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人,你为什么不慌不害怕?
在日本地震后的图像资料中,我们发现重灾之下的日本国民,他们也悲痛,也伤心,可是他们也显得相对很“淡定”:没有惊慌失措,没有四处逃窜,没有疯狂抢购……他们甚至保持这文明的习惯,在严格地遵守公共秩序。为什么?
俗话说,有备无患。对于地震,他们是“有备而来”。他们不慌,是因为他们没那么怕。
防震:一个简单而巧妙的设计,同样能救急
灾后,大量灾民如何上厕所,在那里上厕所都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灾后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的传播,防灾之后马上就是防病。而厕所的问题如果没能妥善解决,无疑是给疾病传播添火加薪。而在日本,这个虽然琐细、却事关民生的“小”问题,被巧妙地解决了。
日本人在灾前已预先将水道井盖做简单而特别的设计,遇灾可随时变为厕所——
建筑内部小细节:一个小标志,大大提升援救效率

倒三角标志:消防队入口
日本建筑物一般都设有这个倒三角标志标明消防队入口,灾民可先到此处避难,等消防队到达,以便在第一时间获救。而消防队在施展救援时,一般也会先从此入手。一个简单的小标志,让救援效率大大提高。
学校和医院预先设计为地震后的避难所
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为此他们做了很多防震措施。对于在地震中很可能成为“凶器”的建筑物,不仅仅是要求质量可靠,更做了许多防震设计。而学校和医院这种人员密集建筑,则更是重中之重。而且日本大部分的公立学校都用作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应急避难场所,因此学校质量十分让人放心。
3月11日日本地震中,很多房屋并非被9级地震震塌,“而是被大地震后随之而来的大海啸给直接卷走……”在一些视频中可以看到,日本的摩天大楼在9级强震中左右摇晃,但依然屹立不倒。

临时避难所一般都选在当地的学校

海啸过后,整个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只有学校和医院依然挺立。图为灾民在学校操场打出SOS求救标志

上图是日本地震海啸后一幢完整漂浮在海上的房子。下图为3月21日广东珠海某地一幢正在建的七层高楼房突然倒塌。
地震灾害学上有这样一句话:杀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而在日本人看来 “其他房子可以倒,但学校不可以倒”,自2001年以来的10年内,日本共发生了里氏6.5级以上地震18次,累计死亡人数113人,但无一中小学师生因校舍倒塌等事故而遇难。【日本校舍为什么不倒?】
自救从小教育:灾后避难所里,“大家一起来做运动”
不仅仅是依赖于事前的防护,日本人灾后的应对精神也让人敬佩。在避难所中,老人和孩子们做运动,以增强“自己的抵抗力”。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