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教育的其他话题……

返回教育……


我收藏的爽吧……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 蜀都游玩攻略

1 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 蜀都游玩攻略
御宅雪球2011-04-01 21:15:54 发表
青城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内,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
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测到的数据)。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


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景色优美,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景点有建福宫、天然图画、天师洞、朝阳洞、祖师殿、上清宫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则寒气逼人、夏天则凉爽无比,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自古以来,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
青城山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其中圣灯(又称神灯)尤为奇特。上清宫是观赏圣灯的最佳观景处。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后,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传说圣灯是"神仙都会"青城山的神仙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实际上,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
1940年前后,当代国画大师张大千举家寓居青城山上清宫。他寻幽探胜,泼墨弄清彩,作品愈千幅,还篆刻图章一方,自号"青城客"。六十年代,张大千在远隔重洋的巴西圣保罗画巨幅《青城山全图》,供自己及家人卧游。晚年自云:"看山还故乡青","而今能画不能归",终身对故乡青城仙山充满着眷恋之情。
道教圣地 两千年虔诚的积淀
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全山的道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观。


建福宫
建福宫坐落于丈人峰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年间(公元1888年)重建,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
建福宫筑于峭壁之下,气度非凡。宫内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庆符王妃的梳妆台遗址,以及壁画、楹联等文物。其左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西行一千米,即至岩石耸立,云雾缭绕的"天然图画坊"。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嵴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公元1875~1909年)年间。这里风景优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为“天然图画”。天然图画位于建福宫与天师洞之间,海拔893米,两峰夹峙。游人至此,可见亭阁矗立于苍崖立壁、绿荫浓翠之间,如置身画中。亭阁后是常有丹鹤成群,唳于山间的驻鹤庄;右有横石卧于两山之间的悬崖上,被称为"天仙桥",传为仙人聚会游戏处。
天师洞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 蜀都游玩攻略
御宅雪球2011-04-01 21:15:54 发表



自建福宫北行两公里即至青城主观——天师洞。天师洞始建于隋朝大业年间,三面环山,一面临涧,古树参天,分外幽静。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细,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相传东汉末年张道陵曾在此讲经传道。
观内正殿为"三清殿",殿后有黄帝祠和天师洞等古迹。天师洞右下角有一小殿,名三皇殿,内有轩辕、伏羲、神农石像。洞门前有一株古银杏树,高约50余米,胸围7.06米、直径2.24米。据说乃张天师手植,树龄已达1800余年。
1943年夏,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曾来青城山写生。他在天师洞独居一室,先后创作了屈原《九歌》中的插图《国殇》、《山鬼》等多幅作品,送给青城道士的《奔马》和《天马》图,已制成石刻陈列。


老君阁
老君阁位于青城第一峰绝顶(即彭祖峰顶,或称高台山、老霄顶),海拔高一千六百多米。老君阁阁基宽四百平方米,共六层。下方上圆.寓意天圆地方;层有八角,以示八卦;外观呈塔形,顶接三圆宝,以昭天地人三才之意。 老君阁建筑群包括东华殿等处。其中东华殿的一百平方米,长五间,中祀东华帝君,左右龛分祀吕纯阳及锺离权。
老君阁的造像,以徐悲鸿当年在青城的遗作《紫气东来》为蓝本,经许多学者、艺术家和鉴赏家精研,并由青城山道友绘制、塑造而成。老君像高十三米六,连牛身通高十六米。悉按古典建筑规范,用钢筋水泥浇铸,精铜包里,金光炫目,栩栩如生。

圆明宫
圆明宫,坐落在青城丈人山北木鱼山的缓坡谷地。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因供奉圆明道母天尊而得名。宫内有四重殿堂:前为灵祖殿,供奉灵官神像;二殿为老君殿,供奉太上老君;三殿为斗姆殿,斗姆即圆明道母天尊,为北斗众星之母;后殿为三官殿,供奉天、地、水三官大帝,及全真道的吕祖、邱祖和重阳祖师。殿堂之间,各有庭院,宫内宫外,瑞草奇花,楠木成林,松竹繁茂,有即景联云:“栽竹栽松,竹隐凤凰松隐鹤;培山培水,山藏虎豹水藏龙。”环境十分出静宜人。


上清宫
上清宫位于青城山第一峰、距峰顶约500米的半坡上。上清宫始建于晋代,现存庙宇为清朝同治年间所建,上有"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等摩崖石刻,宫门"上清宫"三字由蒋介石题寅。宫内祀奉道教始祖李老君,有老子塑像和《道德经》五千言木刻,还有麻姑池、鸳鸯井等传说遗迹……上清宫后为老霄顶、建有唿应亭、是赏观日出、神灯和云海奇观的绝佳地点。
祖师殿
祖师殿背靠轩辕峰,面对白云溪。始建于晋代。现存殿宇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殿内供奉真武大帝、东岳大帝、吕洞宾及张三丰塑像。据载唐代薛昌、唐末五代杜光庭、宋代张愈、费元规等道士曾在此地隐居。现有相传为杜光庭读书处的读书台。 祖师殿附近有闻胜亭、问道亭。闻胜亭为冯玉祥所建。抗日战争期间,冯玉祥寓居于此,闻日本投降,喜而建此亭以为纪念。问道亭相传是黄帝拜见仙人宁封子问道处。祖师殿后有薛昌浴丹池、云松塔、轩辕台等古迹。浴丹池现还有遗迹尚存,云松塔、轩辕台皆毁。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 蜀都游玩攻略
御宅雪球2011-04-01 21:15:54 发表


朝阳洞
朝阳洞位于主峰老霄顶岩脚,洞口正对东方,深广数丈,可容百人,传为宁封丈人栖息处。朝阳洞为大小二洞,相距五米,大者洞深24.2米,宽32.13米.高4.36米。民国年间洞内建有单檐殿宇,徐悲鸿为之撰联,现存。小者洞深5.3米,宽11米,高3.2米,内有名人题记。这里,苍岩壁立,乌道盘迂,老藤古树,奇峰怪石,常没于山岚雾障之中,唯洞口豁然开朗,每逢睛天,旭日东升时,岩壁金光灿烂,象撒了一层碎金;俯视平原,田园村舍历历在目。 朝阳洞何时建庙,史无记载,清光绪年间,四川成都知府黄云鹊,为乐其幽胜,常来结茅小住,留下有;“夜雨空山枕石眠,晓来骋眼盼遇天。平林日射青如黛,大野云铺白似棉”的赞美诗句。近年来,青城山道教协会筹资,于洞右侧建有砖混结构的食宿部,供游人度假休闲。

“青城四绝” 蜀味飘香




贡茶
青城山中翠峰环绕,云蒸霞被,气候、温度、雨量和土壤环境都适宜茶叶的生长,因而产茶历史悠久,颇具规模,茶叶品种多,质量上乘。西汉时司马相如就称赞青城山的沙坪茶是上品。唐时蜀州味江是全国七大产茶区之一。宋时青城“紫背龙芽”、“白背龙芽”列为贡品。青城山贡茶以清而不淡、浓而不涩、香而不艳、精而不俗誉市,深受好评。
白果炖鸡
白果炖鸡是青城山地区的传统名菜,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东汉顺帝时,张陵到青城山创天师道,正式建立道教,因朝山者络绎不绝,道士就用青城山盛产的白果配鸡,猪肘煨炖以待客,汤汁浓白,鸡肉异常鲜美,清香而不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白果“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消痰、消毒杀虫”,因而本道菜可称为食补佳品。
乳酒
以青城山所产的猕猴桃鲜果为原料,按道家传统工艺榨取果汁,密封缸中,高糖保鲜,低酒发酵,再配以醪糟汁、冰糖水和少许曲酒酿造加工而成。酒味浓而不烈,色如碧玉,浓似乳汁,甜而不腻。乳酒作为青城山道家的“长生酒”已传承了两千年之久。杜甫有诗“山瓶乳酒下青城,气味浓香幸见分。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盛赞青城山乳酒。
泡菜
青城道家老泡菜以青城山道士生产的鲜黄瓜、豇豆、水红辣椒、萝卜、大蒜、白菜、仔姜、良姜等为原料,经严格挑选、清洗、晾晒后,放入用山泉水、精盐、花椒等配制而成的特殊汁液中,专室、专具存放,专人管理。脆嫩清鲜,保存数年仍色鲜质坚,是一种能解腻、开胃、增进食欲的佐餐佳品。赵朴初食后赋《调寄忆江南》一首:“青城好,泡菜冠全川。清脆姜芥夸一绝,芳甘乳酒比双贤。吾独取椒盘。”
都江堰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都江堰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也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等工程。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 蜀都游玩攻略
御宅雪球2011-04-01 21:15:54 发表
1982年,都江堰作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由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且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历史人文孕育出的景观胜地
二王庙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奉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建筑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地极清幽。是庙宇和园林相结合的著名景区。占地约5万余平方米,主建筑约1万平方米。二王庙分东、西两菀,东菀为园林区,西菀为殿宇区。全庙为木穿逗结构建筑,庙寺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取势,在建筑风格上不强调中轴对称。上下重叠交错。宏伟秀丽,环境幽美。
安澜索桥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横跨内外两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古名“珠浦桥”,宋淳化元年改“评事桥”,清嘉庆建新桥更名为“安澜桥”。原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索桥在四川西部地区起源较早。安澜索桥修建具体年代已不从所考,但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水经注·江水》载“涪江有笮桥”,证明至少安澜桥的修建,不会晚于修筑都江堰的年代。笮,意为竹索,这是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绳桥、竹藤桥等。现在的桥为1974年重建,下移100多米,将竹索改为钢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
离堆公园
离堆公园占地90余亩,1932年建成。公园内亭榭错落有致,古木桩头,奇花异卉,水池喷泉,布局精巧,别具情趣。公园内有“三宝”——紫薇花瓶、紫薇屏风和银杏桩。紫薇花瓶,紫薇屏风,经二三百年培育而成,独具匠心;古银杏桩头,传说为东汉末年张松手植,至今仍亭亭玉立,枝繁叶茂,像一支仙鹤,托这里山水的灵气,听说还结出了果实。公园内有一个42级台阶的小山包,称为离堆,就是李冰当年率领劳动人民开宝瓶口,引岷江水灌溉川西平原所凿成的和玉垒分离的孤堆。两旁的“离堆”石碑、“佛教梵文碑”,是后人所立,有意在借助神力永镇水害。
翠月湖
翠月湖位于青城山山麓的岷江河畔,距都江堰8公里,依山傍水,翠林环绕,空气清新,气候宜人,仿佛一颗碧绿的钻石嵌在成都至九寨沟黄金旅游线上。翠月湖总面积800余亩,其中湖泊面积200多亩,森林、果园、草坪约500多亩。当微风轻拂时,湖面碧波万径,绿柳、红树都投影进了这明镜般的胸怀,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回复该发言
5 回复:问道青城山 拜水都江堰 蜀都游玩攻略
御宅雪球2011-04-01 21:15:54 发表
除了美丽的景色,这里长年居栖着成群的白鹭鸟,白天在湖面觅食戏水,晚上在森林中依偎而歇,是川西地区少见的自然景观。绿色、生命与自然滋润出中华气功之源,一些气功师曾来此地采气试功效果颇佳,翠月湖又是一个休养生息的好地方。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攻略
交通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隶属于成都市,一般都从成都市区出发前往。
旅游专线汽车:
成都火车站广场和茶店子汽车客运站(成都旅游集散中心茶店子分中心)每天有发往都江堰、青城山的旅游专线车,10分钟一班,茶店子汽车客运站还有往返青城后山的班车。走高速公路约45分钟车程,票价:16元/人。走普通路线约要一个多小时车程,票价:8.5元/人。
火车:
成都已开通到青城山的动车,成都至都江堰铁路(成灌铁路)每日开行15对动车,其中前往青城山的动车运行时间最快半个小时,最慢也只需要50分钟。票价按路程分为:5元、10元、15元。
出租车:
白天打车的收费标准为老车(捷达)起步8元,起步两公里,每公里1.9元,10公里后是2.85元;新车(速腾)起步9元,起步两公里,每公里1.9元,10公里后是2.85元。夜间补贴时间为23:00-次日6:00,起步加1元,每公里2.2元,10公里后是3.3元。
都江堰市内公交:
都江堰市区内有公交车到达景区,乘4路公交可到都江堰景区离堆公园,乘1路公交可到都江堰景区秦堰楼大门,公交车票价1元。从客运中心出发,乘101路公交车可直达青城前山山门,从都江堰景区出发,乘101A可直达青城前山山门。
回复该发言
共有5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