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月底全国各个城市相继实施限购政策以来,平素低调的广东开发商还是第一次坐到一起,以公开的姿态向媒体表达了自己对宏观调控的看法。
昨日下午,中信、合生、富力、恒大、越秀、碧桂园、万科、新世界、颐和、星河湾10家开发商的高管代表如约出现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的会议厅。只是,噼噼啪啪的闪光灯之下,开发商并没有给出大多数普通人期待已久的答案——降价是他们不愿意谈及的问题。
也许,被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宠坏之后,要在开发商的字典里搜索出“降价”这个词,其难度已经相当大。
“开发商早已经是成年人”
对于接二连三的宏观调控,这10家号称久经沙场的开发商表现得相当平和,整场持续两个多小时的会议上,听不到抱怨的声音。
富力地产副总裁朱荣斌首先谈了自己对宏观调控的三点看法:一是认为政策调控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一种常态,开发商不必大唿小叫;二是要相信现有开发企业的承受能力,大多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生命力已经非常强大;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的购买能力早已经超出了企业、政府的预期。
朱荣斌的观点,代表了现场多数开发商的共同看法。
越秀地产执行董事梁由潘更直接表示,开发商早已经是“成年人”,是成熟的企业,会根据大气候的变化去“顺势而为”。
碧桂园董事局主席顾问张勇平补充称,面对调控,广东的开发企业非常淡定,而且调控年年有,不必过于紧张。
仅有合生创展广州公司总经理邱文提及:希望政府多用市场的手段来调控,少用行政手段来调控。但也补充称:“不管如何调控,我们都要坦然面对。我们不敢说自己流着道德的血液,但我们的血液也是健康的。”
总体上,现场开发商都对宏观调控表示理解和支持,并承诺不会捂盘惜售。这其中,对政府调控最正面的支持莫过于多家企业声称会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
合生创展的邱文透露,公司早已经介入保障房建设,位于广州番禺区的一个保障房项目会在今年推出销售。此外,碧桂园、万科的代表也声称集团在做此方面的努力,并与相关地方政府主动联系,碧桂园更参与成立了一家专门用于国内保障房建设的基金。
颐和地产副总裁赵永爽更强调,作为开发商之一,他非常欢迎政府主导保障房建设,而且此项工作早在几年前就应该推广开。
应对市场变化但不降价
开发商群体淡定轻松的背后,调控给销售带来的压力却实实在在地存在。截至目前,公布了第一季度销售数据的开发商中,仅有万科、雅居乐等少数几家达到全年销售目标的25%,多数公司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3月份出现普遍下滑的迹象。即便如此,开发商依然不愿松开“降价之口”。
富力地产的朱荣斌声称:“买家也不要单相思期望房价会大幅度降价,这样只会错失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颐和地产的赵永爽也指出,该集团今年仅在广州就有近10个项目推出,不会迟疑、不会捂盘,但也绝不会降价。
除此之外,另外8家开发商均不愿提及房价问题,而更多地将话题转移到“如何通过适应市场变化来取得预期的业绩”上。
万科广州公司副总经理陈蔚文指出,调控之后市场呈现出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迹象,而公司捕捉到刚性需求将在限购的影响下青睐一些“紧凑”型产品,而这将是万科近期推出的主打产品。新世界地产华南区域总监梁国强也透露了集团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的计划,以适应变化中的市场环境。
而富力地产、越秀地产等企业,则选择主打商业地产来缓燃眉之急。据悉,两家公司在广州都存留了大量商业物业,资产规模高达几十亿。朱荣斌称:“这些是十几年来公司在广州开发攒下的家底,清理清理发现也有二三十个亿,而且近期推出来的市场反应也不错。”
回复该发言
十大开发商座谈调控 适应变化不言降价
2 回复:十大开发商座谈调控 适应变化不言降价
两条死鱼2011-04-08 10:56:27 发表
当不少人相信房价将会因为主要城市一季度成交量的暴跌而迎来拐点时,以万科为龙头的多家上市公司却宣布今年一季度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上升。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联合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共同发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30》更是透露,今年一季度销售第10名的房地产公司销售额较去年的第10名房地产公司,同比上升了64%。
一位房地产分析师说,按照目前各家公司的业绩,开发商根本不可能因为资金链紧张,而在一线城市大幅度打折卖房。
成交向大开发商集中
来自各地房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北上广深四地的楼市成交量均较去年大幅下滑,下滑幅度都在四成左右。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全国30个城市中,3月份有近八成城市较去年同期成交下跌。值得关注的是,所监测的重点城市同比全线下滑,总体下滑40.5%。其中,北京下滑幅度最大,达48%,南京、杭州下滑幅度也超40%。
在主要城市房地产成交数据出现大幅下滑的同时,部分开发商业绩却“再创新高”。
昨日(4月7日),世茂房地产公布今年第一季度业绩,累计录得合约销售额63.41亿元,同比增加15%;总合约销售面积50.48万平方米,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45.9万平方米;平均售价方面,由去年的每平方米1.1999万元,增加至今年的1.256万元。
此前一天,万科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业绩,累计实现销售面积303.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55.1亿元;与去年一季度相比,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44.6%和135.3%。
与此同时,首创置业也透露,累计实现签约面积22.6万平方米,签约金额25.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1%和42%。同时,明发、合景泰富等多家房地产公司均宣布一季度销售业绩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上涨。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30》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10榜单和销售面积TOP10榜单的门槛分别为88亿元和54万平方米,对比去年同期,TOP10企业销售金额入榜门槛增 幅 达64%。在TOP20榜单中,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入榜门槛分别为33亿元和30万平方米,而去年同期入榜门槛
为29亿元和27万平方米,亦有所提升。
二三线城市贡献大
为何在主要城市成交量大幅下跌时,开发商的销售业绩不降反增?参与制作《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30》的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高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原因之一是如万科、恒大等房企早在去年底就预测今年初市场成交可能出现下滑,把一部分于去年11月和12月取得的销售业绩留到了今年,因此一季度有了非常漂亮的销售业绩。比如万科一季度销售额的335亿元中,大约有100亿来自去年。和万科的情况类似,恒大也有约40亿元的销售业绩,是在2010年底就已经取得的。
另一个原因,则是开发商在非限购的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销售额大幅增长。以广东的三线城市佛山为例,去年保利700多亿元的销售额中,就有100多亿是由佛山地区的楼盘销售带动的。而这样的热销场景,同样也出现在其他的二三线城市。今年一季度取得较好业绩的公司,大多在全国有比较广的布局。
中原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经理刘渊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北上广深的市场销售额仅占房地产公司销售业绩的5%,其他95%的销售业绩来自二三线城市。他提供的一份销售数据显示,在一线城市成交量大幅下滑的2、3月份,大连、南宁、苏州、成都、杭州都曾出现过同比100%以上的成交面积增幅。
回复该发言
一位房地产分析师说,按照目前各家公司的业绩,开发商根本不可能因为资金链紧张,而在一线城市大幅度打折卖房。
成交向大开发商集中
来自各地房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北上广深四地的楼市成交量均较去年大幅下滑,下滑幅度都在四成左右。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的全国30个城市中,3月份有近八成城市较去年同期成交下跌。值得关注的是,所监测的重点城市同比全线下滑,总体下滑40.5%。其中,北京下滑幅度最大,达48%,南京、杭州下滑幅度也超40%。
在主要城市房地产成交数据出现大幅下滑的同时,部分开发商业绩却“再创新高”。
昨日(4月7日),世茂房地产公布今年第一季度业绩,累计录得合约销售额63.41亿元,同比增加15%;总合约销售面积50.48万平方米,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45.9万平方米;平均售价方面,由去年的每平方米1.1999万元,增加至今年的1.256万元。
此前一天,万科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业绩,累计实现销售面积303.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55.1亿元;与去年一季度相比,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44.6%和135.3%。
与此同时,首创置业也透露,累计实现签约面积22.6万平方米,签约金额25.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1%和42%。同时,明发、合景泰富等多家房地产公司均宣布一季度销售业绩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上涨。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30》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10榜单和销售面积TOP10榜单的门槛分别为88亿元和54万平方米,对比去年同期,TOP10企业销售金额入榜门槛增 幅 达64%。在TOP20榜单中,销售金额和销售面积入榜门槛分别为33亿元和30万平方米,而去年同期入榜门槛
为29亿元和27万平方米,亦有所提升。
二三线城市贡献大
为何在主要城市成交量大幅下跌时,开发商的销售业绩不降反增?参与制作《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30》的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高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原因之一是如万科、恒大等房企早在去年底就预测今年初市场成交可能出现下滑,把一部分于去年11月和12月取得的销售业绩留到了今年,因此一季度有了非常漂亮的销售业绩。比如万科一季度销售额的335亿元中,大约有100亿来自去年。和万科的情况类似,恒大也有约40亿元的销售业绩,是在2010年底就已经取得的。
另一个原因,则是开发商在非限购的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销售额大幅增长。以广东的三线城市佛山为例,去年保利700多亿元的销售额中,就有100多亿是由佛山地区的楼盘销售带动的。而这样的热销场景,同样也出现在其他的二三线城市。今年一季度取得较好业绩的公司,大多在全国有比较广的布局。
中原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经理刘渊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北上广深的市场销售额仅占房地产公司销售业绩的5%,其他95%的销售业绩来自二三线城市。他提供的一份销售数据显示,在一线城市成交量大幅下滑的2、3月份,大连、南宁、苏州、成都、杭州都曾出现过同比100%以上的成交面积增幅。
回复该发言
3 回复:十大开发商座谈调控 适应变化不言降价
两条死鱼2011-04-08 10:56:27 发表
不过,刘渊也承认,出现上述成交量大幅上涨,部分是因为这些城市因“计划实施限购令”的消息被公众提前得知,进而引发抢购潮所导致。除了上述因素外,也有一些城市是因为限购令未得到严格执行。
他表示,刚刚开始的二季度对开发商十分关键。如果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成交量依然大幅猛增,那些在全国布局的开发商将没有迅速销售一线城市房源的压力,指望一线城市的房价因为资金紧绷而出现拐点,并不太可能。
自从2月底全国各个城市相继实施限购政策以来,平素低调的广东开发商还是第一次坐到一起,以公开的姿态向媒体表达了自己对宏观调控的看法。
昨日下午,中信、合生、富力、恒大、越秀、碧桂园、万科、新世界、颐和、星河湾10家开发商的高管代表如约出现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的会议厅。
也许,被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宠坏之后,要在开发商的字典里搜索出“降价”这个词,其难度已经相当大。
“开发商早已经是成年人”对于接二连三的宏观调控,这10家号称久经沙场的开发商表现得相当平和,整场持续两个多小时的会议上,听不到抱怨的声音。
富力地产副总裁朱荣斌首先谈了自己对宏观调控的三点看法:一是认为政策调控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一种常态,开发商不必大唿小叫;二是要相信现有开发企业的承受能力,大多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生命力已经非常强大;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的购买能力早已经超出了企业、政府的预期。
朱荣斌的观点,代表了现场多数开发商的共同看法。
越秀地产执行董事梁由潘更直接表示,开发商早已经是“成年人”,是成熟的企业,会根据大气候的变化去“顺势而为”。
碧桂园董事局主席顾问张勇平补充称,面对调控,广东的开发企业非常淡定,而且调控年年有,不必过于紧张。
仅有合生创展广州公司总经理邱文提及:希望政府多用市场的手段来调控,少用行政手段来调控。
总体上,现场开发商都对宏观调控表示理解和支持,并承诺不会捂盘惜售。
合生创展的邱文透露,公司早已经介入保障房建设,位于广州番禺区的一个保障房项目会在今年推出销售。
颐和地产副总裁赵永爽更强调,作为开发商之一,他非常欢迎政府主导保障房建设,而且此项工作早在几年前就应该推广开。
应对市场变化但不降价开发商群体淡定轻松的背后,调控给销售带来的压力却实实在在地存在。
富力地产的朱荣斌声称:“买家也不要单相思期望房价会大幅度降价,这样只会错失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颐和地产的赵永爽也指出,该集团今年仅在广州就有近10个项目推出,不会迟疑、不会捂盘,但也绝不会降价。
除此之外,另外8家开发商均不愿提及房价问题,而更多地将话题转移到“如何通过适应市场变化来取得预期的业绩”上。
万科广州公司副总经理陈蔚文指出,调控之后市场呈现出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迹象,而公司捕捉到刚性需求将在限购的影响下青睐一些“紧凑”型产品,而这将是万科近期推出的主打产品。
而富力地产、越秀地产等企业,则选择主打商业地产来缓燃眉之急。
当不少人相信房价将会因为主要城市一季度成交量的暴跌而迎来拐点时,以万科为龙头的多家上市公司却宣布今年一季度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上升。
一位房地产分析师说,按照目前各家公司的业绩,开发商根本不可能因为资金链紧张,而在一线城市大幅度打折卖房。
成交向大开发商集中来自各地房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北上广深四地的楼市成交量均较去年大幅下滑,下滑幅度都在四成左右。
在主要城市房地产成交数据出现大幅下滑的同时,部分开发商业绩却“再创新高”。
回复该发言
他表示,刚刚开始的二季度对开发商十分关键。如果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成交量依然大幅猛增,那些在全国布局的开发商将没有迅速销售一线城市房源的压力,指望一线城市的房价因为资金紧绷而出现拐点,并不太可能。
自从2月底全国各个城市相继实施限购政策以来,平素低调的广东开发商还是第一次坐到一起,以公开的姿态向媒体表达了自己对宏观调控的看法。
昨日下午,中信、合生、富力、恒大、越秀、碧桂园、万科、新世界、颐和、星河湾10家开发商的高管代表如约出现在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的会议厅。
也许,被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宠坏之后,要在开发商的字典里搜索出“降价”这个词,其难度已经相当大。
“开发商早已经是成年人”对于接二连三的宏观调控,这10家号称久经沙场的开发商表现得相当平和,整场持续两个多小时的会议上,听不到抱怨的声音。
富力地产副总裁朱荣斌首先谈了自己对宏观调控的三点看法:一是认为政策调控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一种常态,开发商不必大唿小叫;二是要相信现有开发企业的承受能力,大多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生命力已经非常强大;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市场的购买能力早已经超出了企业、政府的预期。
朱荣斌的观点,代表了现场多数开发商的共同看法。
越秀地产执行董事梁由潘更直接表示,开发商早已经是“成年人”,是成熟的企业,会根据大气候的变化去“顺势而为”。
碧桂园董事局主席顾问张勇平补充称,面对调控,广东的开发企业非常淡定,而且调控年年有,不必过于紧张。
仅有合生创展广州公司总经理邱文提及:希望政府多用市场的手段来调控,少用行政手段来调控。
总体上,现场开发商都对宏观调控表示理解和支持,并承诺不会捂盘惜售。
合生创展的邱文透露,公司早已经介入保障房建设,位于广州番禺区的一个保障房项目会在今年推出销售。
颐和地产副总裁赵永爽更强调,作为开发商之一,他非常欢迎政府主导保障房建设,而且此项工作早在几年前就应该推广开。
应对市场变化但不降价开发商群体淡定轻松的背后,调控给销售带来的压力却实实在在地存在。
富力地产的朱荣斌声称:“买家也不要单相思期望房价会大幅度降价,这样只会错失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颐和地产的赵永爽也指出,该集团今年仅在广州就有近10个项目推出,不会迟疑、不会捂盘,但也绝不会降价。
除此之外,另外8家开发商均不愿提及房价问题,而更多地将话题转移到“如何通过适应市场变化来取得预期的业绩”上。
万科广州公司副总经理陈蔚文指出,调控之后市场呈现出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迹象,而公司捕捉到刚性需求将在限购的影响下青睐一些“紧凑”型产品,而这将是万科近期推出的主打产品。
而富力地产、越秀地产等企业,则选择主打商业地产来缓燃眉之急。
当不少人相信房价将会因为主要城市一季度成交量的暴跌而迎来拐点时,以万科为龙头的多家上市公司却宣布今年一季度业绩较去年同期大幅度上升。
一位房地产分析师说,按照目前各家公司的业绩,开发商根本不可能因为资金链紧张,而在一线城市大幅度打折卖房。
成交向大开发商集中来自各地房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北上广深四地的楼市成交量均较去年大幅下滑,下滑幅度都在四成左右。
在主要城市房地产成交数据出现大幅下滑的同时,部分开发商业绩却“再创新高”。
回复该发言
4 回复:十大开发商座谈调控 适应变化不言降价
两条死鱼2011-04-08 10:56:27 发表
昨日(4月7日),世茂房地产公布今年第一季度业绩,累计录得合约销售额63.41亿元,同比增加15%;总合约销售面积50.48万平方米,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45.9万平方米;平均售价方面,由去年的每平方米1.1999万元,增加至今年的1.256万元。
此前一天,万科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业绩,累计实现销售面积303.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55.1亿元;与去年一季度相比,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44.6%和135.3%。
与此同时,首创置业也透露,累计实现签约面积22.6万平方米,签约金额25.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1%和42%。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30》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10榜单和销售面积TOP10榜单的门槛分别为88亿元和54万平方米,对比去年同期,TOP10企业销售金额入榜门槛增 幅 达64%。
为29亿元和27万平方米,亦有所提升。
二三线城市贡献大为何在主要城市成交量大幅下跌时,开发商的销售业绩不降反增?参与制作《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30》的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高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原因之一是如万科、恒大等房企早在去年底就预测今年初市场成交可能出现下滑,把一部分于去年11月和12月取得的销售业绩留到了今年,因此一季度有了非常漂亮的销售业绩。
另一个原因,则是开发商在非限购的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销售额大幅增长。
中原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经理刘渊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北上广深的市场销售额仅占房地产公司销售业绩的5%,其他95%的销售业绩来自二三线城市。
不过,刘渊也承认,出现上述成交量大幅上涨,部分是因为这些城市因“计划实施限购令”的消息被公众提前得知,进而引发抢购潮所导致。
他表示,刚刚开始的二季度对开发商十分关键。
据中原的二手房价格指数显示,一季度主要城市的二手房价格不但没有下跌,反而还微涨。
回复该发言
此前一天,万科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业绩,累计实现销售面积303.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55.1亿元;与去年一季度相比,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44.6%和135.3%。
与此同时,首创置业也透露,累计实现签约面积22.6万平方米,签约金额25.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1%和42%。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30》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10榜单和销售面积TOP10榜单的门槛分别为88亿元和54万平方米,对比去年同期,TOP10企业销售金额入榜门槛增 幅 达64%。
为29亿元和27万平方米,亦有所提升。
二三线城市贡献大为何在主要城市成交量大幅下跌时,开发商的销售业绩不降反增?参与制作《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排行榜TOP30》的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高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原因之一是如万科、恒大等房企早在去年底就预测今年初市场成交可能出现下滑,把一部分于去年11月和12月取得的销售业绩留到了今年,因此一季度有了非常漂亮的销售业绩。
另一个原因,则是开发商在非限购的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销售额大幅增长。
中原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经理刘渊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北上广深的市场销售额仅占房地产公司销售业绩的5%,其他95%的销售业绩来自二三线城市。
不过,刘渊也承认,出现上述成交量大幅上涨,部分是因为这些城市因“计划实施限购令”的消息被公众提前得知,进而引发抢购潮所导致。
他表示,刚刚开始的二季度对开发商十分关键。
据中原的二手房价格指数显示,一季度主要城市的二手房价格不但没有下跌,反而还微涨。
回复该发言
共有4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