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迎来90华诞 将爱学生进行到底
1 厦大迎来90华诞 将爱学生进行到底
两条死鱼2011-04-06 16:04:12 发表
厦门大学
人民日报讯 4月6日,厦门大学为在校生和校友备下了6万份免费午餐。在校庆日招待大家,这是厦大的传统,90华诞当然不能破例。
这个小细节体现了厦门大学“爱学生”的大传统。从上世纪20年代陈嘉庚先生散尽家财办学,到上世纪30年代萨本栋校长为学生鞠躬尽瘁透支健康;从上世纪50年代王亚南校长用翻译《资本论》的稿费设立专用基金为贫困学生添置冬衣、棉鞋,到现任校长朱崇实倾心为学生办实事……
大至教书育人,小至生活琐事,厦大都用心去关注。爱渗透在学校每一个角落,润泽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很多人称厦大校园为“最美丽的校园”,称厦大学生是“最幸福的学生”。
是老师也是朋友
“我家两年来已请来了300多名学生,和他们探讨社会热点问题,交流为人之道”
经济学院2008级本科生刘岳曦清楚地记得选修《海洋科学入门实验》课的情形:“一个学期下来,我对火山岩石、海洋生物等知识有了新的了解,还体验了解剖墨鱼、出海考察等不一样的上课方式。”
在这门课上,经常看到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共同讨论的场景。能这样“大跨度”按兴趣选课,缘于一项教学改革:2008年起,厦大“打破选修、必修界限”,学生可以选修学校的任何一门课程,原来的200多门选修课变成了2000多门。厦大教务处副处长吕子玄说:“如今选课是‘必修中有选修,选修中有必修’。”
2004年始,厦大取消了职称评定,实行岗位聘任制。学校规定:凡60岁以下的教授,每年必须给本科生上一门主要课程;对55岁以上的教授和副教授,科研上不做硬性要求,但是对教学有要求,达不到要求的教师不能聘用。
本科生导师制也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公共事务学院的刘祺在导师陈振明的指导下,参与了国家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化学化工学院的李清彪老师则被学生亲昵地称作“彪哥”,一名学生给他留言:“因为彪哥,我们爱上了化工专业;也因为彪哥,我们不会离开化工专业。”
在厦大,处处有课堂。我国教育学界泰斗潘懋元教授已届耄耋之年,他家的“学术沙龙”闻名遐迩,每星期六晚上准时“开演”,20余载雷打不动。沙龙是漫谈式的,从学术探讨到社会动态,几乎无所不谈。参加沙龙的同学们都感觉到学术沙龙也有“家的温馨”。潘先生说,教育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
这种家庭式的学术沙龙在厦大已经蔚然成风。厦大老教授协会与学生社团共同举行“走进老教授之家”活动。协会挑选一批热心教书育人的退休教授志愿者近20人,把学生请到老教授家里做客。两年多来,已有60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该会副会长、历史系教授孙福生年近八旬,他说:“我家两年来已请来了300多名学生,和他们探讨社会热点问题,交流为人之道。”
厦大校团委从2009年开始主办“名师下午茶”,由学生开名单,邀请自己喜爱的老师来座谈,每月一场,场场爆满。厦大校园里还有许多咖啡厅,形成了独特的“咖啡文化”。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教授们带着自己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泡在咖啡厅,谈学问,谈人生,所谓“朋辈教育”也就蕴含其中了。
用魅力延揽人才
“回到母校,最重要的是厦大待我的那份真诚”
高质量的教育源于高质量的师资支持。秉承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和理想,厦大走过了90个风雨春秋。90年间,厦大用魅力延揽人才,用胸怀接纳人才,至今在校园里还流传着许多佳话。
回复该发言
厦门大学
人民日报讯 4月6日,厦门大学为在校生和校友备下了6万份免费午餐。在校庆日招待大家,这是厦大的传统,90华诞当然不能破例。
这个小细节体现了厦门大学“爱学生”的大传统。从上世纪20年代陈嘉庚先生散尽家财办学,到上世纪30年代萨本栋校长为学生鞠躬尽瘁透支健康;从上世纪50年代王亚南校长用翻译《资本论》的稿费设立专用基金为贫困学生添置冬衣、棉鞋,到现任校长朱崇实倾心为学生办实事……
大至教书育人,小至生活琐事,厦大都用心去关注。爱渗透在学校每一个角落,润泽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很多人称厦大校园为“最美丽的校园”,称厦大学生是“最幸福的学生”。
是老师也是朋友
“我家两年来已请来了300多名学生,和他们探讨社会热点问题,交流为人之道”
经济学院2008级本科生刘岳曦清楚地记得选修《海洋科学入门实验》课的情形:“一个学期下来,我对火山岩石、海洋生物等知识有了新的了解,还体验了解剖墨鱼、出海考察等不一样的上课方式。”
在这门课上,经常看到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共同讨论的场景。能这样“大跨度”按兴趣选课,缘于一项教学改革:2008年起,厦大“打破选修、必修界限”,学生可以选修学校的任何一门课程,原来的200多门选修课变成了2000多门。厦大教务处副处长吕子玄说:“如今选课是‘必修中有选修,选修中有必修’。”
2004年始,厦大取消了职称评定,实行岗位聘任制。学校规定:凡60岁以下的教授,每年必须给本科生上一门主要课程;对55岁以上的教授和副教授,科研上不做硬性要求,但是对教学有要求,达不到要求的教师不能聘用。
本科生导师制也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公共事务学院的刘祺在导师陈振明的指导下,参与了国家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化学化工学院的李清彪老师则被学生亲昵地称作“彪哥”,一名学生给他留言:“因为彪哥,我们爱上了化工专业;也因为彪哥,我们不会离开化工专业。”
在厦大,处处有课堂。我国教育学界泰斗潘懋元教授已届耄耋之年,他家的“学术沙龙”闻名遐迩,每星期六晚上准时“开演”,20余载雷打不动。沙龙是漫谈式的,从学术探讨到社会动态,几乎无所不谈。参加沙龙的同学们都感觉到学术沙龙也有“家的温馨”。潘先生说,教育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
这种家庭式的学术沙龙在厦大已经蔚然成风。厦大老教授协会与学生社团共同举行“走进老教授之家”活动。协会挑选一批热心教书育人的退休教授志愿者近20人,把学生请到老教授家里做客。两年多来,已有60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该会副会长、历史系教授孙福生年近八旬,他说:“我家两年来已请来了300多名学生,和他们探讨社会热点问题,交流为人之道。”
厦大校团委从2009年开始主办“名师下午茶”,由学生开名单,邀请自己喜爱的老师来座谈,每月一场,场场爆满。厦大校园里还有许多咖啡厅,形成了独特的“咖啡文化”。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教授们带着自己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泡在咖啡厅,谈学问,谈人生,所谓“朋辈教育”也就蕴含其中了。
用魅力延揽人才
“回到母校,最重要的是厦大待我的那份真诚”
高质量的教育源于高质量的师资支持。秉承着“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和理想,厦大走过了90个风雨春秋。90年间,厦大用魅力延揽人才,用胸怀接纳人才,至今在校园里还流传着许多佳话。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厦大迎来90华诞 将爱学生进行到底
两条死鱼2011-04-06 16:04:12 发表
洪永淼,厦大经济学院院长、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系终身教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谈及“落户”厦大的原因,他说:“首先我是厦大学子,最重要的还是厦大待我的那份真诚!”
洪永淼是厦门本地人,2002年,他的父亲在厦门生病住院,洪永淼无法随身服侍。学校领导打电话给医生,询问病情并叮嘱悉心照料。老人辞世,学校派车派人料理后事。
2005年,厦大决定将国家拨给“985工程”二期项目的2000万元悉数投入“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的建设。朱崇实校长力邀洪永淼出任该院首任院长。5年过去了,“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成绩斐然。2009年12月,该研究院申报的“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正式获批,这是全国首个文理交叉的经济学科重点实验室,提升了厦大传统经济学科的实力和国际知名度。
李宁,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终身研究员,国际公认的重液态金属冷却技术和材料领域的带头人之一。2008年,他回国度假,厦大校领导就该校能源学科的发展虚心向他讨教,介绍福建核能开发利用前景,并向他发出了执教邀请。2009年2月,李宁从世界顶尖的美国国家实验室辞职回国,作为特聘教授走进厦大,出任厦大能源研究院院长。
5年来,厦大已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1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40人。“引进人才挑大梁。”厦门大学人事处处长林培三说,“我们引进人才组建团队,培养出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发挥了学科建设上的优势。”
充吾爱于无疆
“在每月的‘校长早餐会’上,校长邀请20名同学共进早餐,听取学生的意见”
“充吾爱于无疆”是厦大学生最喜欢的一句校歌歌词。对于学生的爱,渗透在厦大的每一个角落。
在每月的“校长早餐会”上,朱崇实校长邀请20名同学共进早餐,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听取同学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在“鼓浪听涛BBS”上,朱校长也是著名的“潜水员”。学生们频发“朱校长请看过来”的帖子,反映问题。对于这些意见,朱校长都会安排尽快处理,有的还亲自解决。
这样的“贴心”随处可见,哪怕是学生吃的米饭,喝的开水,甚至是厕所用的手纸。物价上涨,厦大决定让所有学生都享用免费米饭;学生宿舍“热得快”屡禁不绝,学校了解到原因在于学生喝水不方便。于是,厦大在学生宿舍、图书馆、教学楼等地设置饮水机,提供免费矿泉水;有外籍教师提意见,厦大的校园很漂亮,可是厕所的卫生状况“不敢恭维”。厦大花钱改造包括学生宿舍在内的所有旧厕所,安装马桶、感应式的冲水器等,还在所有厕所放置卫生纸。
有学生提意见说,校内实训条件不好,影响了实践能力的提高。于是厦大耗资5000余万元建立了大规模、综合性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设置了机械加工、先进制造、电力电气、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等5个实训中心。
厦大还一直坚守“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承诺。为了让家庭贫困学生有尊严地得到帮助,厦大特设了“迎新应急补助金”。新生入学,辅导员通过观察衣着和暗访了解,认定贫困生并有权决定提供应急补助金。贫困生无需申请,就会发现校园卡上“凭空”多出三五百元钱。
回复该发言
洪永淼是厦门本地人,2002年,他的父亲在厦门生病住院,洪永淼无法随身服侍。学校领导打电话给医生,询问病情并叮嘱悉心照料。老人辞世,学校派车派人料理后事。
2005年,厦大决定将国家拨给“985工程”二期项目的2000万元悉数投入“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的建设。朱崇实校长力邀洪永淼出任该院首任院长。5年过去了,“王亚南经济研究院”成绩斐然。2009年12月,该研究院申报的“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正式获批,这是全国首个文理交叉的经济学科重点实验室,提升了厦大传统经济学科的实力和国际知名度。
李宁,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终身研究员,国际公认的重液态金属冷却技术和材料领域的带头人之一。2008年,他回国度假,厦大校领导就该校能源学科的发展虚心向他讨教,介绍福建核能开发利用前景,并向他发出了执教邀请。2009年2月,李宁从世界顶尖的美国国家实验室辞职回国,作为特聘教授走进厦大,出任厦大能源研究院院长。
5年来,厦大已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1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40人。“引进人才挑大梁。”厦门大学人事处处长林培三说,“我们引进人才组建团队,培养出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发挥了学科建设上的优势。”
充吾爱于无疆
“在每月的‘校长早餐会’上,校长邀请20名同学共进早餐,听取学生的意见”
“充吾爱于无疆”是厦大学生最喜欢的一句校歌歌词。对于学生的爱,渗透在厦大的每一个角落。
在每月的“校长早餐会”上,朱崇实校长邀请20名同学共进早餐,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听取同学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在“鼓浪听涛BBS”上,朱校长也是著名的“潜水员”。学生们频发“朱校长请看过来”的帖子,反映问题。对于这些意见,朱校长都会安排尽快处理,有的还亲自解决。
这样的“贴心”随处可见,哪怕是学生吃的米饭,喝的开水,甚至是厕所用的手纸。物价上涨,厦大决定让所有学生都享用免费米饭;学生宿舍“热得快”屡禁不绝,学校了解到原因在于学生喝水不方便。于是,厦大在学生宿舍、图书馆、教学楼等地设置饮水机,提供免费矿泉水;有外籍教师提意见,厦大的校园很漂亮,可是厕所的卫生状况“不敢恭维”。厦大花钱改造包括学生宿舍在内的所有旧厕所,安装马桶、感应式的冲水器等,还在所有厕所放置卫生纸。
有学生提意见说,校内实训条件不好,影响了实践能力的提高。于是厦大耗资5000余万元建立了大规模、综合性的教学实习实训基地,设置了机械加工、先进制造、电力电气、电子技术、生物技术等5个实训中心。
厦大还一直坚守“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承诺。为了让家庭贫困学生有尊严地得到帮助,厦大特设了“迎新应急补助金”。新生入学,辅导员通过观察衣着和暗访了解,认定贫困生并有权决定提供应急补助金。贫困生无需申请,就会发现校园卡上“凭空”多出三五百元钱。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