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件越做越大,相应坯体越做越厚,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环境负荷,耗料、耗油、耗电、耗水最多的瓷质抛光砖成为中国建筑陶瓷的主导产品,而节能环保的产品还未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十二五”期间重点工作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展新的商业模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企业竞争力
中国建筑陶瓷与卫生洁具行业的运营模式已经完成了由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转变。目前大多数企业采取的大规模生产、多品牌营销、同质化低价竞争的经营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品牌知名度不高、赢利能力弱、竞争力不强的局面,这种传统的产业运作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建立产业联盟、推动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合作、实现企业的经营方式由产品主导型向品牌主导型的转变是建筑陶瓷与卫生洁具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中国建筑陶瓷与卫生洁具行业虽然在向好的趋势发展,但是能源及环境压力凸显,面临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的发展瓶颈,“十二五”期间建筑陶瓷与卫生洁具产业结构必须调整,这种产业结构如果不进行调整,将会造成我国建筑陶瓷与卫生洁具产品的附加值被进一步压缩,依靠科技进步改变建筑陶瓷与卫生洁具行业发展模式迫在眉睫。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阶段,蕴含着巨大的内需空间,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从长远看城镇化的推进、房地产开发及保障住房的大规模建设将持续十年,乃至二十年,这将为中国建筑陶瓷与卫生洁具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中国建筑陶瓷与卫生洁具行业未来的前景光明,经过努力,我们在技术装备水平、企业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产品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进一步缩小,使我国不仅是世界建筑卫生陶瓷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更将成为技术创新强国,逐步实现“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目标。
大力发展先进、节能、环保的陶瓷生产工艺
降低能耗是建筑陶瓷与卫生洁具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实现低耗和清洁生产是行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加大调整产品结构步伐,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大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先进、节能、清洁的生产工艺及装备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产品,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将是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工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从技术层面分析,推行陶瓷砖干法制粉与挤出成型,能够大大缩短工艺流程,是实现建筑陶瓷低耗生产的重要技术途径。
卫生陶瓷的轻量化和推广节水型卫生洁具的应用
水资源的紧张已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余座供水不足,其中近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据了解,全国城市生活居民用水几乎相当于工业用水量,其中生活用水的75%左右消耗在卫生间的坐便器及附属配套设施(如:淋浴房、水嘴等)。因此, 加强节水型卫生洁具的研制和推广应用十分重要。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