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创造院士论坛,为中国创造吹响了再出发的号角,同时描绘了中国产业形象冉冉升起的新形象。这次论坛还提出了“国家产业形象”的十大标准,代表着转型中国的声音,也是引领全球化新时代的中国产业新思想。
■本报记者熊欣
在17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创造院士论坛上,五位中国科技领域顶层人士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中国创造”及其鼎力支持中国国家产业形象更新建言献策。
郭传杰:关键技术依存度过高制约创造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说,过去30年,中国制造业创造的中国制造世界奇迹把中国GDP硬是推到了世界第二的规模,确实做大了;但是往后光靠大是难以为继的,一定要强。
郭传杰说,有数据表明,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则是2%到5%。另外,现在中国家电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达到49.1%,但是自主品牌只有2.89%。“这说明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不强。”
“最近我常常想,和过去相比,我国科技界的科研经费现在已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人才数量是世界第一,年轻优秀的人才也在茁壮成长,实验的条件也在大大改善,为什么我们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强,自主创新水平也不强?原因在哪里?”郭传杰说。
他对上述问题的思索结果是:在科研学术中行政化官本位的行为模式与创造创新完全互不兼容,但却普遍存在着,在这种背景下创新的思想如何能体现出来呢?
另外,还有教育观念。全世界犹太人只有2000万,但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有200人。中国有13亿人口,但是只有8位获得诺贝尔奖,而且不在中国本土。
他分析说,虽然犹太人家庭和中国家庭都重视教育,但是教育的理念不一样。比如,中国人的孩子回到家里,家长问你今天学到什么新东西?而犹太人的孩子回到家里,家长总是问你今天问了什么好问题?这两种侧重的重点不一样,前者是侧重知识,后者是侧重创造。
“这样的应试理念如何给学生能留下创造的青天呢?没有大批量的创造型人才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呢?”郭传杰又一次展开了反问。
倪维斗:煤的低碳利用
才是中国低碳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说,煤的低碳利用才是中国的低碳之路,“不要忘记煤,这是我们最核心的”。此外,他还提醒业界,要防止把新兴产业、节能产业做成低端产业的倾向。
倪维斗院士表示,煤的低碳利用才是中国的低碳之路。在我国,煤占相当大的比例,把高碳煤低碳使用,才能满足我国的需求。“只能在煤的清洁利用上走出我们自己创新的道路,不能被外国人牵着鼻子走。”他说。
对于节能减排,倪维斗院士认为,“终端节能”最重要。他举例说,“比如每家每户的电,从煤矿开采算起,煤的运输、电厂发电、输电都有能耗,最后到达家庭的能量只有1/5或1/4左右。所以终端节能有放大效应,你这儿节省1%,等于前面节省5%。”
他因此认为,空调等家用电器的节能,对于一个国家的节能是很重要的。“像格力空调这样的电器如果能够节能,它的节能效益,会推动到前面去,对采矿或者是煤矿开采效益提升的作用是极大的。”
对于目前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比如节能环保产业,倪维斗院士有他独到的观察。
“现在我有担心,如果是按照以前的模式来做的话,从引进图纸又去仿制再弄,结果我们的新兴产业节能产业,又按照低端来做。我们发展新兴产业,必须抓住新兴产业的核心问题,而不能为了迅速创造利润又往低里做。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周远:
变频是节能空调的方向
回复该发言
十二五经济转型之旅 再造中国产业形象
2 回复:十二五经济转型之旅 再造中国产业形象
xixi16012011-03-29 02:38:43 发表
中国科学院院士、低温工程和制冷专家周远说,变频空调是节能空调的方向性产品。现实的情况是,目前变频空调在我国空调市场的普及率只有17%,远低于日本的95%和欧洲的50%。
周远院士说,从目前智能空调国内外的形势来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节能减排。而从节能角度来说,变频空调是首要选择。
他对此作出了生动的解释说明。“大家知道目前传统的调温方式是设定成26度,空调频率是不变的,温度低的时候就停止,温度高的时候开启。变频式的空调不是,空调机一直老开着,如果你温度高了,它频率就加快,如果温度低了频率就降低。”
“这样的方法是最节能的办法,我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提高节能减排。”他强调说,这种方式目前在世界上面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过,与变频空调在日本市场的95%和欧洲市场的50%相比,变频空调在我国空调市场的普及率只有17%。
周远院士还把格力空调研究变频空调核心技术作为典型。据介绍,格力电器从2000年起在科技部“攀登计划”的支撑下着力于变频空调的核心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个产品取得了9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国际发明专利。
吴澄:
企业实力决定经济实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控制专家吴澄说,企业实力决定经济实力,而经济实力则决定国家实力。他还分析了在当前云计算的时代,中国的管理模式如何创新。
吴澄院士表示,对于企业来说,一个真正运行的好企业,一定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它绝对不是说知识创新是大学和科学院的事情,”他说,现实中,技术创新是一拨人的事情,管理是另外一拨人的事情,这是绝大多数企业都在做的事情;但是实际上真要做强,必须要集成起来,把技术微观上的实现、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宏观的结合起来。这个管理理念要有一种新的系统支持,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由它来实现。
他表示,云计算基础上的管理创新、集成创新是大有可为的,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很有用。在云计算环节中,管理模式从一个一个企业的独立系统发展到资源共享,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共享,另外提供一定的平台,如2.0版本可以在各种环境下、各种计算机平台,设置云计算、云管理。
“这种东西很适合电子政务、企业管理,这个是我们国家高级专项里面的一部分内容,应该说我们国家做的有进展。”他说。
戴汝为:信息、知识、智慧和生产力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戴汝为就“信息、知识、智慧和生产力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发表了看法。这为“中国创造”提供了一个专业和高度的视角。
他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尤其是国际化所带来的新形势,存在着能源、环境、资源、生态、灾害等多种危机。“从国际重大事件如中国海域边界的安全等等,考虑到我国外交、军事的战略、战术的智慧,这是很重要的。”他说。
他表示,新技术浪潮席卷而来。如终端设备都在小型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等,特点就是小的屏幕,可以随时移动,还有个性化。
“我觉得信息技术和革命其实是一直在进行的。”他说,我们现在面对着海量信息的问题,信息的存储、运算和通讯能力的指数性的增长是我们所需要面对的。另外,中国有将近7亿——8亿的互联网用户,这些用户产生一些内容,博客、微博、社交网络等等也产生一些内容,此外还有多媒体的技术以及它的发展。
3月17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创造院士论坛,为中国创造吹响了再出发的号角,同时描绘了中国产业形象冉冉升起的新形象。
回复该发言
周远院士说,从目前智能空调国内外的形势来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节能减排。而从节能角度来说,变频空调是首要选择。
他对此作出了生动的解释说明。“大家知道目前传统的调温方式是设定成26度,空调频率是不变的,温度低的时候就停止,温度高的时候开启。变频式的空调不是,空调机一直老开着,如果你温度高了,它频率就加快,如果温度低了频率就降低。”
“这样的方法是最节能的办法,我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提高节能减排。”他强调说,这种方式目前在世界上面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不过,与变频空调在日本市场的95%和欧洲市场的50%相比,变频空调在我国空调市场的普及率只有17%。
周远院士还把格力空调研究变频空调核心技术作为典型。据介绍,格力电器从2000年起在科技部“攀登计划”的支撑下着力于变频空调的核心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个产品取得了9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国际发明专利。
吴澄:
企业实力决定经济实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控制专家吴澄说,企业实力决定经济实力,而经济实力则决定国家实力。他还分析了在当前云计算的时代,中国的管理模式如何创新。
吴澄院士表示,对于企业来说,一个真正运行的好企业,一定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它绝对不是说知识创新是大学和科学院的事情,”他说,现实中,技术创新是一拨人的事情,管理是另外一拨人的事情,这是绝大多数企业都在做的事情;但是实际上真要做强,必须要集成起来,把技术微观上的实现、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宏观的结合起来。这个管理理念要有一种新的系统支持,所有的东西都可以由它来实现。
他表示,云计算基础上的管理创新、集成创新是大有可为的,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很有用。在云计算环节中,管理模式从一个一个企业的独立系统发展到资源共享,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息共享,另外提供一定的平台,如2.0版本可以在各种环境下、各种计算机平台,设置云计算、云管理。
“这种东西很适合电子政务、企业管理,这个是我们国家高级专项里面的一部分内容,应该说我们国家做的有进展。”他说。
戴汝为:信息、知识、智慧和生产力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戴汝为就“信息、知识、智慧和生产力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发表了看法。这为“中国创造”提供了一个专业和高度的视角。
他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尤其是国际化所带来的新形势,存在着能源、环境、资源、生态、灾害等多种危机。“从国际重大事件如中国海域边界的安全等等,考虑到我国外交、军事的战略、战术的智慧,这是很重要的。”他说。
他表示,新技术浪潮席卷而来。如终端设备都在小型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等,特点就是小的屏幕,可以随时移动,还有个性化。
“我觉得信息技术和革命其实是一直在进行的。”他说,我们现在面对着海量信息的问题,信息的存储、运算和通讯能力的指数性的增长是我们所需要面对的。另外,中国有将近7亿——8亿的互联网用户,这些用户产生一些内容,博客、微博、社交网络等等也产生一些内容,此外还有多媒体的技术以及它的发展。
3月17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创造院士论坛,为中国创造吹响了再出发的号角,同时描绘了中国产业形象冉冉升起的新形象。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十二五经济转型之旅 再造中国产业形象
xixi16012011-03-29 02:38:43 发表
■本报记者熊欣 在17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创造院士论坛上,五位中国科技领域顶层人士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为“中国创造”及其鼎力支持中国国家产业形象更新建言献策。
郭传杰:关键技术依存度过高制约创造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说,过去30年,中国制造业创造的中国制造世界奇迹把中国GDP硬是推到了世界第二的规模,确实做大了;但是往后光靠大是难以为继的,一定要强。
郭传杰说,有数据表明,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则是2%到5%。
“最近我常常想,和过去相比,我国科技界的科研经费现在已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人才数量是世界第一,年轻优秀的人才也在茁壮成长,实验的条件也在大大改善,为什么我们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强,自主创新水平也不强?原因在哪里?”郭传杰说。
他对上述问题的思索结果是:在科研学术中行政化官本位的行为模式与创造创新完全互不兼容,但却普遍存在着,在这种背景下创新的思想如何能体现出来呢? 另外,还有教育观念。
他分析说,虽然犹太人家庭和中国家庭都重视教育,但是教育的理念不一样。
“这样的应试理念如何给学生能留下创造的青天呢?没有大批量的创造型人才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呢?”郭传杰又一次展开了反问。
倪维斗:煤的低碳利用 才是中国低碳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说,煤的低碳利用才是中国的低碳之路,“不要忘记煤,这是我们最核心的”。
倪维斗院士表示,煤的低碳利用才是中国的低碳之路。
对于节能减排,倪维斗院士认为,“终端节能”最重要。
他因此认为,空调等家用电器的节能,对于一个国家的节能是很重要的。
对于目前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比如节能环保产业,倪维斗院士有他独到的观察。
“现在我有担心,如果是按照以前的模式来做的话,从引进图纸又去仿制再弄,结果我们的新兴产业节能产业,又按照低端来做。
周远: 变频是节能空调的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低温工程和制冷专家周远说,变频空调是节能空调的方向性产品。
周远院士说,从目前智能空调国内外的形势来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节能减排。
他对此作出了生动的解释说明。
“这样的方法是最节能的办法,我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提高节能减排。
周远院士还把格力空调研究变频空调核心技术作为典型。
吴澄: 企业实力决定经济实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控制专家吴澄说,企业实力决定经济实力,而经济实力则决定国家实力。
吴澄院士表示,对于企业来说,一个真正运行的好企业,一定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
他表示,云计算基础上的管理创新、集成创新是大有可为的,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很有用。
“这种东西很适合电子政务、企业管理,这个是我们国家高级专项里面的一部分内容,应该说我们国家做的有进展。
戴汝为:信息、知识、智慧和生产力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戴汝为就“信息、知识、智慧和生产力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发表了看法。
他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尤其是国际化所带来的新形势,存在着能源、环境、资源、生态、灾害等多种危机。
他表示,新技术浪潮席卷而来。
“我觉得信息技术和革命其实是一直在进行的。
他表示,在错综复杂的世界发展变化中,现代科学要持续地为国家提出现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和战略,为决策和军事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现代科学支持。
回复该发言
郭传杰:关键技术依存度过高制约创造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原党组副书记郭传杰说,过去30年,中国制造业创造的中国制造世界奇迹把中国GDP硬是推到了世界第二的规模,确实做大了;但是往后光靠大是难以为继的,一定要强。
郭传杰说,有数据表明,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则是2%到5%。
“最近我常常想,和过去相比,我国科技界的科研经费现在已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人才数量是世界第一,年轻优秀的人才也在茁壮成长,实验的条件也在大大改善,为什么我们自主创新的能力不强,自主创新水平也不强?原因在哪里?”郭传杰说。
他对上述问题的思索结果是:在科研学术中行政化官本位的行为模式与创造创新完全互不兼容,但却普遍存在着,在这种背景下创新的思想如何能体现出来呢? 另外,还有教育观念。
他分析说,虽然犹太人家庭和中国家庭都重视教育,但是教育的理念不一样。
“这样的应试理念如何给学生能留下创造的青天呢?没有大批量的创造型人才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呢?”郭传杰又一次展开了反问。
倪维斗:煤的低碳利用 才是中国低碳之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倪维斗说,煤的低碳利用才是中国的低碳之路,“不要忘记煤,这是我们最核心的”。
倪维斗院士表示,煤的低碳利用才是中国的低碳之路。
对于节能减排,倪维斗院士认为,“终端节能”最重要。
他因此认为,空调等家用电器的节能,对于一个国家的节能是很重要的。
对于目前炙手可热的新兴产业,比如节能环保产业,倪维斗院士有他独到的观察。
“现在我有担心,如果是按照以前的模式来做的话,从引进图纸又去仿制再弄,结果我们的新兴产业节能产业,又按照低端来做。
周远: 变频是节能空调的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低温工程和制冷专家周远说,变频空调是节能空调的方向性产品。
周远院士说,从目前智能空调国内外的形势来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节能减排。
他对此作出了生动的解释说明。
“这样的方法是最节能的办法,我国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提高节能减排。
周远院士还把格力空调研究变频空调核心技术作为典型。
吴澄: 企业实力决定经济实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控制专家吴澄说,企业实力决定经济实力,而经济实力则决定国家实力。
吴澄院士表示,对于企业来说,一个真正运行的好企业,一定有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
他表示,云计算基础上的管理创新、集成创新是大有可为的,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很有用。
“这种东西很适合电子政务、企业管理,这个是我们国家高级专项里面的一部分内容,应该说我们国家做的有进展。
戴汝为:信息、知识、智慧和生产力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戴汝为就“信息、知识、智慧和生产力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发表了看法。
他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尤其是国际化所带来的新形势,存在着能源、环境、资源、生态、灾害等多种危机。
他表示,新技术浪潮席卷而来。
“我觉得信息技术和革命其实是一直在进行的。
他表示,在错综复杂的世界发展变化中,现代科学要持续地为国家提出现实可行的方针、政策和战略,为决策和军事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现代科学支持。
回复该发言
共有3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