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30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30日刊文说,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多次提到要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民间力量的庞大与韧性使得民企经营者前仆后继,崭露头角者也随着环境越来越开阔而越来越多。
文章摘编如下:
一些国家的政府一向羡慕中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越来越丰厚,但是更应该看到的是竞争力越来越强的中国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在中国的分量已经到了连政府都无法忽视的地步。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多次提到要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对内来说,政府要维持稳定必须创造就业,而创造就业必须大力依托民营企业。去年在经济强劲复苏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股市首发(IPO)空前活跃,共有491家上市,融资总规模达到1068.75亿元人民币,其中上海A股市场占349家。在这些企业中,有321家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热衷上市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解决融资问题。
而民间力量的庞大与韧性使得民企经营者前仆后继,崭露头角者随着环境越来越开阔而越来越多。民企所创造的技术与经营方法结合来自海内外越来越多的资金投注,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富豪。这从近两年来的福布斯等排行榜可以明显看出趋势。
这种“造富运动”让许多中国人看到机会与希望,未来投入创业的队伍只会越来越庞大。《经济学家》引述纽约的调查机构说,2000年至2009年,民企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增加。
为民企创造机会或者空间的现象不断出现,虽然脚步看来有些凌乱,但可以相信中国政府希望能在支持民企变得比较壮大后与国企分担社会责任,或者继续承担很大比重的社会责任。
民营企业家具备的灵活性或者不拘一格,事实上使得他们的效率更高。这些企业家早期透过不断的出国考察,获取经营的新知和创意,今天则经由各种工商管理课程(MBA)的普及,更系统化地吸收世界各国的经营管理知识,而大规模的网络电子商务发展,更显示民企对市场的嗅觉与反应之迅速。
中国企业界无论在理论与实务上,都比20年前有了非常长足的进展与开拓。过去的创业者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的创业者(更不要说能让企业持续长时间者)有更多的基本和先进装备,战斗力也就更强。
近年来许多资金雄厚的外资企业,已不如二三十年前那么如入无人之境地轻易有所斩获。在中国市场大道上的,横在路上的主要是规模与实力越来越强的民企这个铁甲部队,外资的选择是对抗、合作,还是另辟蹊径,都更考验功夫。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