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描述
中储股份公布2010年年报:
2010年公司收入增长31%至183亿,毛利率下降1个百分点,净利润上升52%至2.78亿,EPS为0.33元,与我们预计的业绩基本一致,但是没有预测到的是利润的来源:实际利润更多来自营业外收入,公司全年扣非后EPS为0.29元。
贸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主要是铁矿砂贸易业务增长所致,以88%的收入占比贡献46%的毛利;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主要是国际货运代理业务增长较快,但由于其毛利率较低,使物流业务整体毛利率下降7.02个百分点至21.49%,以12%的收入占比贡献了54%的毛利。整体来看,公司主业增长主要依靠的是收入规模的增长(31%),尽管毛利率略有下滑(下降0.88个百分点),但主业毛利实现净增长10%。
4季度营业外收支净额6276万,全年营业外收支净额共2794万(其中6863万拆迁补偿收入主要在4季度进入报表,4665万赔偿及违约支出大部分在2季度已经进入报表),因此公司4季度营业外收支贡献EPS为0.07元,超过主业的0.05元,4季度营业外收入贡献业绩超主业。
公司目前已停牌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宜,这一事件印证了我们在之前报告《从最大到最优——中储股份深度研究》中的观点:我们预期收购股东资产的行为还将持续,收购资产不仅仅带来利润的增厚,而更大的意义是,公司拥有的物流网络将更趋完备。尽管具体注入的资产尚不明朗,但可以确定的是,公司原有在全国物流行业中最完善的物流资源和物流网络将进一步得到扩充和改善,若未来管理能细化,运营机制能有所变化,能将最优的网络资源有效利用,业绩实现大幅增长非难事。我们将密切关注公司资产注入动向。
不考虑土地出让收益入账或计入当期损益和出售太平洋证券股权增厚业绩,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EPS分别为0.45元、0.55元和0.64元,对应PE分别为22.73倍、18.73倍和16.01倍。公司物流业务提供稳定利润增长来源,而经销业务提供跟随钢材价格波动提供业绩弹性;同时,土地转让和太平洋证券股权解禁后给公司带来可能的业绩增量,估值在行业中也具优势,大股东资产注入和物流行业相关扶持政策细则出台是股价催化剂,维持“推荐”评级。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