2008年就上线的1号店,2010年营业额就达8.05亿,于刚预计,今年还要翻数倍。
大货栈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上海地区,1号店已经覆盖全国。
胡兴民并不否认的是,至少在目前,大货栈和1号店,看起来有不少相似的地方。的确,他们都从快速消费品切入,都以白领为目标消费群体,都倡导低价,都力图向消费者提供生活所需的一切产品和服务,他们的掌舵人都有在国际知名公司做职业经理人经历。
不仅如此,他们背后也都有丰富的资源的支持:大货栈背靠APP,而1号店除了各类投资人,与中国平安、沃尔玛等都是合作伙伴。
在他们之间,会上演激烈的竞争吗?
我们已经看到,具有类似业务的京东和新蛋,当当和亚马逊,凡客和麦考林,竞争已经显而易见。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最新数据,截止到2010年12月,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5131亿元,同比增长97.3%,约占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
网上的空间或许还没那么拥挤。
但对他们以及消费者而言,竞争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1号店:速度!
21世纪经济报道 郝凤苓 陈虹霖 上海报道
417万、4600万、8.05亿。
这是2008-2010年度,1号店每年的销售数据。如果细化到每个月,1号店自2008年上线以来,平均月增速达28%。
“业界很少有比1号店发展更快的了。”创始人之一、董事长于刚介绍说。
如今,1号店的团队规模也发展到1800多人;而3年前,于刚和1号店CEO刘峻岭在张江高科一个10平米左右的办公室开始创业,两个人面对面工作了近4个月,彼时他们就是1号店仅有的员工。
“没想到会发展这么快。”于刚说,创业之初时只是预计第三年营业额能到“1个亿左右”。
变化的不只是速度。相比最初的商业计划,于刚用“面目全非”来形容今昔比照,例如,1号店目前所做的业务、方式等较当初的设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让于刚和刘峻岭感到自豪的是,他们当初对系统、对供应链架构、对企业理念和文化等基础性内容的要求和计划,“现在看,95%都是对的”。
规模优先
3年前,时任戴尔全球采购副总裁和戴尔中国区总裁的于刚、刘峻岭两人先后从戴尔离职,创立“1号店”。
他们要做的是,满足人们一切生活所需的“一站式购物、一站式服务网站”,而且,这个想法也始终没变过。
2008年时,国内的电商领域,有做3C的京东,做图书的当当,做母婴用品的红孩子,做男式衬衫的凡客、PPG。
1号店从什么品类切入合适呢?当时,于刚和刘峻岭花了很长时间思考。
最终,他们选择做网上超市,从快速消费品切入,主要有这样几点考虑:要避免与现有的电商直接竞争;网上超市的概念可伸可缩,不会被某一个垂直品类锁住;快消品的需求量大,重复购买率很高,客户粘性强。
现在,你不仅可以在1号店买到油盐酱醋茶,还可以买家电、电脑、服装、鞋帽等。1号店的SKU (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已经增至7万种,“2011年的目标是新增20多万”,而“家乐福、沃尔玛的旗舰店,SKU数量也不过2-4万个”。
事实证明,他们的方向是对的。1号店的统计显示,现在有800万顾客,而老顾客每天对订单量的贡献度就达50%-70%。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1号店APP争当上海“网上超市双雄”
yao62369322011-03-27 16:00:22 发表
价格是吸引消费者的砝码之一。于刚每天要关注的其中一件事就是看Pricing index(价格指标)系统,将所有商品的售价控制在“平均比线下超市要便宜3-5个点”。1号店有1/3的商品是“人气商品”,薄利甚至亏本。
各种生活类服务也发挥着积攒人气的作用。从手机充值、信用卡还款,到买机票、买火车票、买彩票、水电煤缴费等,在1号店均能让你足不出户,一并解决。于刚说,这些都是1号店的增值服务,而非主要盈利点。
而诸如美容护理、保健品、服装、鞋帽等都是1号店的盈利来源,其中增长最快的要数进口食品。这类高毛利产品也占据1/3的量。
随着3C等一些高单价产品的推出及顾客信任度的增强,他们在1号店每单的单价也从最初100元左右,逐渐递升至130、160、200以上,“目前是传统超市的数倍”。
问题是,以靠卖3C起家的京东商城为例,虽然高单价,2010年的销售额也突破102亿,但依然不盈利。
于刚说,已经完成两轮融资的1号店“从不缺钱”,也不急着盈利,现在它更想要的是规模。仰赖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公司对整个利润率的控制还是很严。他预计,未来2-3年,当销售达到60亿左右的时候,就能盈利。
自建物流解决瓶颈
物流对中国电子商务成长的制约已成为业内共识,于刚对此有深刻的感受。
早期,1号店主要借助第三方快递。但他们把顾客投诉归类后发现,配送的问题占比60%多,客户抱怨送货不及时,丢货、破损、溢漏,或者配送员态度不好,在顾客门口抽烟等等,不一而足。
事实上,因为物流瓶颈,1号店在某些方面的发展,也要比于刚计划的慢了一点。
比如生鲜。于刚早就想要引进生鲜,不过,他希望是第三方商家自己做,但目前,还没有多少商家有生鲜的配送能力。再如,有机蔬菜和鲜奶,虽然目前已经实现,但还是比计划的慢了。
所以,2010年8月,1号店开始自建配送队伍,试图将以上这些类似的问题全部规范化。结果,在自建物流的第一周,“所有的考核指标(及时送货率,送货成功率,丢货/破损/溢漏率,顾客满意度等)都比第三方物流做的好”。
但起初,自建物流的速度依然没有跟上业务量的增速。
今年春节,当消费者在下午1点多钟从1号店下单时,竟然收到反馈:因为配送能力所限,现在暂不再接受订单。
这让于刚心急火燎。要知道,每天下午1-3点,是消费者在1号店下单的高峰期。
“去年如果仓储物流配送跟上的话,营业额到十几亿都有可能。”于刚感到,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
截至目前,1号店已经在全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8大城市设立了50个配送站,今年要净增30个城市,新建几百个配送站;除了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的3个仓储中心,还要在武汉、成都、沈阳和西安建4个仓储中心。
1号店内部已设立专门的物流部,他们对配送站的定位是,“中转站”,即所有顾客的货物集中之后,往配送站集散,到配送站之后,由不同的配送员各自去配送。目前在1号店的总单量中,有近70%是其自己的队伍配送的。
就成本而言,于刚表示,长远来看,自建物流的成本一定低于第三方物流。但目前1号店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3-4个点”,仍高于第三方物流的成本。
原因在于,目前的配送站送单量还没有全部饱和。
在每个配送站,1号店都有保险箱、电脑、网线、打印机等固定成本投资。按照于刚的测算,最理想的情况是,每个站点有十几个配送员,方便管理,当送单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能摊薄固定成本。而目前,上海约有1/2的站点饱和了,外地的很多站都还未饱和。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1号店APP争当上海“网上超市双雄”
yao62369322011-03-27 16:00:22 发表
1号店自己的物流公司已经在审批阶段,按照于刚的设想,如果将来有额外余量的话,可能会承接外面的配送,但主要还是做1号店自己的物流。
对于刚来说,要做一家优秀的电商公司,选择自建物流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大货栈:APP集团“网事”
21世纪经济报道 郝凤苓 陈虹霖 上海报道
2009年,APP(金光集团)有了做电子商务的想法。他们想要要做的是,让你动动鼠标就能把柴、米、油、盐等生活用品统统买回家。
但这似乎与APP之前的传统业务太不一样。于是,他们找到胡兴民帮忙。
彼时,胡兴民还在新蛋中国担任副总裁,负责销售和市场工作,2008-2009年间,胡将新蛋中国的年营收从1.2亿改写为10个亿。
事情进展的很快:11月,胡兴民加盟APP,担任大货栈总经理;12月下旬,主要高管陆续到位,并开始筹建大货栈;2010年6月30日,网站正式上线。
根据大货栈提供的数据,目前,其每天的订单量已达4000-6000个,平均客单价也从最初的100元不到跃升至157元。
“一天到8000-9000单的时候就能实现盈利,而我只要把国外的一些产品引进速度加快的话,这个时间会缩短。”胡兴民说。
白领生活广场?
今年3月,大货栈与美国知名高端内衣品牌“维多利亚的秘密”(Victoria`s Secret)达成独家合作,并推出了在大货栈的旗舰店。
这让习惯在大货栈购买食品、饮料等快消品的顾客感到意外。不过,胡兴民表示,这只是一个开始。
“大货栈不仅仅是一个网上超市,其实是一个白领生活广场。”胡兴民说,白领生活中用到的东西,大货栈基本都会提供,而超市对应的只是民生必需品部分。
按照胡兴民的设想,“国际直供”是这个“白领生活广场”的一大特色。
除了“维多利亚的秘密”,大货栈还准备引入一些针对上班族的韩版、日版、台湾风等休闲类的服装品牌,“现在已经跟几个供应商谈得差不多了”。
国际直供的服装品牌也只是其中一个部分,目前,大货栈卖得最好的商品是进口食品,尤其是从台湾、日本等地进口的一些零食;另外,进口的居家类产品也在加强。
作为一个上线不足一年的电商网站,能做到这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APP的背景和资源。
作为跨国企业,APP在日本、台湾、韩国、美国等都设有分公司,集团内部还设有贸易公司,专门帮集团的各个子公司做国际采购。
让胡兴民感到省心的是,大货栈想要什么,贸易公司就直接帮忙采购,而且还会做市场调研,诸如哪些东西在哪些地方好卖,然后再采购进来,甚至连报关、验证等一切手续都帮忙做掉。
好处远还不止这些。
大货栈大打“低价”牌,并承诺,如果消费者在大货栈买到的商品价格比任何大卖场贵,7日内可以凭发票获得“差价的5倍赔偿”。
在一位电商业人士看来,承诺“最低价”并不容易,尤其是一些标准化的民生必需品,一方面,供应商要顾及线下渠道的价格体系,另一方面,这些产品的利润已经非常薄,且价格透明。
以6瓶330毫升的罐装可口可乐捆绑销售价为例,大货栈的售价是10.8元,低于线下超市12元的价格,但也有网上超市以10.6元的价格在销售。
“我们会通过返点、赠品等方式实现最低价,”胡兴民称,大货栈对民生必需品的定位是,“不需要赚太多钱,主要是吸引人气。”
目前,大货栈有约一半的产品来自国际直供,相对而言,这些商品更容易实现“最低价”,因为,“国内没有,没什么好比的”。
问题是,消费者是否有足够的积极性去购买进口商品?
其实,对于国际直供的产品,胡兴民原来也有点担心。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1号店APP争当上海“网上超市双雄”
yao62369322011-03-27 16:00:22 发表
上线的第一个月,他们的方向得到实践的验证:订单量实现100%-200%的上涨;第36天,日订单量就突破3000;2010年底,订单多到不得不三班制(24小时)发货,打印机打发票都来不及。
“我们最开始也没想到那么快。”胡兴民称,速度已经快到物流跟不上,所以他们不得不“踩刹车”,降低广告投放,将订单量控制在配送能力可及的范围内。即便如此,大货栈目前每月的订单量也在保持“30%-40%”的增速。
物流第三条道路:自提点?
自去年6月起,张民(化名)的便利店多了一项业务:帮助周边居民中在大货栈购物的人代收快递,大货栈会根据其代收货物的总价支付一定比例的费用。这就是大货栈的自提点模式。
在大陆,虽然电子商务一日千里,但物流这个“最后一公里”却成为日益突出的障碍,无奈之下,京东、当当、红孩子等领先的电商公司纷纷选择自建物流团队。
胡兴民却选择了“第三条路径”:自提点模式,这个模式在台湾、日本等地并不新鲜。在台湾,知名便利店品牌7-11(Seven-Eleven)在零售的同时,还承接了电商企业物流配送的工作,其在台湾的几千家店铺,就扮演着自提点的角色。
只是,在大陆,还没有便利店愿意像7-11那样去操作,大货栈只好自己逐个去发展。
在胡兴民看来,自提点模式,其一是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即使花1块钱买个牙刷也可享受免费配送,而且可以选择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去自提,通常的有效期限为3天。
其二,胡兴民认为,自提点对于大货栈而言也是“一举两得”。
“在规模不是那么大的时候,自建物流不见得划算。”胡兴民认为。大货栈上线至今也不过8个多月,“还处于高速变化阶段”,每天业务量增长30%或50%是很可能的,但如果自建物流,就得自己去招人,在速度上很可能难以匹及。
目前,大货栈30%-40%的订单选择自提点配送。因为自提点模式是一定程度的集中配送,根据胡兴民的测算,目前每单的配送成本只要4块多钱,据说“比很多自建物流的电商公司都要低”。而如果是第三方物流,以上海同城为例,即使走低端路线的天天快递,1公斤以内也要8元/单。
不仅节省配送成本,每个自提点都配有目录手册,还可以代消费者下单,或者推荐更多人到大货栈购物。截至目前,大货栈有约1/3的用户是由自提点或消费者个人介绍过来的,这被胡兴民视为“最便宜的营销手段”。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自提点的密度不够,对消费者来说,未必比快递上门来得方便;另外,逐个发展自提点,尤其是那些“夫妻老婆店”,会带来管理上的挑战。
传统企业与电子商务公司的不同思维
在大集团之下做电子商务,大货栈享受到了极大的便利,但胡兴民认为,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思路的差异也是推行电子商务的重要挑战。
虽然不是做供应链出身,但胡兴民认为,“大货栈从后台的固定成本到变动成本都可能是目前业界最低的其中一两个”。这其中有来自集团的压力,如果必须营业额到100亿量级才可能获利的话,这是集团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胡兴民每个月一定要给集团一个很清楚的曲线:固定成本是多少,变动费用是多少,销售收入是多少。“我们会抓一个平衡点,”胡兴民说,在何时盈利的问题上,“至少能看得到未来。”
甚至,连薪资结构也存在差异。就在几个月前,胡兴民要给大货栈的几名骨干调薪水,集团总部就有人认为,“太高了”。
“以IT主管为例,虽然同是子公司的IT经理,但电商业务的IT经理跟传统分厂的IT经理完全不是一个概念。”胡兴民依此据理力争,对方才不再说什么。
其实,早在胡兴民加入的第一个月,一家日本排名前5的集团投资部门就来了,接着很多VC/PE都来谈过。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1号店APP争当上海“网上超市双雄”
yao62369322011-03-27 16:00:22 发表
只是,大货栈有集团的支持并不需外部投资者的钱。
“大货栈需要更大的灵活性,包括激励机制方面。”胡兴民称,集团也同意这种想法,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还需要些时间。
回复该发言
共有5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