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国外绘制的中国2007年摧毁报废卫星试验示意图。

资料图:外媒猜测中国SC-19反卫星武器使用了KT-1固体燃料火箭的技术
美国Examiner.com网站4月2日报道称,中国发布了《2010年中国国防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全面阐述了中国在国防事务上的立场。书中第十章名为“军控与裁军”,讲述了中国在防止太空竞赛方面的努力。
文章特别提到:中国一贯主张和平利用外空,反对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认为国际社会谈判缔结相关国际法律文书是防止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的最佳途径。
2008年2月,中国与俄罗斯共同向裁谈会提交了“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PPWT)。2009年8月,中俄共同提交工作文件,回应裁谈会各方对中俄外空条约草案的问题和评论。中国希望各方早日就这一草案展开谈判,达成新的外空条约。美国以“无法证实”为由拒绝了中俄之间的草案,但是中俄两国仍在继续努力使此草案发挥实际效力。
中国眼中的美国太空力量
美媒称,2007年4月27日,美国国会在关于中国2007年1月11日进行反卫星武器(ASAT)试验的一份报道中称,美国国务院在2007年3月7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援引美参联会主席佩斯(Peter Pace)的话说,大量中国解放军官员和中国民间分析人士均认为,中国有必要以反卫星试验来回应美国在太空的霸权,并可用这种武器来对付美国脆弱的“卫星依赖”。报道进一步引用佩斯的言论称:一位解放军上校在2006年末撰文指出,美国的军事力量,包括远程打击能力,都依赖于其太空优势;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能大力发展太空科技,便可快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军力差距。这样的说法表明,中国已经意识到太空系统对美国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而对付美国的最好办法便是阻止美国对太空的利用。
中国与PPWT
中俄之间签署“防止在外空放置武器、对外空物体或威胁使用武力条约”草案(PPWT)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外层空间条约》第4原则的不足。第4原则禁止在绕地球轨道及天体外放置或部署核武器,或任何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但是,并没有禁止非核武器或者“潜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最后,PPWT给“在外空的武器”下了定义:“在外空的武器”系指位于外空、基于任何物理原理,经专门制造或改造,用来消灭、损害或干扰在外空、地球上或大气层物体的正常功能,以及用来消灭人口和对人类至关重要的生物圈组成部分或对其造成损害的任何装置。
PPWT草案还讲到:“放置”系指武器如果至少绕地球一圈,或在离开此轨道之前沿这样的轨道运行一段,或被置于外空某个永久基地,则被认为是放置在外空。
在以上两种定义中,PPWT定义了什么是“太空武器”,但是这样的定义只针对于专门用作“太空武器”的装备。PPWT进而讲到“禁止太空武器”:各缔约国承诺不在环绕地球的轨道放置任何携带任何种类武器的物体,不在天体上安置此类武器,不以任何其他方式在外空放置此类武器;不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不协助、不鼓励其他国家、国家集团或国际组织参与本条约所禁止的活动。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