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讯以全域城市化为引擎,以“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建设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投资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力扩大对外开放,大连经济回归快速增长轨道。今年以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贸易、工业生产、财政收入、企业效益、港口吞吐量等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初步核算,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6.9亿元,增长17%;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6.6亿元,增长2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2亿元,增长42.3%,经济发展实现首季开门红。
围绕提升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的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大连市今年全力推动全域城市化进程以及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政策的累积效应进一步释放,带来基础设施和大项目投资高幅增长。年初确定的95个重点项目有63个开工建设,开工率达到66%,地铁、城市道桥改造等建设项目和奇瑞汽车、恒力石化等产业项目开工并快速推进。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6.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支撑作用明显,完成投资131.2亿元,增长39.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2.9%。
以存量提升、增量优化推动结构调整,大连以绿色、低碳为主的现代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快,带动工业生产恢复性较快增长,企业盈利水平显著好转。一季度,大连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0.7亿元,增长31.3%,增幅达到近5年的高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31.1亿元,增长36.7%,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46.8%;石化工业完成96.2亿元,增长13.6%,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0.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76.3亿元,增长50.8%,利税和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60.8%和1.3倍。在全域城市化战略的带动下,大连市产业布局加快向北转移,重大项目和生产要素向北聚集,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空间。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形势好转的局面,大连市委、市政府确定2010年为“招商年”,提出了对外开放大发展的目标。动员各方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招商引资,先后赴瑞士、日本、韩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东南亚以及香港等地招商,推进了一批项目的落实。大连市还抓住世界贸易复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强化对出口百强企业的跟踪服务,全力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一季度,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96家;实际使用外资21亿美元,增长51.1%。全市自营进出口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55.6%,对外开放达到历史同期的新高度。
连佟纪本报记者/杨丽娟
(辽宁日报)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