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游戏遭遇“敏感词”
卯足劲要跟“使命召唤”系列一决雌雄的《荣誉勋章》最新作,本想抢在《使命召唤——黑色行动》上市前占领市场,却遭到意料之外的麻烦,而且阻力那是相当地猛。跟着CoD一道玩起现代战争的MoH,没有学竞争对手搞“纯属虚构”的花头,玩起了“实名制”。玩家在多人模式里,可以扮演“塔利班”的成员与美军交战。此举立即招致英美两国国防部与军方的强烈反弹,许多军人家属也表示难以接受。

福克斯说,EA的《荣誉勋章》让人“厌恶且愤怒”,是“毫无品味的产品”,而零售商应该支持军队
《荣誉勋章》并不是第一款可以让玩家扮演恐怖分子的FPS游戏,但《反恐精英》流行那会,玩家扮成恐怖分子满世界炸铁路、劫持人质也没人管。即便是在美国遭遇“911事件”后的敏感期,CS也没有因为恐怖分子而遭到现今MoH所遇到的麻烦。MoH的失算在于使用了“塔利班”这个现实中存在的恐怖组织名称。对不起,“塔利班”是敏感词,政治不正确!你游戏里的恐怖组织可以叫任何名字,就是不能叫“塔利班”或“基地”,因为我不能容忍我在游戏里变成杀害我丈夫、孩子父亲的凶手——这就是那些抗议者的反对理由。
EA试图用“警察抓小偷”的例子来辩解——“我们大部分人小时候都做过游戏,有人当警察,有人当劫匪;有人当海盗,有人当怪兽。在《荣誉勋章》里,有人就要当‘塔利班’。”尽管EA的项目主管极力辩称游戏无辜,甚至还得到来自CoD制作者的声援,仍未能改变最终结局。EA最后屈服于国防部和舆论压力,将多人模式里的恐怖分子改名了事,虽然这么一闹,大家都清楚他们原来叫什么。

拼1-A
游戏发行商遇到的林林总总的“敏感词”麻烦,一般都是源自基于社会道德的法律或行政限制,有时甚至会令人哭笑不得。饱受争议的GTA系列是一个典型。2005年《横行霸道——圣安德烈斯》因为“热咖啡”事件搞得焦头烂额。只因它的PC版在分级审查时没有将一个废弃的性爱场景如实申报,游戏发售后被评级组织ESRB改评为AO(仅限成人)级,已经售出上百万份的游戏,纷纷从大型超市的货柜上撤下。无论是不是有意向ESRB隐瞒性爱小游戏的存在,Take-Two已经被不玩游戏的公众看作是不诚实的商人。

拼1-B 佩林的游戏里甚至还能爆麦凯恩的头

在作秀方面,州长也是个好州长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