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寸金的北京金融街是一个金融机构扎堆的地方,各类银行的网点至少超过40个。但证券营业部只有10家。其原因,是中国证监会一直以来对券商营业部增设的严厉管制。
“非现场营业部”会改变目前这一格局吗?可能。券商们正为监管部门可能对“非现场营业部”开闸这一消息所鼓舞。所谓非现场交易营业部,目前还没有官方的定义,大意是指不设交易大厅的券商营业部,客户交易主要通过网上和电话进行。一旦券商获批大量此类营业部,一可大大降低固定成本,二可避开原监管机构关于设立营业部“地区饱和度”等人为限制。
非现场营业部也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目前缺乏经纪业务营业部资源的券商,是否能以非现场营业部为发展途径,以提供增值服务为特色来重写竞争格局?
“非现场”两难
“券商非现场交易营业部信息,尚未被管理层证实。”国泰君安金融分析师梁静告诉记者,不过,她认为,非现场交易营业部是券商经纪业务发展大势所趋。渤海证券北京西外营业部总经理吕国清表示,非现场交易营业部“现在来看已经是一个主流了”。
业内议论纷纷的是,非现场交易营业部是否与监管层所禁止的“非现场开户”政策相矛盾。上海证券副总张伏波告诉记者,根本问题在于如何解决开户时的身份认证问题。
此前,拖拉机账户、农民账户等屡禁不绝,成为市场非法行为逃避监管的途径。
“非现场开户隐藏重大风险。”梁静认为,监管层有必要对非现场营业部的定义予以厘清,即是否包含非现场开户在内?还是开户须至营业部,交易可以“非现场”?如果是前者,非现场营业部在开户资料真实性、券商或经纪人挪用客户保证金、非法证券机构冒用等问题上存在风险。如为后者,又将与传统营业部业务差别不大。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行业内非现场交易已经占到九成以上。
业内人士分析,对于“非现场营业部”业务,监管层可能会根据证券公司各项业务发展情况分类评级,以确定具体名额。届时营业部网店多的券商仍有望居前。梁静说,之前势弱的合资券商企图借此扩张的意愿可能遇挫。
而实际上,一些券商已经开始谋变,试图向“服务定价”靠拢来突围佣金战,而非现场营业部提供了这类转型的新平台。
差异化定位
在国内经纪业务从传统走向网络的同时,国外一些网上折扣交易商则开始着力拓展传统经纪业务,张伏波表示,他们采取削减成本、提高佣金率、加强新产品开发、实施并购等措施改善经纪业务的竞争力,拓展网下经纪业务。
“无论网上、网下,更科学的客户分类,更细致、专业地服务是经纪业务的生存之道。”北京一券商高管表示。张伏波则表示,网上网下仅是形式,先进的券商应着力于从交易手段、定价策略和客户服务三方面,共同推进经纪业务创新。
业内分析,这次他们可望借非现场营业部放行之机,重挽经纪业务势力。近日,中金、瑞银等合资券商婉拒了采访请求。据记者了解,他们还没有明确的战略。不过,银河证券资深分析师表示,长期看,可视为合资券商进入经纪市场的一个很好的机会。短期看,“在这种相对低迷时期进来的话,新进者应该做好亏损的准备。”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