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价调控目标中涉及的“新建普通住房”因定义不明遭到业内质疑。网易财经今日从北京房地产协会获悉,继房价调控目标公布之后,北京市正在对哪些项目归到“新建普通住房”进行界定。
北京房协秘书长陈志向网易财经表示,对于什么是“新建普通住房”现在需要新的界定,目前正在着手做这个工作。
“比如二环路之内的楼盘,因为地段好,价格已经很高了,是否属于新建普通住房?”陈志介绍,需要具体到每一个楼盘和每一个项目,然后把符合标准的从所有成交项目中抽出来建立观测内容,再进行计算。
北京市政府于3月29日公布北京2011年房价调控目标: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2010年相比稳中有降。
方案公布以后,细心的业内人士发现,尽管是全国首份提出“降价”的目标,但也是一份最狡猾的方案。因为“稳中有降”只针对了“新建普通住房”,这一概念就包括了可以拉低均价的保障房,且不包括会拉高均价的高端住宅。
对于北京市将如何界定新建普通住房成为坊间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发商则对政策之后的新开楼盘定价感到迷茫。
中金资深房地产分析师白宏炜此前发布报告解释,“新建普通住房”是指容积率1.0以上、面积144平方米以下、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均价1.2倍以下的住房,包括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