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十岁的老人朱洪吉的两个儿子因尘肺病死亡(中广网记者 白宇/摄)
中广网3月24日报道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有家住江西省修水县的村民向中国之声反映,当地上衫乡近500名村民患上了尘肺病,近几年因尘肺病死亡的人数至少在80人以上。尘肺病到底在当地严重到什么程度?为什么这里的村民会集体患上这种疾病?
朱名水,江西修水上衫乡红星村人,今年42岁。他告诉记者,这里尘肺病的来历。
朱名水:上杉乡成立了一个金矿,我们老百姓到山上开的金矿。当时金矿上的保护措施都不是很好,都是打干钻,后来我们大批劳务工全部患了尘肺病,现在确诊下来的有480多个。
据修水县委县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1987年上衫乡金矿成立,从1994年到2007年,乡里组织采金人员分五批在江西省职业病医院进行了检查。到目前为止,全乡共查出尘肺病患者489人,患者年龄从40到60岁不等,其中,45岁到55岁之间占80%以上,尘肺病家庭占全乡总户数的近1/6。1994年至今,已死亡137人。1998年至今上衫乡已累计赔偿504万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上衫乡党委政府1996年已经将金矿封闭,停止开采;与此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庭还给予了一系列的补助措施,比如,把所有确诊为尘肺病的患者家庭纳入农村低保,每年发放一定的慢性病补贴;患者子女就读高中、大学,可享受财政补助等等。但患者们表示,尽管各级政府做了很多努力,可“尘肺致贫、父债子还”的问题还是无法根本解决。
红星村村民朱小兵:我儿子本来可以念书的,但现在没办法,看到我们欠账太多,他说他不念书了,十多岁就到深圳去打工了。我大女儿读大学,我女儿说,不管欠多少钱,等她从学校出来,她来还。像我家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很多。

尘肺病患者正在家里打吊针(中广网记者 白宇/摄)
16岁的朱神星一直的梦想就是考上大学,但是因为父亲朱国财患上尘肺病急需钱医治,去年7月还不到15岁的朱神星不得不辍学打工、替父还债。但是今年3月,父亲朱国财还是因尘肺病辞世。
朱神星:读到初二就不读了,爸爸身体不太好需要钱用。
记者:去哪打工了?
朱神星:南京。
记者:一个月有多少钱?
朱神星:一千二三百块钱吧,也不稳定,有时候几百块钱也有。
记者:每个月能往家里寄多少钱?
朱神星:除掉饭钱,七八百块钱左右。
朱聪颖和朱娇琴兄妹一个11岁,一个10岁。他们的父亲朱述清因尘肺病死亡后,两个孩子寄居在叔叔家由爷爷奶奶抚养。和那些辍学打工、替父还债的孩子相比,他们更早地懂得了承担。
记者:上几年级?
朱娇琴:4年级。
记者:为什么不住自己家?
朱聪颖:爸爸死了,妈妈不在家,她跟别人结婚了。
记者:想他们吗?
朱聪颖:想爸爸。
记者:上完小学以后还上什么学?
朱聪颖:上中学?
记者:上完中学呢?
朱聪颖:大学。
记者:为什么要上大学?
朱聪颖:想多赚点钱,给爷爷奶奶养老。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