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
  • |
  • 相册
  • |
  • 博客
  • |
  • 爽吧
  • |
  • 点评

大学生的其他话题……

返回大学生……


我收藏的爽吧……


科学家研制仿生眼镜 帮助盲人重获光明

1 科学家研制仿生眼镜 帮助盲人重获光明
wangdaotonga2011-04-08 13:09:01 发表


经过三个小时的手术,科学家在伊莱亚斯先生的眼睛里装上了微芯片,戴上一副特殊的仿生眼镜后,他可以辨别光明与黑暗。


经过三个小时的手术,科学家在伊莱亚斯先生的眼睛里装上了微芯片,戴上一副特殊的仿生眼镜后,他可以辨别光明与黑暗。


在位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里,伊莱亚斯先生正带着仿生眼镜进行一项光学练习。
伊莱亚斯先生失明已经多年,能够亲眼“看看”他的小孙子是他梦寐以求的心愿。如今革命性的科技进展已经让他能够看到闪烁的光线,这让他觉得离实现心愿更近了一步,或许有一天他真能看清小孙子的脸庞。
伊莱亚斯先生因患不可治愈的色素性视网膜炎失明已有五年之久。在美国每三千人中就有一位患上和伊莱亚斯先生相同的眼疾。
伊莱亚斯先生年轻的时候从希腊来到美国马里兰州。他43岁时第一次发现视力正在恶化。后来一位医生发现他已经无法从眼角看到自己平伸的两臂。在十年之内,由于疾病不断破坏视网膜的杆细胞和锥细胞,伊莱亚斯先生慢慢失明。杆细胞和锥细胞正是帮助人类看清光线,识别颜色及其他细节的图像接收器。
“失去了光明,就几乎失去了一切。”如今已经72岁的伊莱亚斯先生这样说到。但当他参加了一个为期三年的前沿技术试验后,似乎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试验中,他的眼睛里被植入了电机阵列,他还要戴上一副配有无线摄像机的特殊眼镜。
现在他每天早上都会戴上眼镜,将一个无线电设备系在腰上,然后站在窗边或院子里等着听汽车接近的声音。汽车驶过后,他说他能看到明亮的眼前有一个黑块经过。他还能将浅色的物体同深色的背景区别开来,或者通过辨别门窗在房间里走动,因为有明亮的光线通过开着的窗户或门中射进来。
伊莱亚斯先生说,植入电极的手术需要三个小时,会有点疼。“如果没有这个系统,我什么都看不到。有了它,就有了些希望。谁知道科技还能带来什么呢?”
每周伊莱亚斯先生都要花上一天时间同吉斯林·戴格尼列医生在实验室里练习设备的使用。吉斯林是巴尔的摩市霍普金斯大学面向盲人患者的眼科专家。
每次练习的时候,伊莱亚斯先生需要追踪他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东西。有时他同吉斯林医生挽着手臂在医学设备中穿行,练习分辨特定物品。
医生说伊莱亚斯先生识别光线以及辨别线条和图形的能力正渐渐提高,他也开始在家里做一些家务,包括重新给浴室的地面铺瓷砖。
伊莱亚斯先生十分宠爱他18个月大的小孙子安东尼。他说:“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从来没有见过小孙子的相貌,然而至今,还看不到。”
伊莱亚斯先生使用的这套设备被称为阿尔戈斯(希腊神话中百眼巨人)二号,是由加利福尼亚一家名为超人视力的公司制造的。最近该设备已经获批在欧洲和美国投入使用。
目前美国有14位患者采用了这套设备,欧洲也有16位用户。阿尔戈斯二号每套售价10万美金。超人视力公司正在考虑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提出人道主义设备免税申请,希望2012年内能够获批。
这个设备如何帮助病人
回复该发言
2 回复:科学家研制仿生眼镜 帮助盲人重获光明
wangdaotonga2011-04-08 13:09:01 发表
这个装置是被称为神经调节领域的一部分。神经调节是一个新兴领域,这门科学研究怎样通过刺激大脑,嵴髓或者神经帮助失去视觉,听觉或行动能力的人重新获得相应的能力。人工耳蜗帮助成千上万耳聋患者重新听到声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正常人内耳中的毛细胞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生物电信号传入听神经,经过大脑听觉中枢分析产生听觉。耳聋多是耳蜗中毛细胞损伤所至。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个小麦克风采集语音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再将电信号传送到植入患者耳蜗的电极阵列产生具有声音特征的电流,直接刺激听神经产生听觉。
视网膜弥补技术采用的是相似的方法。眼镜片上的小型摄像机能将图像转换成电子信号,再将电子信号传到通过外科手术植入患者眼中的电极阵列处。视觉信号通过刺激患者的视神经传到大脑,这样患者就能看到闪光和模煳的形状。(本文译自/每日邮报,译/Dear)
回复该发言
共有2帖子
图片链接:
插入图片  取消
视频链接:
插入视频  取消
音乐链接:
插入音乐  取消
内容: 图片视频音乐
  发帖赢积分  快捷键 Ctrl+Enter