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议:"校园骑车"到底该不该禁?
1 众议:"校园骑车"到底该不该禁?
全都留给曾经2011-03-29 13:37:43 发表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的学生就在网上发帖质疑“为何允许老师开车,不许学生骑车?”而紫金学院校方也给出了解释:学校里禁止骑自行车是出于维护校园整体氛围考虑。
任何问题都应在具体条件下讨论,那么,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校方给出的“禁骑”解释是否合理?如果合理,为何会招来质疑,问题又出在哪里?
支持
未尝不是一种教育
在大学里骑自行车上课,这在学校越建越大的今天算不上是新闻。只要校园足够大,学生上课就不得不借助交通工具,这是学生正当的需求,学校不应该去禁止。但具体到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来讲,这是一所“占地600亩,总人口1万人左右”的学院。占地600亩是什么概念?直观一点说,只不过是六七百米见方罢了,以直线距离计,走最远的对角线也不会超过一千米。就算考虑到宿舍楼和教学楼之间隔有其他建筑物,不可能走直线的因素,学生走路上课也不会花费超过20分钟的时间,根本还没到非骑自行车不可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上万辆自行车的出入及存放,带来的问题可能要比发挥的作用更大。学校出于安全和维护校园整体氛围的考虑,禁止学生校内骑车,未尝不可以认为是一种教育行为,学生理应遵守才对。
至于学生对老师开车上班的质疑,乍看起来貌似有理,实则大谬不然。这让笔者想到很久以前看过的央视一档节目中提到,在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广场上划有直线,老学员可以随意行走,新学员则必须沿线而行。这没有什么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只是学校对新学员的一种教育方式。学生和老师的身份不同,针对学生的管理规定不约束老师的行为,并不存在“一碗水端平”的问题。否则照学生的逻辑,每位学生也都开车来上课,恐怕600亩地方全得变成停车场。
从南京很多学校的实际情况看,既有禁止骑自行车的学校,又有允许骑自行车的学校,只要操作得当,学校的规定并没有对与错之分。学校出台一项政策,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疑问,甚至敢于向院长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这是好事。但从本质上来讲,禁止学生校园内骑车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教育管理行为,没有必要过分解读。(刘昌海)
建议
不妨听听学生的意见
何谓“校园整体氛围”?南京理工紫金学院院长陆健解释说,学校里的自行车越来越多,有不少学生开始“闹情绪”,认为上下课时路上太过拥挤。同时,自行车堵塞了消防通道,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显然,所谓的“校园整体氛围”指的是维护校园安全,平复学生们的“情绪”了。这种初衷值得肯定,但这种做法却注定要惹来争议。因为一刀切禁行自行车的做法太过简单。
其实,禁行自行车反证了保卫部门对交通工具管理存在不足。试想,如果能够在校园里多设置几个停车点,就能有效避免乱停车堵塞安全通道;如果能对拥有自行车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或干脆设置自行车道、行人道,必定也可避免自行车威胁到学生安全。
从根本上而言,牵涉到学生利益的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都不应该让学生的意见缺席。事实上,出于对自身生命安全的考虑,多数学生比保卫部门更急迫地想拥有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让制度规章对威胁自身生命安全的行为人起到约束作用。比如,有学生在院长接待日就此向学校领导反映问题,也有学生通过论坛发帖表达看法。
就此而言,校园自行车禁与不禁的关键在于沟通,只有通过听取吸纳来自学生中的建议意见,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第二页:自行车堵了消防通道,是管理问题
反对
堵了消防通道
实是管理问题
回复该发言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的学生就在网上发帖质疑“为何允许老师开车,不许学生骑车?”而紫金学院校方也给出了解释:学校里禁止骑自行车是出于维护校园整体氛围考虑。
任何问题都应在具体条件下讨论,那么,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校方给出的“禁骑”解释是否合理?如果合理,为何会招来质疑,问题又出在哪里?
支持
未尝不是一种教育
在大学里骑自行车上课,这在学校越建越大的今天算不上是新闻。只要校园足够大,学生上课就不得不借助交通工具,这是学生正当的需求,学校不应该去禁止。但具体到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来讲,这是一所“占地600亩,总人口1万人左右”的学院。占地600亩是什么概念?直观一点说,只不过是六七百米见方罢了,以直线距离计,走最远的对角线也不会超过一千米。就算考虑到宿舍楼和教学楼之间隔有其他建筑物,不可能走直线的因素,学生走路上课也不会花费超过20分钟的时间,根本还没到非骑自行车不可的程度。
在这种情况下,上万辆自行车的出入及存放,带来的问题可能要比发挥的作用更大。学校出于安全和维护校园整体氛围的考虑,禁止学生校内骑车,未尝不可以认为是一种教育行为,学生理应遵守才对。
至于学生对老师开车上班的质疑,乍看起来貌似有理,实则大谬不然。这让笔者想到很久以前看过的央视一档节目中提到,在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广场上划有直线,老学员可以随意行走,新学员则必须沿线而行。这没有什么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只是学校对新学员的一种教育方式。学生和老师的身份不同,针对学生的管理规定不约束老师的行为,并不存在“一碗水端平”的问题。否则照学生的逻辑,每位学生也都开车来上课,恐怕600亩地方全得变成停车场。
从南京很多学校的实际情况看,既有禁止骑自行车的学校,又有允许骑自行车的学校,只要操作得当,学校的规定并没有对与错之分。学校出台一项政策,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疑问,甚至敢于向院长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这是好事。但从本质上来讲,禁止学生校园内骑车只不过是一次正常的教育管理行为,没有必要过分解读。(刘昌海)
建议
不妨听听学生的意见
何谓“校园整体氛围”?南京理工紫金学院院长陆健解释说,学校里的自行车越来越多,有不少学生开始“闹情绪”,认为上下课时路上太过拥挤。同时,自行车堵塞了消防通道,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显然,所谓的“校园整体氛围”指的是维护校园安全,平复学生们的“情绪”了。这种初衷值得肯定,但这种做法却注定要惹来争议。因为一刀切禁行自行车的做法太过简单。
其实,禁行自行车反证了保卫部门对交通工具管理存在不足。试想,如果能够在校园里多设置几个停车点,就能有效避免乱停车堵塞安全通道;如果能对拥有自行车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或干脆设置自行车道、行人道,必定也可避免自行车威胁到学生安全。
从根本上而言,牵涉到学生利益的每一项规章制度的制定,都不应该让学生的意见缺席。事实上,出于对自身生命安全的考虑,多数学生比保卫部门更急迫地想拥有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让制度规章对威胁自身生命安全的行为人起到约束作用。比如,有学生在院长接待日就此向学校领导反映问题,也有学生通过论坛发帖表达看法。
就此而言,校园自行车禁与不禁的关键在于沟通,只有通过听取吸纳来自学生中的建议意见,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第二页:自行车堵了消防通道,是管理问题
反对
堵了消防通道
实是管理问题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众议:"校园骑车"到底该不该禁?
全都留给曾经2011-03-29 13:37:43 发表
在大学校园,自行车一直是一道亮丽风景。任何管理措施都为了服务生活、提升生活质量,这就是说公共决策,要考虑管理效果,更要关注大众需要;要考虑执行效果,更要考虑管理作风;考虑到行政、形象需要,更要考虑到大学精神。如果因为所谓的消防需要就禁止骑车,学校单方面强调前者,而忽略后者,忽略公共效应和精神和谐效应。大学精神已沦落到事实上的自私、偏执、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庸俗层次,未免太让人失落了吧。
换言之,就算是自行车影响了消防通道,那也是管理者的问题,是相关管理措施的疏漏,而绝非自行车的问题。不在管理措施上下工夫,而实施单纯的围追堵截,这是标准的因噎废食。
联系到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打造所谓的政绩工程、城市形象,禁止自行车上路、截断自行车道。城市的幸福指数、宜居指数降低很多。城市管理者不得不顺应民意,修改上述条款,非常尴尬。大学禁止自行车,因为是管理者的政绩工程,也会削弱校园的人文气息、恬淡情怀,而受到学生们的激烈反对和精神反抗。很多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管理弱智”、“师生不平等”,就是一种见证。最终,也注定会在尴尬中收场。
这些年,很多大学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口号,可如果仅仅是在硬件上的扩容、增地、上规模,而管理思维仍停留在权力审美状态,思想非常封闭, 不愿意借鉴国际大学的一些人本理念、尊重意识以及博大精深的包容情怀,不和学生积极互动,而是躺在垄断性政策上沾沾自喜,这种所谓的国际大学,只能是一种美梦。(雷泓霈)
借鉴
想起玄武湖的禁车令
即便如南京理工大学所说,“自行车把消防通道都堵了,禁行也是为了安全”,而且“禁止在学校里骑自行车也是出于对学校整体氛围的考虑”,就更不能只禁两轮车!需知,与两个轮的自行车相比,四个轮的小车不但所占空间更大,而且对校园安全的危害也更严重。既然如此,“禁车令”应该是有轮子的车都该禁,而不是分两轮、四轮,区别对待。难不成,高校是想逼着大学生弃自行车买小车,使得校园里停满了私家车,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氛围吗?
再说了,就从“禁车令”实施后骑自行车的少了,但是熘直排轮去教室的多了可见,禁行之后非但校园安全没能得到提升——熘直排轮比骑自行车更危险,而且给学生的出行也增添了麻烦。这么看来,“禁车令”不受待见,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由高校的“禁车令”,倒让人想起去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南京玄武湖的“禁车令”:除了景区的观光游览和养护车辆,以及执行公务的特种车辆和残疾人专用非机动车辆,其他车辆禁止驶入,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只要是有轮子的都禁,这么做才是真正做到了一碗水端平。而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真正还公园于市民。另外,考虑到员工上下班不方便,提供电瓶车给员工使用。既然大学为了扩招,将校园无限扩大,那么,何不向玄武湖取取经——一方面有轮子的车都禁; 另一方面,免费提供电瓶车供学生使用呢?
评判
懒政托词有违大学精神
管理自行车的确很繁杂,的确让学校伤透脑筋,但却不是一刀切禁行自行车的理由,而出于维护校园整体氛围考虑,更是荒唐。高校如此省事管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招学生,没有了学生,什么麻烦都没有了。
其实,只要想办法去管,办法总比困难多。如南大仙林校区的保卫处安排了专人,和物业的保安一道对学生的自行车进行摆放管理,同时负责监督学生是否将自行车停在指定区域。如果学校真的想不出更好的管理办法,无妨向学生寻求良方。但以维护“整体氛围”为由,却是一种典型的“懒政托词”,这与大学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回复该发言
换言之,就算是自行车影响了消防通道,那也是管理者的问题,是相关管理措施的疏漏,而绝非自行车的问题。不在管理措施上下工夫,而实施单纯的围追堵截,这是标准的因噎废食。
联系到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打造所谓的政绩工程、城市形象,禁止自行车上路、截断自行车道。城市的幸福指数、宜居指数降低很多。城市管理者不得不顺应民意,修改上述条款,非常尴尬。大学禁止自行车,因为是管理者的政绩工程,也会削弱校园的人文气息、恬淡情怀,而受到学生们的激烈反对和精神反抗。很多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管理弱智”、“师生不平等”,就是一种见证。最终,也注定会在尴尬中收场。
这些年,很多大学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大学的口号,可如果仅仅是在硬件上的扩容、增地、上规模,而管理思维仍停留在权力审美状态,思想非常封闭, 不愿意借鉴国际大学的一些人本理念、尊重意识以及博大精深的包容情怀,不和学生积极互动,而是躺在垄断性政策上沾沾自喜,这种所谓的国际大学,只能是一种美梦。(雷泓霈)
借鉴
想起玄武湖的禁车令
即便如南京理工大学所说,“自行车把消防通道都堵了,禁行也是为了安全”,而且“禁止在学校里骑自行车也是出于对学校整体氛围的考虑”,就更不能只禁两轮车!需知,与两个轮的自行车相比,四个轮的小车不但所占空间更大,而且对校园安全的危害也更严重。既然如此,“禁车令”应该是有轮子的车都该禁,而不是分两轮、四轮,区别对待。难不成,高校是想逼着大学生弃自行车买小车,使得校园里停满了私家车,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氛围吗?
再说了,就从“禁车令”实施后骑自行车的少了,但是熘直排轮去教室的多了可见,禁行之后非但校园安全没能得到提升——熘直排轮比骑自行车更危险,而且给学生的出行也增添了麻烦。这么看来,“禁车令”不受待见,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由高校的“禁车令”,倒让人想起去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南京玄武湖的“禁车令”:除了景区的观光游览和养护车辆,以及执行公务的特种车辆和残疾人专用非机动车辆,其他车辆禁止驶入,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只要是有轮子的都禁,这么做才是真正做到了一碗水端平。而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真正还公园于市民。另外,考虑到员工上下班不方便,提供电瓶车给员工使用。既然大学为了扩招,将校园无限扩大,那么,何不向玄武湖取取经——一方面有轮子的车都禁; 另一方面,免费提供电瓶车供学生使用呢?
评判
懒政托词有违大学精神
管理自行车的确很繁杂,的确让学校伤透脑筋,但却不是一刀切禁行自行车的理由,而出于维护校园整体氛围考虑,更是荒唐。高校如此省事管理,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再招学生,没有了学生,什么麻烦都没有了。
其实,只要想办法去管,办法总比困难多。如南大仙林校区的保卫处安排了专人,和物业的保安一道对学生的自行车进行摆放管理,同时负责监督学生是否将自行车停在指定区域。如果学校真的想不出更好的管理办法,无妨向学生寻求良方。但以维护“整体氛围”为由,却是一种典型的“懒政托词”,这与大学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