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一线城市中,北京提出今年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而上海、广州、深圳则都将房价涨幅与GDP涨幅挂钩
3月29日,距2011年度房价调控目标的大限只剩两天,北京、广州、深圳展开了一场“零点冲刺”。
当天下午,深圳公布,2011年新建住房价格指数涨幅要低于本年度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据计算,涨幅应在10%以内。
当天21:00,广州公布2011年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低于全市年度生产总值增幅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据计算,涨幅应为11%以内。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北京市在22:40左右宣布:“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这使北京成为惟一一个提出房价下降目标,而不是涨幅目标的城市。
此前一天,上海提出2011年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低于年度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据计算,这一涨幅在8%以内。
北京:出人意料的“稳中有降”
北京没有像其它城市那样将房价目标和GDP和居民收入指标挂钩时,令人大感意外。
北京市政府解释说,“稳”主要是要将价格稳定在去年的水平,措施主要是保供应。至于“降”,则将通过严格执行限购等各项调控政策措施,抑制
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对去年以来价格过高或上涨过快的区域和项目,促使房价回落到合理区间。
“北京市方案不含煳地释放出降价的信号。这可能动摇此前房价继续上涨的预期。”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评价说。
广州:今年涨幅不超11%
根据广州市房管局的数据,2010年,广州全市十区一手住宅成交均价为13107元每平方米,环比上涨38%,远超当年GDP及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业内分析,按照广州今年的年度GDP与收入增长11%的目标,今年房价控制目标涨度如果定在8%-10%,则“有点太高”了。
深圳:今年涨幅不超10%
根据深圳市副市长唐杰早前透露,深圳“十二五”期间GDP增速为10%,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此同步,则深圳今年的房价涨幅将控制在10%以内。
2005年至2010年,深圳平均房价年均上涨38.6%;而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分别为13%、10%。
北大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评价说,“深圳房价在前几年狂涨过一轮,现在才与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挂钩已经为时过晚。”
争议
调控目标无法执行?
在上海、广州、深圳三个一线城市在房价控制目标的表述中,均模煳地称新建住房价格涨幅低于/不超GDP增速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至于如何控制,涨幅以什么为基准,均未作说明。
其中关键之一在于房价如何统计。多个城市都未说明房价如何统计,“是否将保障房和商品房分开统计是关键。”世联地产研究总监王海斌说,按照目前国家统计局的方法,保障房和商品房是不分开统计的。广州方案更指明房价指标所统计的新建住房“是指新建商品住房、限价房和经济适用住房”。
关键之二是目前各地房价控制目标中并未标明是均价还是别的,如果是均价,则是各地楼市成交总金额除以总面积得出,这如何去控制?
“把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算在一起,市区和郊区放在一起,房价结构性拉低,很容易实现地方政府提出的调控目标。”韩世同说。
据《21世纪经济报道》
武汉调控目标:房价涨幅低于12%
赶在“大限”之前,武汉30日公布当地房价调控目标:2011年武汉的新建住房价格增幅,低于全市年度生产总值(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水平。
今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目标是增长12%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 据新华社
最新动态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