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张歆
“以 民生银行(行情 股吧)目前的业绩和估值来判断,国寿应该不会轻易减持民生银行”,虽然全流通在即,但民生银行有关人士昨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现得相当自信。而中国人寿(行情 股吧)的态度则留有余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并不掌握最新的进度,暂时无法回应”。
业内分析师则认为,考虑到中国人寿“老对手” 中国平安(行情 股吧)在银行业的不断开疆拓土,中国人寿确实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在民生银行的第二大股东地位。更何况从目前来看,这笔投资的回报率远不如中信证券那样高。
民生银行自信
不会成第二个中信证券
2007年6月,民生银行非公开发行A股23.8亿股,发行对象为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中国泛海控股集团、四川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光大证券。2008年4月7日,民生银行实施2007年度每10股送红股2股转增1股的分配方案后,上述股东持有的限售股份相应增加为30.94亿股。其中中国人寿所持限售股数由变动前的7.14股增加为9.28亿股,占民生银行总股本比例为4.93%。除中国人寿外,其余6家股东所持限售股份已分别于去年6月23日、7月23日解禁上市。解禁后,南方希望,上海健特、中国平安均有所减持民生银行股份。
民生银行有关人士昨日对记者表示,“中国人寿应该不会减持民生。首先,截至目前,中国人寿并没有表示出减持的意愿或就此与民生银行进行沟通;其次,民生银行的业绩和估值也很不错;第三,中国人寿持股数量并不大,对中国人寿来说,减持民生并不能巨额套现,减持的‘现金流意义’并不大”。
二级市场之所以特别担心中国人寿会否减持民生银行,与中国人寿今年上半年持续减持中信证券有关。2009年3月12日,中信证券公告,截至2009年3月11日,中国人寿累计减持公司3.315亿股,累计减持比例已达中信证券总股本的5%,而中国人寿的第一次减持通知于2008年6月发出,减持行为陆续持续了数月。
不可否认,民生银行与中信证券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中国人寿都是通过定向增发分别成为两公司的股东;其次,中国人寿持股解禁前在两公司的股东排名中都是地位微妙的第二大股东;第三,民生银行和中信证券同处金融行业,行业景气度高度相关。
中国人寿有关人士对是否减持的态度则有些讳莫如深,仅表示“该事项事关投资细节,目前并不掌握最新进度,因为无法作出正式回应”。
投资民生银行
国寿暂时赚钱不多
2006年6月28日,中信证券定向发行5亿股A股,中国人寿集团获配股数1.5亿股,持股占比5.32%,中国人寿股份获配3.5亿股,持股占比11.89%。中国人寿高层在第二次减持中信证券时表示,减持中信证券是出于投资收益的考虑。今年3月,中国人寿宣布二度减持时,中信证券收盘约21元,但比中国人寿的认购价格每股9.29元仍高出不少。从这点上看,中国人寿获益约翻倍。
但从投资民生银行的收益来看,中国人寿2007年参与定向增发时投入资金约55亿元,按照民生银行最新的股票市值来看,该部分股权的市值约为67亿元,两年的资金合计回报率约为21.81%。这与中信证券翻倍的收益率相去甚远。作为战略投资者,中国人寿很可能选择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继续耐心持有,直至民生银行的股价达到合理区间。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