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因欧盟保护自家的“孩子”
有资料显示,2009年广东瓷砖对德国、捷克、瑞典出口数量分别增长47.5%、38.8%、31.1%,而出口均价分别下跌6.5%、12%、23.4%,欧盟成为量增价跌最明显的区域。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除。欧洲的失业率和失业人数的攀升显示了其就业形势的严峻。根据欧盟统计的2008年12月的数据,总失业人口达1791万人,另外2008、2009年欧盟瓷砖生产成本尤其是燃料成本同比增长14.22%,其他的电力、运输成本均有4-8%的上升,而欧盟汇率、银行税率也导致他们的经营状况堪忧。要维持社会稳定,对于劳动密集型的陶瓷产业保护自然很重要。
2010年6月19日,欧盟瓷砖制造商联合会对从2009年4月1日到今年3月31日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瓷砖反倾销立案,涉案产品高达3.3亿美元。
过程中国多数“小孩”逆来顺受
频繁的反倾销让陶瓷企业的出口环境恶化,面对欧盟或将发起的反倾销,一些企业下定了应诉的决心。2010年6月22日下午,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牵头,包括陶瓷企业和相关律师在内的各界代表齐聚广东佛山,就应对此次反倾销事件召开紧急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律师建议中国企业抱团应诉。随后以东鹏瓷砖为首的一些大中型企业积极准备应诉资料,期望把此次反倾销的损失降到最低。
然而,虽然积极应诉有可能让企业在欧盟市场上占得先机,但事与愿违,大部分陶瓷企业对此并不感冒。主要的考虑是,宁可放弃出口份额不高的欧盟市场也不愿承担高昂的应诉费用,更不想泄露企业的机密资料。
结果中国“小孩”都受伤了
3月17日,欧盟委员会公布了对华陶瓷最大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1400多家涉案的中国陶瓷企业中,没有一家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被征收高达73%的临时性惩罚关税,直至半年后的终裁。原产于中国的瓷砖产品的反倾销税税率分为三类:1、被抽样并得到个案处理的3家企业(广东新润成陶瓷有限公司、山东雅迪陶瓷有限公司和广东唯美陶瓷有限公司),其税率分别为36.6%、35.5%、26.2%;2、合作但未被抽样的112家企业税率为32.3%;3、其他企业普遍税率为73%。
消息传来时,让所有的陶瓷企业极为撼动。大部分出口欧盟的企业将面临产品价格翻番,欧洲客户流失殆尽的窘境。为此,一些企业选择了放弃欧洲市场,有些更是直接解散了企业的欧洲事业部。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秘书长尹虹表示,一些企业获得单独税率和平均税率,对欧盟出口今后会比较艰难,而大部分企业面对73%的惩罚性关税肯定会放弃欧盟市场。
后记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