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有的涉嫌违规者家产已经超过百万,罚款5000元加3年不准申请恐怕是‘过于温柔’,瞧这低成本,谁不愿试?”
深圳一些人涉嫌骗取保障房的行为失败后,受到的处罚仅仅是5000元的罚款,以及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这是一位名叫“卓越兄”的网友由此而发出的感慨。据了解,深圳市住建部门已经先后两次向涉嫌违规的45个申请家庭发出处罚预告通知书。在第二批涉嫌作假的25名保障房申请人,有11人曾有买房记录或有私房宅基地;有18人家庭资产超过32万元的限额,其中又有4个申请人的资产在100万元以上,家庭资产最多的何某总额竟然达到300多万元。
纵横点评:有些人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自己经济条件不困难,甚至身居豪宅,拥有上百万的资产,却妄图蒙混过关,骗取珍贵的保障房资源,挤占困难家庭的社会福利。我们在谴责这类人贪得无厌的同时,倒是更应该反思我们保障房分配的制度设计。
未来五年我国将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这么多的保障房能否公平分配,涉及的人群多,社会影响大。从申请,到分配,能否提高准确度,把房分给最需要的人?一旦出现偏差,监督环节能否及时启动,惩罚能否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只有从完善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两方面入手,才不会偏离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初衷。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