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唉,也罢也罢,服老吧!当然,如果命好,它可能被主人收藏起来:在他们共同的年轻时代,他们一起旅行过,一起飙车过,一起邂逅了那个姑娘——也就是它后来的女主人,然后他们继续生活,等到它老了的一天,他们回忆起那些记忆,于是留下它一起安享晚年......
我一直认为汽车是有生命的,如果这样的话,这是一台车最令人羡慕的命运。

这个秋天,在英国考文垂,我见到了这样一群幸运的汽车,他们年过古稀,最年长的已经七十岁了,年纪最轻的,也已经十多岁了,这一群“老家伙”们不但没有被遗弃,反而一个个精神抖擞。
他们一个个声名显赫,年轻的时候他们是大英女王的座驾,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捷豹。

我走向了一台MARK V,这是一位老爷爷,1951年出生。一张斑驳的老脸,老态龙钟地停在院墙的一角。如果你不是机械狂,最好不要逞强去开动它,在属于它的时代里,汽车技术非常原始—尽管它已经是那个年代最先进的汽车,但它依然没有承载式车身,没有独立悬挂,没有音响,没有电动斗篷......

当然它肯定没有自动档,你得琢磨着如何在3000转/分不到的最高转速下合理分配3个档位的转速区间。要知道,当年的发动机还是一个小小的虹吸式化油器,加上一堆挺杆气门组成的慢性子,3000转/分的转速可要了它的命。
不用费劲去找安全带,因为在它出生的那个年代安全带没有发明出来;也不用去调整左右后视镜,它只在挡风玻璃上留了一小块后视镜。就这么上路吧,你肯定会熄火,因为那个时代的汽车变速箱还没有同步环......

不过我们还是尝试着上路了,亦步亦趋。每次换档,总要从心里背诵一遍口诀:踩离合-摘档-松离合-轰油-找点-踩离合-进档-松离合-补油。这个复杂的程序让我们这些“现代人”异常崩溃,若不是学了几年汽车构造,恐怕谁也开不走这家伙。
可它就是这样的,你能对一个59岁的老人抱怨吗?也许我还年轻,59年前的华丽场面我无从幻想,如果,给我多一点点激情,多一点点动力,我也可以成为当年的车手—就像范吉奥那样,戴着风镜,桀骜不驯,御风而驰......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