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做的事,最重要的,一是告诉我们的同行,艺术能挣到钱;二是告诉我们的百姓,你们有资格去享受和消费艺术;三是告诉我们的政府,文化产业还可以这样做。”在记者面前,王潮歌语气坚定。
之所以说话底气十足,是因为她和她的团队创造了一种全世界前所未有的舞台演出——“大型山水实景演出”,以真实的自然景观为舞台,蓝天、雪山、夜色、湖水、山峰,都成为她的道具,这种全新的视觉表演亦真亦幻,令人叹为观止。
这种演出不仅是艺术作品,而且还是超级赚钱机器。2003年推出的《印象•刘三姐》,加上随后七年推出的五台剧目,至少已赚了不下20亿元!
现在,每天都有超过一万人,在看印象系列的演出。
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看了其中一台演出后,评价说:“这是全世界都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一张飞机票飞来看了再飞回去都值得。”
一群意大利艺术家看完《印象•西湖》,流着泪,久久不愿离开……
他们为什么而感动?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演出?
创造并推出这一系演出的,是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兼导演王潮歌。王潮歌、樊跃,和名满天下的张艺谋,三个导演,组成了牢不可破的“印象铁三角”。
此山 此水
王潮歌,印象系列的灵魂人物,一个“一辈子只干过导演这一个职业”的女人。她讲话,句子短,重音多,有一种坚定和力量。
樊跃,早年就号称“京城第一舞美”,他可以用几百把椅子,变换出春夏秋冬,用来表现人生的变化。
王潮歌和樊跃早在1996年便开始搭档,接手晚会和舞台剧的导演工作。两人一合作就是好多年,再后来导演王潮歌也成了舞美王潮歌,舞美樊跃也成了导演樊跃。
2002年召开的博鳌亚洲旅游论坛,成为他们合作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两人受邀为闭幕式做一台演出。桂林的奇山奇水给了他们灵感——他们决定就以水做舞台,山做背景。灯光、烟雾、音乐就位,桂林象鼻山下便上演了一场如诗如幻的《欢乐漓江》。
当晚,王潮歌和樊跃兴奋劲头还没过,突然得到消息说,张艺谋来了,要见他俩。原来有人专门把张艺谋请来看了这场演出,张艺谋一下被打动了。一见面,张艺谋就赞不绝口:“非常有创意,非常有创意!希望我们有机会一起合作。”
就这样,高山流水遇知音,三个人聊得投缘了,《印象•刘三姐》就这么给聊出来了。
有政府支持,资金不是问题,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方式也确实独一无二。然后选址在阳朔,漓江和田家河交汇处。
2003年3月20日,《印象•刘三姐》公演。
这个舞台太恢弘——阳朔城边,1.645平方公里的舞台沿着江面展开了两公里,远近12座山峰皆是道具,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天然剧场。观众席上,180度展开的正面和两侧同时演出。每天夜晚,两场各70分钟的演出里,江面上演变出“白色印象的梦幻漓江、红色激情的欢乐漓江、银色画境的烟雨漓江、金色诗圣的锦绣漓江”,把人们印象中的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溶入于山水,令观众犹如置身仙境。
演员则是600多名当地的渔民,有的甚至是瓦匠、泥匠!最为奇幻的是,观众眼前的整个天地都是舞台。没看过的人,完全无法想象。
王潮歌告诉记者,“排练的时候,张艺谋正在乌克兰大森林里拍《十面埋伏》。电话打过来问,怎么样?我说,挺好。电话里,我说一声,好半天才听到他的回答,根本没法交流。后来,3月份,他把电影做完来看,一看,激动了,说‘太新鲜了,都超出我的想象了!’”
但是,与艺术相对应的市场,却遇到了另一种极端。
回复该发言
印象演出:超级赚钱机器
2 回复:印象演出:超级赚钱机器
whyme7772011-04-06 16:07:13 发表
同行一片质疑之声,说,故事呢?情节呢?演员阵容呢?你们到底想说什么?最要命的是,票房非常不好。很长一段时间内,每场观看人数稀稀拉拉不到两成。想起这两年来投入的时间和心血,那109次的方案修改,她和樊跃两个人,心都凉了,“绝望。那心情,那才叫欲哭无泪!”
王潮歌急得亲自问观众观后感,得到的反馈又是矛盾的:本地的观众表现淡定,不过是天天见的自家门口的风景罢了;外地人却说,震撼!一辈子没看过这样的演出,太震撼了。这一下,王潮歌心里有底了,她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她需要的是时间。她对樊跃说:“我们等!等外地的游客。”
果真,等到第七个月,就一票难求了。最初只有1880个座位。观众太多,就增加到2200,2600,2800,3000,3200,现在加到3400。还不行,每天演两场,2009年十一当天观众9700人,国内舞台演出第一。中国没有哪一台演出敢天天演,还一演7年!
2009年,《印象•刘三姐》演出收入超过2.6亿元。
一次,几个台湾记者看演出,没看一会眼泪就哗哗往下淌,止不住,哭得用完了一整盒纸巾。演完了,樊跃好奇地问:“你们哭什么呢?”他们哽咽半天才说明白一句话:“台湾太小了。”
一台演出 三种商业模式
演出大红,声名远播。随后几年,国内外媒体采访接连不断,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巴西等数十个国家电视台纷纷前来采访制作专题节目。
为什么外国人如此青睐这场演出?除了看好《印象•刘三姐》的创新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他们更看重这场演出对资源的整合。这台演出,2009年对桂林经济贡献了2个百分点,阳朔当地有10万人依靠这台演出而生活,演出形成了“票房销售——带动旅游——房地产增值——商贸服务——拉动就业——品牌效应——吸引投资——股份升值”的产业链。
那么,这台演出的产业链是怎样形成的?换言之,这台演出是怎样赚到钱的?又是怎样让更多的人赚到钱的?
这台演出,衍生出了三种商业模式。
(一)《印象•刘三姐》的商业模式的要素构成
我们首先应该梳理出哪些要素构成了演出本身的商业模式。
第一,演出面向外界宣扬广西文化和旅游资源,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广西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百多个文件,大开绿灯,完成了大量基础工作;
第二,巨大的市场前景和政府的支持,必然使投资问题迎刃而解;
第三,“高雅的舞台艺术+有形的山水自然+无形的民俗文化”,三者完美结合,开创了一种全球创新的表演形式,让观众获得巨大的艺术享受。内容磅礴震撼,市场前景可观;
第四,促销、宣传等皆借助了张艺谋的号召力,同时演出获得“文化部创新奖”、“十大演出盛事”等多项大奖,也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好奇心促使人们“去看张艺谋获了奖的创新舞台作品”;
第五,广西相关部门将《印象•刘三姐》确定为广西重点旅游项目,全国各地旅行社结合上面一、三、四条的号召力,向购买广西线路的游客大力推广,保证了充足的客源。每年到桂林阳朔的游客超过三百万人,其中2/3会选择观看这台演出。门票平均200元/张;
第六,用当地农民、渔民和女孩来表演原生态的地方风情。他们白天做自己的事,晚上就划船来演出。来去方便,能保证天天演,能吃苦,珍视当“演员”的荣誉感,对收入要求也不高;
回复该发言
王潮歌急得亲自问观众观后感,得到的反馈又是矛盾的:本地的观众表现淡定,不过是天天见的自家门口的风景罢了;外地人却说,震撼!一辈子没看过这样的演出,太震撼了。这一下,王潮歌心里有底了,她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她需要的是时间。她对樊跃说:“我们等!等外地的游客。”
果真,等到第七个月,就一票难求了。最初只有1880个座位。观众太多,就增加到2200,2600,2800,3000,3200,现在加到3400。还不行,每天演两场,2009年十一当天观众9700人,国内舞台演出第一。中国没有哪一台演出敢天天演,还一演7年!
2009年,《印象•刘三姐》演出收入超过2.6亿元。
一次,几个台湾记者看演出,没看一会眼泪就哗哗往下淌,止不住,哭得用完了一整盒纸巾。演完了,樊跃好奇地问:“你们哭什么呢?”他们哽咽半天才说明白一句话:“台湾太小了。”
一台演出 三种商业模式
演出大红,声名远播。随后几年,国内外媒体采访接连不断,美国、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巴西等数十个国家电视台纷纷前来采访制作专题节目。
为什么外国人如此青睐这场演出?除了看好《印象•刘三姐》的创新表演形式和文化内涵,他们更看重这场演出对资源的整合。这台演出,2009年对桂林经济贡献了2个百分点,阳朔当地有10万人依靠这台演出而生活,演出形成了“票房销售——带动旅游——房地产增值——商贸服务——拉动就业——品牌效应——吸引投资——股份升值”的产业链。
那么,这台演出的产业链是怎样形成的?换言之,这台演出是怎样赚到钱的?又是怎样让更多的人赚到钱的?
这台演出,衍生出了三种商业模式。
(一)《印象•刘三姐》的商业模式的要素构成
我们首先应该梳理出哪些要素构成了演出本身的商业模式。
第一,演出面向外界宣扬广西文化和旅游资源,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广西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百多个文件,大开绿灯,完成了大量基础工作;
第二,巨大的市场前景和政府的支持,必然使投资问题迎刃而解;
第三,“高雅的舞台艺术+有形的山水自然+无形的民俗文化”,三者完美结合,开创了一种全球创新的表演形式,让观众获得巨大的艺术享受。内容磅礴震撼,市场前景可观;
第四,促销、宣传等皆借助了张艺谋的号召力,同时演出获得“文化部创新奖”、“十大演出盛事”等多项大奖,也对游客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好奇心促使人们“去看张艺谋获了奖的创新舞台作品”;
第五,广西相关部门将《印象•刘三姐》确定为广西重点旅游项目,全国各地旅行社结合上面一、三、四条的号召力,向购买广西线路的游客大力推广,保证了充足的客源。每年到桂林阳朔的游客超过三百万人,其中2/3会选择观看这台演出。门票平均200元/张;
第六,用当地农民、渔民和女孩来表演原生态的地方风情。他们白天做自己的事,晚上就划船来演出。来去方便,能保证天天演,能吃苦,珍视当“演员”的荣誉感,对收入要求也不高;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印象演出:超级赚钱机器
whyme7772011-04-06 16:07:13 发表
以上六个方面成立,利益链就可形成闭环,比如,政府从中获得税收,并宣扬了文化;投资方直接获得门票收益;三位导演获得导演创意费、版税、票房分成;游客获得艺术享受;旅行社增加收益;演员获得工资。几个方面,都直接从这台演出获益,把几个方面串起来,就成为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
事实如此,公演第一年门票收入达到3000万元,第二年即高达1亿元。现在,它已成为一场永不谢幕的演出,各方面收益巨大。
但是,《印象•刘三姐》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围绕这一小的商业模式,这一项目还催生了另一巨大的商业模式。
(二)“漓江•刘三姐”的大产业链模式
政府的意图很明显,通过打造这台演出,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形成,繁荣旅游经济。现在,阳朔有10万人依靠这一演出为生,整个阳朔的生态为此发生了巨变。这又是怎样的?
因为,单一的产品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围绕核心产品形成“核心产品——上下游产品——相关产业链接”,才是产业链。产业链形成,整个旅游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印象•刘三姐》只是广西政府推出的整个大项目“漓江•刘三姐歌墟”的核心项目,整个规划还包括房地产业、旅游业、宾馆业、餐饮业等。随着演出不断推进,整个产业链很快就形成了。
第一,每天持续不断的演出,极大地刺激了阳朔旅游业的发展。过去游客从桂林乘船沿漓江观赏美丽的山水风光,经过68公里的浏览,到终点阳朔之后下船,到街上逛一逛,买点纪念品,扔下一包垃圾,就乘车回桂林去了。极少有人在阳朔过夜。游客都是匆匆过客,阳朔的旅游经济就发展不起来。
如今,晚上在阳朔看《印象•刘三姐》,已成为游客的一道“压轴风景”,看完演出,还回桂林吗?不,在阳朔过夜。这样,阳朔宾馆业、餐饮业和其他消费收入就大大增加了。
想一想,每天数千人要在阳朔过夜,吃住行,必然使当地人气大旺,商机不断。景区内经营项目也越来越多,如照相、放乐曲、点柚子灯、小摊经营、停车场、餐饮等。为培养演员保证演出,印象公司还在阳朔还开办了艺术学校。这样,各个旅游相关产业链,都得到迅速扩张,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收益,可想而知。
第二,是房地产。当初投资方在演出场地周边投入4000万元购买的大片土地已迅速增值,每亩由原来几万元猛涨到数十万元,国内著名的房地产企业阳光100也已经进入过去绝不会进入其法眼的小城阳朔。
由此还催生了一个旅游新景点——东街,这条原本幽静的山道因大量游客的出入和停留,成为阳朔经济开发的热土,商业地产也应运而生;
第三,就业。解决就业,使当地居民收入大增,消费水平提高。
举一例说明,曾经有一次,投行IDG的人前来考察“印象”,在阳朔碰到了一位出租车司机,他的儿子当导游,妻子在演出场外卖小食品,全家人都吃“旅游饭”。这样的情况在当地不是少数。
2003年,阳朔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4.0850亿元,2004年公演当年为4.9543亿元,2005年就猛增到6亿多元。可以说,《印象•刘三姐》的成功,惠及阳朔的每一个普通百姓。
(三)要做“中国的迪斯尼”
印象演出衍生出的商业模式,还有第三种。
王潮歌决心把“印象系列”演出做成“中国的迪斯尼”。首先要复制,当有人说“印象系列”就是一种复制时,王潮歌不认可:“首先复制是正确的,必须的;其次我想复制还复制不了,各地的旅资资源完全不同。复制的只能是某种模式,而非艺术本身;第三,通过复制做出更多的衍生品,我们要把这个攻下来!现在只是开端。”
回复该发言
事实如此,公演第一年门票收入达到3000万元,第二年即高达1亿元。现在,它已成为一场永不谢幕的演出,各方面收益巨大。
但是,《印象•刘三姐》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围绕这一小的商业模式,这一项目还催生了另一巨大的商业模式。
(二)“漓江•刘三姐”的大产业链模式
政府的意图很明显,通过打造这台演出,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形成,繁荣旅游经济。现在,阳朔有10万人依靠这一演出为生,整个阳朔的生态为此发生了巨变。这又是怎样的?
因为,单一的产品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围绕核心产品形成“核心产品——上下游产品——相关产业链接”,才是产业链。产业链形成,整个旅游经济才能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印象•刘三姐》只是广西政府推出的整个大项目“漓江•刘三姐歌墟”的核心项目,整个规划还包括房地产业、旅游业、宾馆业、餐饮业等。随着演出不断推进,整个产业链很快就形成了。
第一,每天持续不断的演出,极大地刺激了阳朔旅游业的发展。过去游客从桂林乘船沿漓江观赏美丽的山水风光,经过68公里的浏览,到终点阳朔之后下船,到街上逛一逛,买点纪念品,扔下一包垃圾,就乘车回桂林去了。极少有人在阳朔过夜。游客都是匆匆过客,阳朔的旅游经济就发展不起来。
如今,晚上在阳朔看《印象•刘三姐》,已成为游客的一道“压轴风景”,看完演出,还回桂林吗?不,在阳朔过夜。这样,阳朔宾馆业、餐饮业和其他消费收入就大大增加了。
想一想,每天数千人要在阳朔过夜,吃住行,必然使当地人气大旺,商机不断。景区内经营项目也越来越多,如照相、放乐曲、点柚子灯、小摊经营、停车场、餐饮等。为培养演员保证演出,印象公司还在阳朔还开办了艺术学校。这样,各个旅游相关产业链,都得到迅速扩张,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的收益,可想而知。
第二,是房地产。当初投资方在演出场地周边投入4000万元购买的大片土地已迅速增值,每亩由原来几万元猛涨到数十万元,国内著名的房地产企业阳光100也已经进入过去绝不会进入其法眼的小城阳朔。
由此还催生了一个旅游新景点——东街,这条原本幽静的山道因大量游客的出入和停留,成为阳朔经济开发的热土,商业地产也应运而生;
第三,就业。解决就业,使当地居民收入大增,消费水平提高。
举一例说明,曾经有一次,投行IDG的人前来考察“印象”,在阳朔碰到了一位出租车司机,他的儿子当导游,妻子在演出场外卖小食品,全家人都吃“旅游饭”。这样的情况在当地不是少数。
2003年,阳朔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产值4.0850亿元,2004年公演当年为4.9543亿元,2005年就猛增到6亿多元。可以说,《印象•刘三姐》的成功,惠及阳朔的每一个普通百姓。
(三)要做“中国的迪斯尼”
印象演出衍生出的商业模式,还有第三种。
王潮歌决心把“印象系列”演出做成“中国的迪斯尼”。首先要复制,当有人说“印象系列”就是一种复制时,王潮歌不认可:“首先复制是正确的,必须的;其次我想复制还复制不了,各地的旅资资源完全不同。复制的只能是某种模式,而非艺术本身;第三,通过复制做出更多的衍生品,我们要把这个攻下来!现在只是开端。”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印象演出:超级赚钱机器
whyme7772011-04-06 16:07:13 发表
她心中早有很多成功的例子。《猫》、《西贡小姐》、《狮子王》、迪斯尼,在美国复制了N台不说,还复制到了全世界。迪斯尼每年50亿美元的利润是怎么挣来的?“就是靠复制效应,是做电影、主题公园、房地产开发和数不清的卡通产品挣来的!”
一身拼劲儿的王潮歌,当然不会止步于一台叫好又叫座的演出。她决心依托演出,做出一个自己的产业链来。做《印象•大红袍》时,她就想好,要借每天不断的演出,捧红武夷山的岩茶。印象公司在演出之前,注册了“印象大红袍”的茶叶商标,开始运作,“我们要卖印象大红袍。”王潮歌笑了,“现在,武夷大红袍的茶叶,从茶青开始价格就翻了两番!武夷山市许多原本卖铁观音的茶叶店,现在也都改卖大红袍了。”
2006年4月,IDG首先向印象注资,随后联合高盛、海纳亚洲又投资2500万美元。有了充裕的资金,王潮歌自信满满地说,“我就是冲商业来的!”
赶路的人
印象系列探讨的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之路,它既是文化,又是产业,既是艺术欣赏,又是旅游项目,然后最终带来多赢。
这个案例最大的价值,一是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艺术的巨大商业前景。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大众消费艺术的时候了,未来一定会形成新型的庞大的文化艺术产业群;二是启示了人们,纯粹的艺术并不是只能呆在象牙塔里,而是一定能以某种方式和市场完美结合,艺术家们需要去创新,去发现,去找到新的结合方式。
这种艺术与市场的结合,不是一时一地一两场演出,国内许多演出花了几千万元,只演一两场了事。这样的结合,是要形成商业模式,要持续不断地演出和赢利。王潮歌们的成功,就是取决于他们找到了将舞台艺术与旅游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那么印象系列算不算是产业了?王潮歌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方面是随着演出空前成功,全国30多个省市政府纷纷邀请“印象铁三角”前往打造类似节目。寻求合作的电话,几乎每周不断。鸿海的郭台铭也在极力促成打造《印象•日月潭》。而印象系列也确实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2006年7月,第二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丽江》(雪山篇),在海拔3100米的玉龙雪山下开始公演,2007年开始赢利,2009年演出900场,一天三场。到今天,观众累计达360万人次以上;
2008年,《印象•西湖》公演,2008年利润2700万元,2009年利润达到4300万元;
2009年,推出《印象•海南岛》,尚未赢利;
2010年3月,推出《印象•大红袍》,当年赢利。从这开始,北京印象公司开始参股,达十个百分点以上,一改过去只拿创意费、版税和门票提成的做法;
2010年12月,推出《印象•普陀》,北京印象公司占有70%的股份……每一台演出的成功,都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却是对照美国文化产业的巨大落差。
王潮歌对美国的解读也是从艺术角度切入的。她认为纽约有两条街直接代表了美国,一是华尔街,一是百老汇。百老汇街上一个挨一个都是剧院,你可以每天去看一个新的演出,每天看到的剧种都不会重复。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产业。从这个意义来说,美国、美国的品牌因为文化艺术而强大……那正是印象系列的追赶的方向。
多年耕耘,印象系列的知音早不限于张艺谋。2010年12月17日,由马云、虞锋、史玉柱(博客)、刘永好等17位商界大佬联合创立的云锋基金,宣布向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有了资本助力,“赶路”中的王潮歌或许会走得更快更从容些。
回复该发言
一身拼劲儿的王潮歌,当然不会止步于一台叫好又叫座的演出。她决心依托演出,做出一个自己的产业链来。做《印象•大红袍》时,她就想好,要借每天不断的演出,捧红武夷山的岩茶。印象公司在演出之前,注册了“印象大红袍”的茶叶商标,开始运作,“我们要卖印象大红袍。”王潮歌笑了,“现在,武夷大红袍的茶叶,从茶青开始价格就翻了两番!武夷山市许多原本卖铁观音的茶叶店,现在也都改卖大红袍了。”
2006年4月,IDG首先向印象注资,随后联合高盛、海纳亚洲又投资2500万美元。有了充裕的资金,王潮歌自信满满地说,“我就是冲商业来的!”
赶路的人
印象系列探讨的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之路,它既是文化,又是产业,既是艺术欣赏,又是旅游项目,然后最终带来多赢。
这个案例最大的价值,一是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艺术的巨大商业前景。经济的发展已经到了大众消费艺术的时候了,未来一定会形成新型的庞大的文化艺术产业群;二是启示了人们,纯粹的艺术并不是只能呆在象牙塔里,而是一定能以某种方式和市场完美结合,艺术家们需要去创新,去发现,去找到新的结合方式。
这种艺术与市场的结合,不是一时一地一两场演出,国内许多演出花了几千万元,只演一两场了事。这样的结合,是要形成商业模式,要持续不断地演出和赢利。王潮歌们的成功,就是取决于他们找到了将舞台艺术与旅游相结合的商业模式。
那么印象系列算不算是产业了?王潮歌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方面是随着演出空前成功,全国30多个省市政府纷纷邀请“印象铁三角”前往打造类似节目。寻求合作的电话,几乎每周不断。鸿海的郭台铭也在极力促成打造《印象•日月潭》。而印象系列也确实交出了漂亮的答卷:
2006年7月,第二台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丽江》(雪山篇),在海拔3100米的玉龙雪山下开始公演,2007年开始赢利,2009年演出900场,一天三场。到今天,观众累计达360万人次以上;
2008年,《印象•西湖》公演,2008年利润2700万元,2009年利润达到4300万元;
2009年,推出《印象•海南岛》,尚未赢利;
2010年3月,推出《印象•大红袍》,当年赢利。从这开始,北京印象公司开始参股,达十个百分点以上,一改过去只拿创意费、版税和门票提成的做法;
2010年12月,推出《印象•普陀》,北京印象公司占有70%的股份……每一台演出的成功,都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却是对照美国文化产业的巨大落差。
王潮歌对美国的解读也是从艺术角度切入的。她认为纽约有两条街直接代表了美国,一是华尔街,一是百老汇。百老汇街上一个挨一个都是剧院,你可以每天去看一个新的演出,每天看到的剧种都不会重复。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产业。从这个意义来说,美国、美国的品牌因为文化艺术而强大……那正是印象系列的追赶的方向。
多年耕耘,印象系列的知音早不限于张艺谋。2010年12月17日,由马云、虞锋、史玉柱(博客)、刘永好等17位商界大佬联合创立的云锋基金,宣布向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有了资本助力,“赶路”中的王潮歌或许会走得更快更从容些。
回复该发言
共有4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