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妈蔡美儿与听众开心分享自己育女教育理念

虎妈蔡美儿(中)、作家丈夫Jed Rubenfeld(左)及18岁大女儿蔡思慧(右)昨日在演讲会开心畅谈虎妈的育女学问
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今年1月8日,《华尔街日报》刊出耶鲁大学法学教授蔡美儿新著《虎妈的战歌》书摘,以《中国母亲何以更优越》为题的文章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并引发关于东西方教育模式、优缺点的热议和争论,虽然蔡美儿多次强调这不是她的本意,但该书还是达到了这样的效果。29日晚在曼哈顿纽约公共图书馆,华尔街日报策划了“虎妈归来”(Return of Tiger Mom)的活动,邀请虎妈、虎爸、虎妞和读者一起分享育儿和创作心得。
当晚活动吸引上百名听众,场面热烈,其中有许多亚裔面孔。华尔街日报执行编辑Robert Thomson简单做了开场白,并幽默笑称这本书引起人们“对中国的恐惧和对孩子的恐惧”的热烈讨论,副执行编辑Mike Miller以提问的形式带出笑声不断的对话,并提供读者问答时间。
虎妈坦言“我不是育儿专家”,她只是认为在孩子早期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纪律性”(Discipline)很重要,并承认为孩子的教育,她和全家都牺牲了很多,比如她在学校连续工作,争取早点回家带孩子练琴,以及家人经常吃微波食品,但她觉得是必要的。
当读者问到如果是儿子,虎妈是否会有不一样的教育方式,蔡美儿大笑,“这个问题好难,我真的不知道,好难想象”。
对于有读者质疑她不让孩子出去过夜和约会,她觉得有时大家对社交过于强调,比如“如果只是去朋友家玩六个小时电动,我不认为有社交的意义”,但她也谈到自己的妥协,比如开始加入脸书(Facebook),学会和孩子妥协。因为读者反应太热烈,蔡美儿近日还推出个人网页,而她还在脸书上发现竟然有盗版虎妈,以及各种各样关于虎妈的讨论群组。蔡美儿也回顾了自己的反叛,大学时选择远离家人,从美西跑到美东读书,父亲曾警告她“你别想离开家,除非我死了”,然而那时的她仍旧“叛逆”坚持自己的想法。
“虎爸”Jed Rubenfeld当日也带来了他的新书《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该书将1920年9月16日华尔街发生的大爆炸和2001年的九一一恐怖主义事件串联起来,通过目击证人外科医生Dr. Stratham Younger和警官朋友James Littlemore、化学家Colette Rousseau等人的层层寻证,编织出一部涉及政治、商业、特工多元素的悬疑小说。虎爸介绍,很多人都忘记了华尔街大爆炸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当他了解越多,他越有创作的欲望,“我觉得非写不可”。
“虎爸”也是耶鲁的法学院教授,之前他曾在律师事务所工作过,还在纽约联邦法院当过助理检察官,在当日的活动上,虎爸开玩笑称“华人母亲确实比西方母亲厉害”,他并不认为书中提到的虎妈育儿方法局限于华裔,只是代表了一种传统老式(Old Fashioned)的方法。
虎爸表示,他很遗憾小时候没有人督促他学习乐器或是另外一种外语,他认为美国的孩子从小缺乏指导(Instructions),太过松散,并坦言感谢妻子为孩子的教育付出了很多,十足挺妻子的架式。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