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家兴建保障房的任务,自感囊中羞涩的陕西省政府想出了拉大企业“入伙”的妙招。
日前,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的国内第四大石油公司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延长石油)宣布,已与陕西省财政厅合资打造出西部第一家政企联盟式的地方性保障房建设公司。
号称“最大地方国企”的延长石油集团选择“入伙”地方保障房公司,究竟是“政治”任务,还是“钱途”诱惑?
陕西破题
国务院在2011年给各省封疆大吏出了一道难题:按照计划,本年度,全国需要建设不少于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而这一大手笔的建设背后,需要的投资规模更是高达1.3万亿~1.4万亿元之间。
“总计不少于1.3万亿元的投资计划中,中央财政只拨付了1000多亿元,外加各地省级财政自筹4000亿元,仍然给社会留下了高达8000亿元的巨大缺口。”《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全国两会期间,如何兴建保障房这一说法此起彼伏的背后,也伴随各级地方行政长官长吁短叹的无奈。
对于如何解决保障房资金短缺问题,陕西省第一次交出答卷:已成功说服总资产超过2000亿元的延长石油与该省财政共建西部第一家政企联盟式的地方性保障房建设公司。其中,延长石油以出资30亿元的规模,揽得这家地方性保障房建设公司大股东的席位。
据陕西省住建厅厅长李子青介绍,2011年国家下达陕西省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47.43万套,“围绕上述保障性住房,总的建设资金在750亿元到780亿元,其中中央和省上的补贴仅为80亿元,市县筹措100亿元左右,另外还有600多亿元资金缺口需要社会筹措。”李子青说,地方的资金筹措压力巨大,但保障房建设决不能拖后。
“面对保障房任务,仅靠政府力量建设保障性住房是不够的。”陕西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处长高亚弟也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保障房建设是政治任务,按照鼓励各省市县采取多种措施筹措社会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精神,省市县都在多方运作资金。”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陕西省政府决定成立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陕西省财政出资10亿元,延长石油以出资30亿元。
延长石油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李应强告诉记者说:“新成立的保障房公司,将按照省政府要求,全权负责陕西省境内所有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资金筹措、划拨、回笼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记者了解到,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来将采取市场融资的方式帮助市县政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采取的运营模式是,由各市县政府按照属地原则与该公司签订目标责任合同,省财政按预算级次下达省补助资金,市县财政部门落实本级资金配套,由保障对象所在地的政府组织回购相关保障房。
据政府人士透露,新公司注册资金虽然仅为40亿元,但延长石油已许诺未来筹措不少于100亿元资金投入该公司保障房项目建设。李应强也向记者证实了保障房公司规模将远远超过注册资本金的说法。他称,尽管目前保障房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只有40亿元,但未来其将运作100亿元左右的社会资金来帮助陕西各市县解决资金紧张困局。但在采访中,延长石油方面无人愿意解释剩余不少于60亿元资金的筹措方式。
企业诉求
“政府让延长石油注资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公司,就是要借助延长石油的雄厚实力,充分发挥大型企业融资引领作用,从而加快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李子青表示。
不过,延长石油作为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除了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有经济诉求。业内人士指出,延长石油未来在延伸其石油产业链方面还有许多诸如土地审批、项目报审等事项需要有求于地方政府,而此次参与保障房建设,可以理解为铺路之举。
回复该发言
搭建融资平台 大国企“入伙”保障房
2 回复:搭建融资平台 大国企“入伙”保障房
wangdaotonga2011-04-02 15:46:54 发表
在李应强看来,业界的猜测无论靠不靠谱,延长石油都无法做出解释。“我们举集团之力参与组建保障房建设公司,为陕西保障房建设筹措资金,主要考虑的是社会效益,当然根据目前保障房运作政府回购地模式看,其应该有一定经济效益。但具体的经济效益怎样,目前还无法判断。”李应强认为,现在就谈能够获得什么,为时太早。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吕俊涛则指出,延长石油此举,实质是在给陕西省政府雪中送炭。“延长石油不缺钱,此次与陕西省财政厅合作组建保障房公司,其出资也仅为30亿元。未来在政府的民生工程上,延长石油收获的更多将由建设保障房而带来的延伸价值效益。其中,包括其负责任的大企业形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无形品牌价值等。”吕俊涛表示,国企与地方政府合作建保障房,其收益虽然微小,但却是安全稳定的收益。而根据目前国家在保障房建设方面的政策看,其未来将延续较长时间。所以后期,延长石油在保障房建设方面,除可获得稳定的收益外,也能在其石油相关主营业务方面获得政府更多的关照,可谓是多赢。
模式待考
延长石油作为中国第四大石油巨头的江湖地位,也使得它甫一入场陕西省保障房建设公司,就引起了社会猜测陕西省藉此打造保障房建设“陕西模式”的思考。
无论是在融资还是在建设模式上,保障房建设都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可循,各地保障房建设似乎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指出,此前,社保基金仅仅投资30亿元,就在舆论界打造出了保障房“南京模式”的概念,显然,就资金体量和影响力看,延长石油总筹措资金不少于100亿元的承诺,也将为创造出保障房陕西模式加分不少。
资料显示,其实早在两年前,在上海、南京等城市就已经出现了地方政府与国企合作建保障房的国企建设保障房模式。如上海完全以“国企主导模式”推进,而南京保障房建设模式则集中出现了中冶建团、中交集团等央企身影。
就陕西保障房建设模式与以上的区别,陕西省建设厅有关人士介绍说,陕西保障房建设,采取的是多种方式筹资,多种方式运营。其中,延长石油参股的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主要筹资方式除了延长石油以及省财政投资外,还需要向社会融资。
该人士指出,新成立的陕西保障房公司主要是提供一个融资平台,其运营模式主要还是采取市场融资的方式。而市县政府按照属地原则与该公司签订目标责任合同,省财政按预算级次下达省补助资金,市县财政部门落实本级资金配套,最后由保障对象所在地的政府组织回购的方式来实现资金循环。
但在吕俊涛看来,延长石油与陕西财政联手打造保障房融资平台,本质是一种重压之下无奈的创新。吕认为,地方国企和地方政府本来就有着直接所属关系,双方也需要完善合作模式,以避免“拉郎配”尴尬。至于能否成为一种成熟的保障房建设模式,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任何探索都会有潜在风险。前述业界专家就不无担忧的表示,在探索保障房建设模式中,延长石油的资本金与收益对比也面临一定风险和考验。
回复该发言
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副教授吕俊涛则指出,延长石油此举,实质是在给陕西省政府雪中送炭。“延长石油不缺钱,此次与陕西省财政厅合作组建保障房公司,其出资也仅为30亿元。未来在政府的民生工程上,延长石油收获的更多将由建设保障房而带来的延伸价值效益。其中,包括其负责任的大企业形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无形品牌价值等。”吕俊涛表示,国企与地方政府合作建保障房,其收益虽然微小,但却是安全稳定的收益。而根据目前国家在保障房建设方面的政策看,其未来将延续较长时间。所以后期,延长石油在保障房建设方面,除可获得稳定的收益外,也能在其石油相关主营业务方面获得政府更多的关照,可谓是多赢。
模式待考
延长石油作为中国第四大石油巨头的江湖地位,也使得它甫一入场陕西省保障房建设公司,就引起了社会猜测陕西省藉此打造保障房建设“陕西模式”的思考。
无论是在融资还是在建设模式上,保障房建设都还没有成功的先例可循,各地保障房建设似乎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指出,此前,社保基金仅仅投资30亿元,就在舆论界打造出了保障房“南京模式”的概念,显然,就资金体量和影响力看,延长石油总筹措资金不少于100亿元的承诺,也将为创造出保障房陕西模式加分不少。
资料显示,其实早在两年前,在上海、南京等城市就已经出现了地方政府与国企合作建保障房的国企建设保障房模式。如上海完全以“国企主导模式”推进,而南京保障房建设模式则集中出现了中冶建团、中交集团等央企身影。
就陕西保障房建设模式与以上的区别,陕西省建设厅有关人士介绍说,陕西保障房建设,采取的是多种方式筹资,多种方式运营。其中,延长石油参股的陕西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主要筹资方式除了延长石油以及省财政投资外,还需要向社会融资。
该人士指出,新成立的陕西保障房公司主要是提供一个融资平台,其运营模式主要还是采取市场融资的方式。而市县政府按照属地原则与该公司签订目标责任合同,省财政按预算级次下达省补助资金,市县财政部门落实本级资金配套,最后由保障对象所在地的政府组织回购的方式来实现资金循环。
但在吕俊涛看来,延长石油与陕西财政联手打造保障房融资平台,本质是一种重压之下无奈的创新。吕认为,地方国企和地方政府本来就有着直接所属关系,双方也需要完善合作模式,以避免“拉郎配”尴尬。至于能否成为一种成熟的保障房建设模式,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任何探索都会有潜在风险。前述业界专家就不无担忧的表示,在探索保障房建设模式中,延长石油的资本金与收益对比也面临一定风险和考验。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