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股票的其他话题……

返回股票……


我收藏的爽吧……


融资融券上线一周年 25家券商入账约20亿元

1 融资融券上线一周年 25家券商入账约20亿元
月缺心2011-03-30 15:47:24 发表


融资融券一周年
编者按:世事往往有出人意外的巧合之处。在融资融券上线一周年之际,截至3月28日,沪深两市两融规模刚好突破200亿元。融资融券余额从首日的区区659万元,到跨越200亿元,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之举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与此同时,转融通业务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融资融券今后将成为券商的常规业务。届时,两融规模将会持续大幅增长。再过一两年后,回望现在200亿元的两融余额,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记者 韩 喆
融资融券开通一年以来,总共为券商贡献了约20.8亿元的收益。两融试点25家券商,平均每家为8320万元左右。这些收益包括了来自融资融券的佣金收入,再加上基于融资利息和融券费率两方面的收益。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2011年的前3个月,券商在两融业务中的总收益为10.8亿元,与去年两融上市以来券商收益基本持平。
其中今年3月份的券商佣金收益为4.18亿元,融资收益1.3亿元,融券收益89万元。据记者统计,去年券商的两融业务中三项收益约为10多亿元。
今年前3月收益10.8亿元
截至3月28日,两融3月份前20个交易日(该月共有23个交易日)成交金额共279.04亿元,这比2月份两融成交金额173.3亿元增长了1.6倍。
其中两市融资买入额共268.99亿元,融券成交金额为10.05亿元,这比2月份的3.08亿元增长了3.26倍,比1月份的2.7亿元增长了3.72倍。
据记者统计,3月份首个交易日两市融资余额为166.36亿元,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2月28日的两市融资余额为199.46亿元,当月融资余额净增量为33.12亿元,日均增长1.65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两次加息,券商融资利率已达到8.6%,融券利率已达到10.6%,费率的提升大大增加了券商收入。
此外,目前各家券商佣金率信用账户的佣金率都至少为1.5%。极端情况甚至可以高达3%。
根据3月份两融成交金额(截至3月28日),两融成交金额共279.04亿元,按佣金率1.5%来计算,券商3月份佣金收入达4.18亿元。按目前融资利率8.6%计算,券商3月份的融资收益达1.3亿元。按目前融券费率10.6%计算,券商3月份融券收益达89万元。
3项合计5.5亿元。两融试点的25家券商平均每家收益2200万元,这比2月份的1120万元多了近两倍。
由于2月上旬是春节假期,因此该月只有14个交易日。据本报记者统计,2月份两融试点的25家券商三项收益总共约2.8亿元,平均每家券商为1120万元左右。
1月份一共有20个交易日,该月两融业务总共为券商贡献了2.5亿元左右的收益,平均每家券商为1000万元左右。
去年两融收益约10亿元
融资融券自从去年3月31日上市以来,运行已近一年。这期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两融的6大数据规模强劲增长,尤其是融资融券余额,已经由上市之初的659万元扩容至今年2月底的164亿多元,短短11个月,劲增2500倍。
而数据显示,这其中融券交易占比达到了99%以上,融券交易则占比不到1%,该比例在两融开闸后近一年时间内,并没有多大变化。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融资融券上线一周年 25家券商入账约20亿元
月缺心2011-03-30 15:47:24 发表
据记者粗略统计,从2010年3月31日两融上市到2010年12月31日,两市融资买入额已经累计了695亿余元,占融资融券累计交易金额总量的98%,按照券商对两融业务1%的平均佣金率,去年,两融交易至少为试点券商贡献了近7亿元的佣金收入。
两融上市以来,交易日渐活跃,据统计,上市首月,两市融资累计买入仅为655万余元,而时间行进到2011年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两市融资买入额已经达到158亿元左右,增长了2400多倍。
此外,两市的融券卖出交易也从上市首个月的7100股,增长至上月底的1962万股,增长了2763倍,而融券余量金额也从95037元剧增至上月底的5017万元。
按照去年融资融券刚刚上市时,融资7.86%的利率和融券9.86%的费率,也可以大体计算出券商在2010年的这两方面的收益。
融资余额在刚上市的首月为6495609元,到了去年年底则增至127亿元,根据初始的7.86%的融资利率,且融资交易在2010年实际仅为9个月,不足一年,可以统计出,券商在2010年内获取的融资息差收益约为3.76亿元。
而融券余额在刚上市的首月仅为95037元,到了去年年底则增至1101万余元,根据去年刚上市时候9.86%的融券费率,可以统计出2010年券商在融券交易方面获得的相应收益为41万元。
这3项收益相加,2010年券商在两融业务中总收益约为10亿元。
转融通有望先行推出
标的证券扩容紧随其后
记者 于德良
转融通业务今年推出已无悬念。随着融资融券上线一周年,转融通推出的时间窗口临近。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虽然转融通没有具体时间表,但相关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最快上半年就会推出。标的证券的扩容也会水到渠成。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透露,融资融券试点业务推出近一年来,一直在逐步扩大,上交所、深交所、中登公司将共同出资成立证金公司开展转融通业务,目前证金公司成立的筹备工作小组已成立,待证金公司成立后,方可向会员单位开展融资融券的转融通业务。
尽管融资融券开闸以来,两融余额持续增长,突破200亿元,但由于没有“转融通”机制,融资融券发展遇到瓶颈。 特别是融券规模占总规模的比例只有1%至2%的水平,这与推出融资融券业务的初衷有所背离。
根据目前的方案设计,证券金融公司的注册资金60亿至100亿元,由“两所一司”共同组建。未来的证券金融公司将采取的方式包括帮助证券公司融资,增加券种来源,比如从全国社保基金、指数基金、保险公司等长期的机构投资者借入证券,“批发性”地融给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再“零售性”地融给客户。
推出转融通业务后,由于券商可以向证券金融公司融入资金或证券,可供融资的资金及可供融券的股票数量都将是现在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带来融资融券规模的大幅提高。
标的证券品种的限制,也是融资融券规模难以获得突破性增长的原因之一。目前沪深两市可融资融券的标的证券只有90只,其中,沪市50只,深市40只,并且大部分为蓝筹股。
2010年底,市场传出证监会正在筹划进一步扩大融资融券试点范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标的证券有望分别扩至180只、100只,接近沪深300成分股。但随后,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融资融券标的证券范围暂不调整的通知》。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融资融券上线一周年 25家券商入账约20亿元
月缺心2011-03-30 15:47:24 发表
2011年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稳步发展融资融券业务,逐步将融资融券转为证券公司常规业务。这表明,融资融券不再以试点方式选择证券公司,符合规则的证券公司均可以按照证监会行政许可程序自主申请开展融资融券业务。倘若融资融券成为券商的常规业务,再加上转融通推出和标的证券的扩容,未来,两融规模出现爆发性增长值得期待。
三批试点券商相继入场
融资融券余额突破200亿元
记者 于德良
2010年3月31日,经过4年的精心准备,融资融券交易试点正式启动,并顺利完成首日交易。在新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上,这无疑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借助机制创新,中国股市告别了长达20年的“单边市”时代。
统计数据显示,从第一批6家试点券商上线,到第二批5家试点券商入场交易,再到第三批11家试点券商进场,两市融资融券余额由首日的659万元,升至200亿元,在仅1年时间内,飙升了3000多倍。
截至2011年3月28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达200.77亿元,首破200亿大关。其中,沪市融资融券余额为127.47亿元,深市融资融券余额为69.06亿元。
6家试点券商首吃“螃蟹”
第一批6家试点券商上线。2010年3月19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首批6家融资融券试点券商名单,分别是国泰君安、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和广发证券。
融资融券首日交易数据显示,两市融资融券交易额合计659万元。其中沪市融资融券交易总量为 584.9万元,深市融资融券交易总量为74.17万元。融资金额与融券金额之比为69:1,融资买入看多的占据绝对优势。其中沪市融资余额582.48万元,深市融资余额67万元,两市合计融资余额649.48万元;而在融券卖出方面,沪市融券余量金额 2.4万元,深市融券余量金额7万元,两市合计融券余量金额9.4万元。
第二批5家试点券商入场距第一批试点券商上线仅仅2个多月,2010年6月8日,证监会核准申银万国、东方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银河证券等第二批5家试点券商开展融资融券业务。
第二批试点券商于2010年7月5日正式开始融资融券交易。数据显示,当日,融资融券交易总量突然从前日的14.94亿元跃升至15.96亿元,环比增幅高达6.78%。之后,两市融资融券交易规模大幅攀升,沪深日融资买入额进入“亿元时代”,单日融资买入额超过1000万元,乃至达到亿元级别的标的证券持续出现。
融资融券业务经过首日遇冷、初期低迷后,进入快速扩容期。统计显示,两融余额从659万元到1亿元,用了8个交易日;从1亿元到哦10亿元用了34个交易日;从10亿元到50亿元用了88个交易日;而从50亿元到100亿元则仅用了41个交易日。
第三批试点券商
降低准入门槛
第三批14家券商2010年12月13日进场交易。2010年11月底,第三批14家申请开展融资融券试点业务的券商获证监会核准其融资融券业务资格的批复,两融市场迎来新一轮扩容。这14家券商分别是安信证券、长城证券、长江证券、方正证券、国都证券、国元证券、宏源证券、平安证券、齐鲁证券、西南证券、兴业证券、中金公司、中投证券、中信建投证券。
对第三批试点券商监管部门适当降低了准入门槛,即最近一次分类评价为B类以上、最近6个月净资本在30亿元以上。据不完全统计,25家获批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资格券商两融总授信额度已超过800亿元。第三批试点券商开展业务后,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券商营业部将超过2200家,占全国所有4198家券商营业部总数的53%。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融资融券上线一周年 25家券商入账约20亿元
月缺心2011-03-30 15:47:24 发表
2011年2月16日,融资融券交易差2天满200个交易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突破150亿元,为150.91亿元。
截至2011年3月28日,沪深两市两融规模首次突破200亿元。
9家券商两融账户
现身27只股票十大流通股东
本报记者 于德良
由于融资需要用担保物作抵押,于是“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证券账户”(用股票作质压品以融资的账户)诞生。
据《证券日报》金融机构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昨日,已公布的公司2010年报中,共有9家券商的客户信用交易担保账户(以下简称信用账户),现身27只股票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共持有1.36亿股,市值17.44亿元,其中,中信证券信用账户出现在9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之中,广发证券信用账户出现在6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之中,海通证券、光大证券信用账户各有4家。招商证券、申银万国、国信证券各有2家;华泰证券、安信证券各有1家。
数据显示,中信证券信用账户出现在9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之中,分别持有华平股份23.22万股、居第2大流通股东;广百股份79.38万股,居第7大流通股东;长城信息161.58万股,居第9大流通股东;长航油运2790万股,居第2大流通股东;恒源煤电78.15万股,居第9大流通股东;宁波富达1460.59万股,居第4大流通股东;福晶科技369.99万股,居第7大流通股东;山鹰纸业281.31万股,居第4大流通股东;威尔泰50.27万股,居第8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9只股票的5329.3万股,市值4.57亿元。
中信证券作为首批试点券商之一,其融资融券业务开展前6个月规模为120亿元,其中融资规模为100亿元,融券规模为20亿元,全年融资融券业务规模最高可达200亿元。2010年3月30日,中信证券与私募基金江苏瑞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为后者提供3800万元授信额度,这是当时最大一笔券商对客户的融资融券授信额度。
广发证券信用账户出现在6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其中,持有金自天正111.69万股,占该公司流通股的比例为1.12%,比第三季度增加了27.69万股;持有嘉欣丝绸30.05万股,居第1大流通股东,比第三季度增加了0.05万股;持有力生制药11.68万股,居第9大流通股东,比第三季度减少了1.1万股。
中信国安、恒源煤电、宁波富达、威尔泰等4家上市公司分别出现2家券商信用账户。申银万股和海通证券信用账户现身中信国安,分居第7、第10大流通股东,其中申银万国持股数增加85.26万股,而海通证券持股数减少327.98万股。海通证券和中信证券信用账户联手出现在恒源煤电和宁波富达中,共持有3257.78万股,市值3.13亿元。国信证券和中信证券信用账户共同出现在威尔泰中,分别持有50.91万股、50.27万股,分别居第6、第8大流通股东。
融券交易慢热
“开闸”一年占比不到1%
记者 韩 喆
虽然融资融券开闸以来,业务规模稳步增长,但融资和融券业务从诞生伊始就出现截然不同的命运。融资业务总体占比99%以上,融券业务则备受冷落,占比不到1%。
截至3月28日,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200.77亿元,其中融资余额为199.49亿元,两市融券余额虽然过亿,但也只达到1.28亿元,占比仍然低于1%。
上市近一年融券规模始破亿元
作为一种做空方式,融券业务占比一直就很小,交易较为冷清。据统计,沪市在去年4月26日,融券余额才首次突破1000万元;深市融券余额则在去年6月21日才首次突破1000万元。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融资融券上线一周年 25家券商入账约20亿元
月缺心2011-03-30 15:47:24 发表
2011年春节后,融券交易开始整体活跃,融券卖出的规模开始逐渐增大。2月14日,两市融券余额已攀升至3816万元。
2月28日,两市融券余额已经达到6697万元。3月4日达到9581万元,3月7日,两市当日的融券余额达到1.46亿元。3月14日,融券余额又回落至亿元以下,为9138万元。
3月21日,融券余额重新突破亿元,达到1.13亿元。
对预警股市下跌起到一定作用
虽然融券在两融总量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但在市场行情走向中,依然会发挥着融券的作用,在一些主要的下跌点位,都会提前做出一定的预警动作,只不过有时候时间稍纵即逝,机会一闪而过。
沪市去年4月19日大跌4.79%,跌破60日均线,而大跌的端倪在此前的4月16日已经出现。4月16日,沪市融券余额突然从前一日的27.1万元增加至119.8万元。
显示市场做空动能突然增加,沪市大盘在随后的4月19日大跌4.79%,跌破3000点整数关口。
市场在融券上提前一个交易日做了预警,但时间急促而又短暂,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的出逃机会稍纵即逝,眨眼便没有了。
2010年6月29日,沪市下跌4.27%。当日收盘2427点,距离中期底部2319点已经不远。而此前的6月19日已经出现征兆,融券余额从586万突增至953万,随后在22日又突破了1000万元,而融券卖出量也在随后几天由近3万股增加至29日的15万股。
2010年11月12日,沪市大跌5.16%,此前已经上涨近两个月。11月12日前的几个交易日,虽然融券余额持平甚至有所下降,但融券卖出量却在节节攀升,从10日融券卖出的的14万股大增至12日当天的58万股,被融券的股票数量也从15只增加到22只,随后,A股便步入下跌之旅。
不少个股被当融券靶子
融券卖出量的变化可以看作是多空力量博弈的指标。融资融券业务上市后,很多A股市场的“明星”个股都被融券卖出过。
去年国庆节以后,江西铜业、西部矿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融资净卖出较多的品种,两只股票虽然期间融资买入额高达1.27亿元和1.25亿元,不过融资偿还额也达到了1.50亿元和1.37亿元,净卖出额为0.23亿元和0.12亿元。
此前,中国平安、深发展A、中国神华、中信国安、中联重科、中国神华和中国远洋都曾经是融券卖出居前的个股。
2011年前后,随着市场的大幅震荡,云南白药、万科A、、深发展A、美的电器、中国联通、紫金矿业、泰达股份、泸州老窖、格力电器、吉林敖东、华侨城A、东阿阿胶等个股都被融券投资者大笔卖出过。
回复该发言
共有5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