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时九个月,新浪与分众的合并案最终被宣告终止。

9月28日下午,新浪和分众分别在网站和公告中称:将不再延长去年12月宣布的新浪与分众传媒合并交易的截止日。根据协议,双方的合并案若未在2009年9月30日之前完成交割,交易将自动终止。
新浪方对此解释道,虽然相信新浪和分众的合并将产生协同效应,但交易迟迟不能达成将对双方的业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决定放弃交易。
28日晚间,分众传媒董事长兼CEO江南春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案双方尽了很大的努力,但都无法通过,非常遗憾,但是,仍会尊重商务部的决定。
新浪和分众在截止日的前两天主动宣布合作终止,在事实上已规避了商务部被动裁决要面临的尴尬。

与此同时,新浪借此契机宣布将实施管理层收购,通过吸纳新浪增发的约560万股普通股,以使管理层上升为新浪的最大股东。联想起5天前江南春增持分众约10%的股权,新浪和分众的此番动作,在为管理层赢得更大话语权以外,也在暗里地消弭合并案破产带来的负面效应。
缘何迟迟未通过
2008年12月22日,新浪和分众同时宣布,新浪将合并分众旗下的户外数字广告业务。根据协议,新浪将增发4700万普通股用于购买分众传媒旗下的分众楼宇电视、框架广告以及卖场广告等业务相关的资产。而分众传媒将保留其互联网广告业务、影院广告业务以及传统户外广告牌业务。但直到今年7月 16日,双方递交的申报材料仍未满足《反垄断法》第23条规定的条件。
对于商务部为何迟迟不对“合并案”予以批复,江南春表示不便回答,他同时强调,双方的产权方面的合作虽然没有完成,但在业务上的合作会更加深入广泛。
事实上,在审核期间,曹国伟和江南春在各个场合都表示,希望获得商务部反垄断局通过,为此,江南春也一再向记者强调:“不是我们要终止,而是时间到了不得不终止,如果可以进行资本上的合作当然更好,现在业务上的合作也许只能达到预先60-70%的效果。”
即便如此,对于推动新浪分众合并案最终走向破产的猜测仍然存在。
分众传媒2009年二季度财报显示,由于持续经营业务毛利的下降,分众合计净亏损达2274.8万美元,每股亏损0.18美元。而前一季度其亏损额为567.4万美元。
外界担心,分众业绩的持续下滑将可能拖累新浪,新浪内部也据此强烈反对与分众合并。对此,江南春反驳道,现在整个市场都在大幅回暖,而广告市场的未来趋势也会越来越好,“有这种猜测主要是大家对市场完全不了解,你去看现在分众的广告能排进去吗?”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是,9月23日,江南春与分众传媒董事会达成协议,江南春将认购分众7500万股普通股,此后,江在分众的持股比例将达到 19.34%,如果据此换算成新浪和分众合并公司的股权,江南春将获得新公司8.86%的股权,江也由此成为新浪的最大单一个人股东。
对于新浪一贯排斥“外来者”的传统,并购的意向也因此而不断减弱,何况,即使是不由江南春负责新浪的运营,另外一个大股东—复星国际通过分众介入新浪,也被视为威胁。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