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期《金管局季报》指出,香港经济于去年下半年增长强劲,失业率现已跌破在过去10年的趋势率,消费物价的上升动力则有加快迹象。金融系统继续如常运作。然而,信贷的增长远超名义产出,部份反映香港银行跨境贷款颇为活跃。
尽管政府推出的政策有助遏止楼市的短期炒卖活动,对冲通货膨胀的诱因将对楼价造成进一步的上升压力。与此同时,息口可能会较预期更快上升。银行应继续奉行严格的批核准则,谨慎留意物业及中国内地有关的信贷。
金管局最新季报指出,踏入2011年,香港经济的通胀压力料将更为明显,预期消费物价会被强劲的经济增长以及2010年间物业价格的急升所推高,另外中东局势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亦会影响通胀,估计人民币较基准升值8%可能会使香港于1年内的通胀率上升0.62个百分点。
报告指,由于天气恶劣及中东政局不稳,商品价格或会于2011年进一步攀升。其次,食品价格上涨及劳工成本增加将使内地的通胀压力持续上升,因此内地本年度仍会受通胀压力困扰。再者,人民币的升值势头或会持续,并可能进一步加强。由于人民币升值导致物业价格及租金上涨而最终导致消费物价上升,一般仅会在1年后才较为明显,故此租金项目的通胀升幅会相对轻微。
金管局最新季报显示,去年下半年,零售银行整体除税前经营溢利较上半年增加8.3%,主要得益于非利息收入的增长。然而,资产回报轻微下降,因为总资产的增长较溢利更为强劲。溢利也受制于净息差收窄。
实际按揭利率低企继续压低净息差,令净息差于2010年第4季创下1.28%的历史低位。虽然部份银行去年第4季提高以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为基准的按揭利率,但绝大部份新造按揭仍然以拆息为基准,其实际按揭利率一般低于1.2%,远较以最优惠贷款利率为基准的传统按揭。尽管平均资金成本低于正常水平,此类以香港银行同业拆息为基准的按揭仅能生成不足1%的微薄息差。
银行业的信贷风险保持在低水平。特定分类贷款的比率由2010年6月底的0.96%进一步下降至2010年12月底的0.77%。本地注册认可机构的整体综合资本充足比率由2010年6月底的16.2%轻微下降至12月底的15.9%,而一级资本充足比率则由12.6%略降至12.3%。零售银行平均流动资金比率自2010年第2季的40.8%降至第3季的39.4%后,在第4季略降至39.3%。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