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调整后,一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息达到3.25%,一年期贷款利息达到6.31%。
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也是去年以来第四次加息。上次加息是在2月9日春节过后不久。去年10月、12月和今年2月及本次的4月加息,央行几乎以每两月一次的节奏加息。
2011年以来,央行还先后三次上调了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目前该数据中,大型金融机构准备金率为20%,接近历史高点,中小金融机构达到16.5%。
解读
为何突然加息?
判断三月CPI或创新高
如同上次2月8日晚间突然宣布加息一样,此次加息操作也选择在假期结束、工作日开始之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央行在这个时点加息,意在应对可能再创新高的物价压力。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认为,稳定物价是今年工作的重要任务,而市场预期3月物价指数可能再创新高。“央行宣布加息符合市场预期,是对可能反弹的通胀压力所作出的提前应对。”
房产大亨任志强则直言:“每次在CPI数据公布之前,央行的加息行为都告诉社会,CPI上涨幅度超预期的控制目标了。这次也没例外。”CPI将达到多少?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分析,此次加息意味着3月通胀可能达到5.2%的水平。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预测会达到5.3%,且是否年内最高还不好判断。
还有专家指出,央行频频加息也有收紧流动性的考虑。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指出,当前国内流动性远超过2007年至2008年,流动性充裕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这是当局持续加息、上调准备金率的原因。
财政部财科所经济学博士周东海也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早已超越潜在增长水平,在存量货币驱动下通胀压力一直存在,不提高利率很难压制住总需求的增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认为,在成本输入型通胀压力和市场流动性泛滥状况下,央行再次加息,一是减少负利率状况,二是真正回收流动性。但他指出,在经济还没有真正回暖的情况下,要用产业政策“疏”而不能仅靠货币政策“堵”。
加息会否暂缓?
预测上半年或再加息1次
去年以来,央行已经连续四次加息,未来是否会进一步加息?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从国内外经济环境都看不出央行暂缓加息步伐的迹象。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当前全球通胀苗头正在逐渐显现,从近期美联储、欧洲央行、英格兰央行的高层官员发言可察,全球或将整体进入到加息通道。
从国内来看,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指出,过去10年扣除物价因素后我国实际利率为正的1.33%,而当前实际利率仍是负数,不排除央行还有后续动作。
从短期来看,交通银行宏观经济分析师唐建伟预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物价涨幅或将维持高位,二季度货币政策仍将稳中偏紧。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也指出,稳定物价是今年首要任务,考虑到当前依然强劲的经济增长,谈货币政策放松为时尚早,预计偏紧的货币政策会持续到通胀可控为止。
回复该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