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转型阵痛中的券商行业,有望迎来监管层的政策“助力”。融资融券标的扩容及试点转正、新三板扩容、资管产品审批备案制等政策利好正在酝酿,多数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密集出台。
“两融”业务有望大踏步推进
我国的券商历来均是“靠天吃饭”,对于多数券商而言,经纪业务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占比达到70-80%,这也意味着一旦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将对券商行业带来极大的打击。因此,自综合治理以后,券商行业一直高喊行业转型口号,但对多数公司而言,转型之说“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直到2010年一轮惨烈的佣金战逼迫行业加速转型,而监管层的政策调整及创新业务的推出成为行业转型“及时雨”。
从融资融券业务来看,宏源证券分析师黄立军表示,市场规模依然低于预期。融资买入额占日均股票成交额的比例不足1%,远远低于台湾信用交易占总交易额45%左右的比例。“融资融券发展速度与公众预期相左的原因在于监管层在试点阶段采取谨慎态度,给出的融券标的范围太小,而这些股票又大多都是权重股,客户参与兴趣不大”。
针对市场唿声,两融业务的诸多改革和调整在未来一两个月内有望大踏步推进。据权威人士透露,在试点平稳运转一年有余之后,监管层已经将业务试点常规化提上日程,将在不久后正式落地,有望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券商将不限于目前取得试点资格的25家券商,更多投资者可以参与融资融券交易;此外,在融资融券“转常规”之后,沪深交易所将修改完善相关标准,在有效防控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有序扩大标的证券范围。在目前90只标的证券的基础上,按照工作规划,今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标的证券拟分别扩容至180只和100只。目前,监管层已经多次与各大券商沟通标的证券扩容细则,多家券商表示已经进行技术调试,只待监管层正式发令。
对此,黄立军介绍,利息收入一直是国际大投行丰厚利润来源之一,“标的证券的扩大将是近期券商业绩的催化剂”。此外,已经列入证监会工作计划的转融通业务也有望在今年迎来较大进展,届时融资融券余额会迅速攀升。
新三板点燃市场热情
随时可能落地的新三板扩容更是多次点燃了市场对券商行业的热情。中信建投分析师魏涛测算认为,近期对券商影响较大的应该是新三板、转融通、国际板三个方面,这三项制度创新从长远看对券商的业绩贡献,合计可以达到30-40%左右。
综合多处消息来源,与中关村科技园区目前运转的新三板相比,即将迎来扩容的新三板市场将有几项较大的变革:每笔委托股份数量有望从此前的3万股大幅度降低至1000股;计划放行符合一定标准的个人投资者入场;计划推行做市商制度以合理定价、活跃交投;试点园区范围将逐步扩大,首批有望扩容至全国15-20家园区。
对这些政策动向,西部证券程晓明预计,未来新三板有望每年迎来数百家乃至1000家公司挂牌,并触发交易量增长。
黄立军亦表示,真正的“新三板”将成为券商未来收入来源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更将为券商带来挂牌及直投业务收入。魏涛预计,其对经纪业务收入贡献大约有20%,对投行贡献业务收入在10-15%左右,给券商总体带来收入贡献大约在15%-20%。
资管投行业务将发力
除上述业务外,资产管理业务有望成为券商行业下一个业绩亮点。目前,其对整个券商行业的业绩贡献极其微薄,在多数开展资管业务的公司中业绩贡献不足5%。2010年底,证监会向各大机构下发了《关于调整证券机构行政许可的工作方案》,券商资产管理产品审批有望从审核制转为备案制,这一政策有望在四、五月间正式公布并推行。魏涛分析认为,这将极大提升券商资管业务的竞争能力。
回复该发言
多重利好唿之欲出 券商面临转型良机
2 回复:多重利好唿之欲出 券商面临转型良机
jdlp10122011-04-07 16:09:37 发表
而券商资管人士更是普遍认为,这一政策意味着,券商从2011年开始可以放手在理财市场上“大干一场”,2010年资管市场的膨胀不过是这场新盛宴的开胃菜。有券商副总裁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更是大胆预计,2011年券商资管的规模有望翻番,3-5年的时间内规模将赶超基金公司。
此外,投行业务有望接力2010年继续发力。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有消息称,上海交易所计划未来五年每年安排50家企业上市,而深圳交易所的年上市家数则有望达到300-400家,这将为我国的投行带来盛宴。而对于国际板的推出,权威人士表示目前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
券商人士预计,这些业务的推进将使券商行业摆脱对经纪业务的依赖,走出“靠天吃饭”的困局。
回复该发言
此外,投行业务有望接力2010年继续发力。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有消息称,上海交易所计划未来五年每年安排50家企业上市,而深圳交易所的年上市家数则有望达到300-400家,这将为我国的投行带来盛宴。而对于国际板的推出,权威人士表示目前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
券商人士预计,这些业务的推进将使券商行业摆脱对经纪业务的依赖,走出“靠天吃饭”的困局。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