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海尔、海信科龙相继发布2010年报,至此,几大白电企业的年报都已出炉,对比数据显示,白电行业格局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美的、格力、海尔仍以绝对优势牢牢占据第一阵营,但受原材料成本、市场竞争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行业毛利率普遍有所下滑。
海尔冰洗业务依旧领先
3月的最后一天,青岛海尔(600690.SH)发布业绩报告显示,2010年营业收入为605.88亿元,同比增长了35.57%。其中在冰箱领域实现销售228亿元,比美的电器的99.39亿元以及海信科龙79.89亿元的总和还要高。同样保持领先地位的还有洗衣机业务,以115亿元的销售收入保持领先。而完成整合后的青岛海尔的空调业务,虽然增长了33%,但与前两名格力和美的还是拉开了差距,增幅达到41%的第四名志高尾随其后,给海尔带来不小的压力。
同时,另一大白电巨头海信科龙(000921·SZ)也公布年报,该公司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8.31亿元,同比增长32.37%,实现净利润5.85亿元,同比增长274.10%。其中,冰箱业务收入为79.89亿元,空调业务收入为59.80亿元,同比增长46%,不敌志高,在空调领域排名第五。
原材料上涨导致毛利率下滑
对比此前白电企业公布的年报数据,可以看到,国内白电行业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美的电器、格力电器、青岛海尔分别以745.6亿元、608.07亿元、605.88亿元营收占据白电行业第一阵营,且增速喜人。但同时也发现,白电行业的毛利率在2010年出现了整体下降。
青岛海尔近期公布资料显示,公司冰箱毛利率下降了4%,空调减少了7%,洗衣机微增1%。而从3月中旬美的电器的年报中可以看到,全年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的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了4.81%、5.27%和6.75%。格力电器的毛利率也同比减少了2.31%。
不仅是第一阵营,第二阵营的白电企业亦是如此。海信科龙、志高、美菱等公司年报显示,公司毛利率都较上一年有所减少。
众多白电企业在年报中都提到,原材料价格上涨,是毛利率下滑的原因之一。2010年以来,铜,铝,冷、热轧板等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增长,使空调制造成本增长不少。此外,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减少、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以及价格战的持续,也使不少白电企业毛利率整体下滑。专家估计,这个下降趋势在今年第一季度也有所体现。
为保持营收和利润水平,白电企业纷纷加大创新力度,如在空调领域发力变频市场,开拓以三门、对门、对开门为代表的中高端冰箱市场,以及滚筒洗衣机市场等,这也将成为未来白电企业争夺的焦点。
记者 钱玮珏
回复该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