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聪)今年以来,作为日化品原材料来源的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相关厂商成本压力大增。3月底到4月初,国内日化品将出现普遍提价,幅度可能高达10%。与2007年那样全线集体涨价不同,各类产品分批分时进行不同程度的提价。
据《广州日报》报道,联合利华中国区副总裁曾锡文介绍,“日化行业原料大部分是石油副产品,国际油价涨到100美元,洗涤用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价格已涨了六成,塑料包装也涨了六七成,肥皂等产品要用的植物油价格也涨了五成以上。无机类原料涨幅在40%-50%。”
《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指出,宝洁中国对外事务部高级经理张群翔也表示,原材料价格确实上涨不少,但是在哪些品类等方面价格会有变动,还得看具体情况。他表示,宝洁公司遵从创新策略,而不是简单的定价策略。张群翔同时表示,“消费者购买产品时所支付的最终价格由销售产品的零售商决定。”
宝洁、联合利华的提价是否会引发本土企业的连锁反应?
在2010年中国洗涤用品行业年会上,纳爱斯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庄启传多次被本土同行问到什么时候提价。“你的产品如果再不提价,我们就没法活了。” 目前,本土强势日化品牌看宝洁、联合利华这样的跨国巨头风向,而一些小型日化企业更是盯着浪奇、纳爱斯等本土强势日化企业的动静。
广州浪奇的证券事务代表张晓敏称,近期是否会涨价,还没有得到通知,但是“浪奇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对不同的产品进行价格调整”。
对于成本上涨引起的提价话题,庄启传表示,“本土日化洗涤企业总是‘被提价’。”面对强势的外资日化品牌,本土日化企业大都硬撑而不敢提价。从产品结构上看,外资品牌依然占据了高中端市场,民族企业更多的是在中低端市场上大展拳脚。
这种产品价值链的格局,一旦原材料价格波动,本土洗涤用品生产企业就首当其冲,究其原因,产品处在价值链低端、附加值不高是被动的根源。
《中国经营报》文章指出,日化专家吴志刚表示,对于日化企业来说,提价只是表面,勇于提价才是关键。有厂家就曾表示,“两会过去了,3·15也过去了,社会对热门话题的关注度降低,企业就趁这个机会涨价了。”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